猪蓝耳病防控取得成效 生猪生产出现积极变化-- 农业部在京举行蓝耳病防控和生猪生产新闻发布会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7-08-29

 

     猪蓝耳病防控取得成效 生猪生产出现积极变化

    农业部在京举行蓝耳病防控和生猪生产新闻发布会

    [本刊讯] 8月23日,农业部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向媒体通报我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及生猪生产有关情况。农业部畜牧业司司长王智才,农业部兽医局巡视员李金祥,农业部兽医局副局长、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张仲秋,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所长于康震出席发布会并回答了中外记者的提问。

    农业部总经济师、新闻发言人薛亮主持本次新闻发布会。

    猪蓝耳病防控工作取得成效 已免疫生猪1亿多头

    薛亮同志在发布会上说,最近几个月生猪生产和价格异常波动,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中国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国务院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生猪生产和市场供应工作。农业部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积极组织开展防控工作,及时制定并下发了有关技术规范和方案,指导各地切实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截至8月22日,农业部共派出93个督查组和专家组,共251人次,指导各地防控工作。农业部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实行统一调拨,重点保证长江流域省份免疫需要,并把种猪和母猪作为免疫重点,有效保护养猪业持续生产能力。截至8月22日,农业部共调拨猪蓝耳病疫苗3.14亿毫升,免疫生猪1亿多头,对有效控制重点地区和重点猪群的疫情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以来,截至8月22日,全国共有发病省份26个,共有病猪25.7万头,病死6.8万头,扑杀17.5万头。目前,发生所有的疫情均被有效控制在疫点上,并没有扩散蔓延。

    据了解,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内,有关单位就研制和生产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今年5月10日,疫苗及时投入使用,疫情扩散蔓延趋势得到有效缓解。

    于康震同志在会上介绍,截至8月22日,农业部共调拨猪蓝耳病疫苗3.14亿毫升,免疫生猪1亿多头。目前,疫苗每天的生产量是700万到1000万毫升,但还不能完全满足全国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进行全面免疫的需要,但是这些疫苗在重点地区、免疫重点范围内还是能够保证猪蓝耳病重点防控的。农业部一直在采取积极的措施,逐步增加疫苗产量,以尽快满足防疫的需要。

    根据对17个省份69个市的疫苗使用效果跟踪调查,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对仔猪和空怀母猪是安全的,不会造成较大的不良反应。

    于康震同志着重指出:“在已经进行免疫的重点地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

    薛亮同志还介绍,国家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进行免费强制免疫,所需疫苗经费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负担;对注射疫苗等其他防疫费用,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列入财政预算予以保证;对因防疫需要组织扑杀猪,按照一定标准给养殖场户补助。

    疫情一向公开透明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合作

    李金祥同志在新闻发布会上强调,中国的疫情从来是公开透明的,中国政府积极参与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国际合作。他说,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并积极参与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国际合作,将加强与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交流合作作为有效防控重大动物疫情的一项重要措施。首先,中国及时通报重大动物疫情,严格按照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有关要求,及时向有关国际组织、各国驻华使馆通报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情及防控情况。第二,中国农业部不断加强与有关国际组织的交流合作,不断完善与有关国际组织的合作机制,积极参与国际机构间的交流活动等。第三,积极协助支持有关国家和地区防控重大动物疫病,向亚洲、非洲部分国家提供技术和防控物资援助。第四,积极与有关国家开展交流合作,主导和参与制定多个重大动物疫病双边、多边防控合作机制文件,推动完善全球防控交流与合作机制。

    今年以来,中国农业部在与欧盟及英国、越南等国兽医高级官员的会谈中,全面通报了中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及防控工作情况,并共同研究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诊断、防控等有关问题。到目前为止,中国没有接到任何一个国际组织或者参考实验室向中国相关单位提出任何关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种毒样品的请求。

    生猪生产已处于恢复起步阶段 要保证进一步恢复和发展

    王智才同志说,随着市场价格拉动和国家扶持政策和落实,从8月份以来,国内生猪和猪肉的价格已经呈现高位回落的趋势,生猪生产已经处于一个恢复起步阶段,这主要表现在:第一,母猪补栏加快,能繁母猪存栏比去年增加了2.1 %,生猪生产能力有所增强。第二,规模饲养的发展势头良好,据统计,去年年底规模饲养大体是43 %,而今年7月份已经达到了50 %;规模饲养存栏比重增加约7.3 %,这对缓解生猪供求矛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第三,生猪饲料消费量在增加。

    他说,生猪生产从去年至今年4月份都是下降的,但从今年6月份开始就逐步好转了,受此影响,6月份国内猪饲料产量增加了6 %,其中母猪饲料增长6.5 %,仔猪料增长了13 %。今年生猪生产可能会略有下降,但是随着生猪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总规模还是会有保证的。

    王智才同志表示,今后随着气温的逐步转凉,生猪销售将逐步的进入旺季,畜牧业司要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和农业部的部署,和各级畜牧兽医部门一起保证生猪生产措施的落实,保证生猪生产进一步恢复和发展,从而扶持生猪生产、促进生猪生产、保护生猪生产,确保在生猪生产环节能够有盈利、不亏本、少波动。

    

    猪蓝耳病非人畜共患病 不会像SARS对人造成危害

    张仲秋同志说,国内发生的猪蓝耳病不是人畜共患病,这是国际兽医学术界公认的事实。国际动物卫生组织把动物疫病分为A类和B类,猪蓝耳病在分类中是属于B类,它的致病性和造成的经济影响不是太大。但是,国内去年出现的猪蓝耳病致死率已经很高了,所以把它叫做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尽管如此,它和人的病没有任何的关系,它不会像SARS一样对人造成危害。到目前为止,世界各地均没有猪蓝耳病毒感染人的报道。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LE)等有关国际组织也没有将猪蓝耳病列为人畜共患病。

    猪蓝耳病的传播是多途径的,包括消化道、呼吸道,甚至是排泄物。猪感染后,它的分泌物、精液、排泄物等都可以成为病毒传播载体。这个病毒对于自然环境抵抗力又不是特别强,它在自然界传播时主要靠的是接触感染。我国区域性的控制疫病主要措施之一就是及时发现带毒的动物,通过控制区域间的移动来控制疫病的流行。我国在出口方面加强监管,对于发病猪或者带毒猪是严格限制流通的。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