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为何偏爱发展中国家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7-08-29
     新年伊始,禽流感的警钟不断在人们耳畔回响。印度尼西亚4名患者两周内不治身亡,越南的动物疫情蔓延至8个省份,泰国卫生部在出现人、禽病例后设立了“作战室”,24小时监测病毒动向,韩国甚至出动了军队完成疫区的扑杀和隔离任务。与此同时,我国安徽确诊一例人感染病例,香港发现一只死鹰呈H5N1阳性后劝停放生野鸟的佛教仪式,日本则确认时隔13个月禽流感再次爆发。

    面对星星之火、燎原之势的禽流感疫情,刚刚上任的世界卫生组织(WHO)总干事陈冯富珍提醒:“H5N1病毒给家禽业带来了史无前例的巨大损失,感染者多一半失去生命。我们一定要加强防范,保持警惕。”

    根据WHO网站上每周更新的禽流感病例数据,只要略加分析就不难发现,H5N1病毒偏爱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东南亚地区。目前,5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生了动物疫情和人感染病例。截至1月15日,267例患者中,中国、印尼、泰国和越南占了总数的82%;在死亡病例中,印尼和越南的合计数字是总量的2/3。WHO这份国别统计表上不见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名字,禽流感似乎与国家的发展水平关系密切。

    如果将禽流感命题为发展问题,可以从防控工作中找到大量论据。

    走私疫苗的背后

    1月7日,泰国的英文日报《曼谷邮报》刊登了泰国警察查获3名曼谷居民走私中国禽流感疫苗的消息。警方称3名走私者隶属于一个禽流感疫苗走私集团,该集团多次向国内走私疫苗。泰国政府禁止使用禽流感疫苗,但是家禽饲养者通过走私渠道为家禽免疫已经不是新闻了,这种情况在北部省份尤为突出。

    看到这篇报道时正在泰国北部城市清迈采访禽流感问题,于是就此事询问了当地地方卫生部门的一名高级官员。该名官员拒绝透露姓名,但是同意笔者引用其意见。

    疫苗使用是个有争议的问题,一些养殖户和专家认为免疫家禽可以保证家禽不发病、不死亡。而一些病毒学家认为,使用疫苗会导致病毒加快变异,继而引发大面积疫情爆发。实践中的确出现过这样的情况:免疫的家禽虽然不发病,但是携带、排出病毒。清迈的卫生官员说,目前的疫苗并不成熟,免疫后不发病的家禽如果传播病毒,卫生部门连传播途径和感染源头都找不到,这会给防控工作增加难度。他还指出,越南大量免疫家禽,可是最近疫情在湄公河三角洲快速蔓延。

    回国后,笔者查阅了最近新华社发布的越南疫情报道,发现越南政府部门称禽流感爆发的养殖户大多没有免疫家禽,因此,该国准备进口5亿支疫苗,在2007~2008年加强免疫。笔者采访了北京市畜牧兽医总站的高级兽医师曹平,曹平认为坚持正确和长期的免疫可以控制甚至消灭禽流感病毒。他说肉鸡50多天出栏上市、蛋鸡500多天淘汰,即使免疫后的鸡带毒、排毒,那么带多少毒?排多少毒?毒在鸡体内存活多长时间?这些毒能否造成危害?这些问题技术性很强而且没有定论,争论的现实意义不大而且极容易造成公众恐慌。

    公共卫生专家公认的说法是,禽流感不会通过熟食传播,WHO中文网站如下表述:“到目前为止,没有证据表明,任何人曾因食用适当烹煮的家禽和家禽制品感染疾病,即使这些食品曾受H5N1病毒的污染。”

    进一步探讨疫苗问题,我们会发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禽流感防控策略是不同的。一些发达国家坚决扑杀,不用疫苗。发展中国家受经济发展水平和养殖模式限制,实行单一扑杀措施困难重重,免疫和扑杀相结合是因地制宜的策略。

    据曹平介绍,美国和欧盟家禽养殖企业是集约化经营,不免疫,一旦发生疫情全部扑杀,甚至另建厂房,这样可以保证一个时期内不再发生疫情。此外,政府的补偿政策往往决定扑杀的成败,财力充足的国家一般扑杀得干净彻底。曹平引用2001年英国控制口蹄疫的做法加以说明,政府以高出市场销售价格的金额补偿农户,农户积极配合,疫情在爆发初期得到迅速遏制。然而在发展中国家,比如东南亚地区,家禽散养比较多、政府补偿金的数量和兑现能力不尽如人意,因此扑杀措施难以完全落实。

    传统养殖方式的考验

    印尼最近的情况可以佐证曹平的观点。该国首都和附近地区发生4起死亡病例后,雅加达市长17日下令,2月1日起市区内禁止自养家禽,如果政府发现居民院子中还有家禽,或没收或扑杀。印尼卫生部长表示,禁令将逐步在全国推广。然而禁令能否有效执行,人们持怀疑态度。政府给被杀的每只病、死禽补偿12500卢比(1.4美元),这只是市场销售价格的1/3。对于健康家禽,政府没有补偿,禁令生效前居民要么卖掉,要么自己吃了。

    印尼是世界上报告人感染禽流感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绝大多数感染是患者接触病、死禽鸟所致。政府禁令的主要目的是改变人、禽接触频繁的传统生活习惯,倡导独立隔离的家禽饲养空间,但是这恐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在广大发展中国家,家禽养殖是一种投入低,见效快的经济模式。特别是对于散养家禽的农户来说,自家庭院里的鸡鸭是便宜、稳定的蛋白质和现金来源。然而,禽流感对散养和小户饲养模式提出了挑战。

    以我国为例,家禽饲养量150多亿只,禽蛋产量世界第一。谈到饲养模式和禽流感防控的关系,农业部兽医司副司长李金祥对笔者说,我国60%家禽是小规模和农户饲养,这种饲养方式对防控禽流感的严峻形势来说,不很合适,各种预防和控制措施很难落实。因此农业部鼓励各地搞饲养小区和规模养殖,这有利于禽流感的防控和提高家禽产品质量。

    为了体会规模养殖如何有利于防控禽流感,笔者先后走访了曼谷和北京附近的两家家禽养殖企业。两次参观竟然都未见一鸡一鸭,封闭的养殖模式和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给笔者留下了深刻印象。所有外来车辆不得进入养殖场,消毒间是进入大门后的第一关。泰国企业的消毒间长5米,里面的消毒液横向喷洒。笔者虽飞奔而过,依然没能避免成为落汤鸡的命运。京郊这家企业是紫外线消毒,那盏发出抑郁色彩的紫灯着实照耀了笔者好一会儿。

    消毒后,谦恭的泰国养鸭场老板对湿漉漉的我双掌合十,一脸热情好客的微笑却丝毫没有请进鸭舍的意思,而是把我带到离鸭舍30米开外的一条白线后说,“可以拍照”。北京养鸡场的老板更绝,豪爽地招呼手下,“带记者去监控室”。通过摄相头,笔者在电脑屏幕上领略了鸡舍内部的情况。两家企业的管理者都承认,禽流感的威胁使家禽养殖场更加严格地执行生物安全措施、更加认真地健全生物安全体系。员工进入禽舍都要经过严格的消毒程序,以免带入病毒,而且能少进就少进,谢绝参观者更是顺理成章中的必然。

    据带我参观的兽医杜守山介绍,集约化饲养对疾病控制的力度大,消毒和免疫等各项措施比较容易落实。封闭环境是天然屏障,消毒措施能把病原体堵在外面,连进去的饲料都是经过安全措施的。从营养和管理角度来说,集中饲养的光照、饮水、饲料、通风等措施有利于提高禽类产品质量。而散养环境暴露,野鸟,饲料,人群都有可能带有病原微生物,导致家禽发病。另外,农户不一定能够把各项防疫措施落实到位。

    如此说来,禽流感的威胁倒有助于现代化家禽饲养企业加强自律了。但是,小规模饲养和农户饲养肯定还要持续一段时间,这恰恰是防控禽流感的薄弱环节。我国农业部采取春季和秋季集中免疫的办法,目的就是保证小户和散养户的家禽不发生疫情。

    机关算尽的防控措施

    就禽流感防控的难易程度,笔者走访了多位人士。泰国清迈卫生部门的官员认为,防控禽流感其实很容易,关键是教育饲养者,让他们了解传染途径和预防知识。比如人禽分离、接触家禽时带手套、之后洗手、病、死禽要深埋。然而难就难在如何教育那些散落在农村各地的农户。比如处理病、死鸡,有些农户就不按要求处理,而是吃了,在接触、切割死禽的过程中很可能感染。因此,泰国准备从小学生教育入手,从小教他们如何对付禽流感。

    高级兽医师曹平从理论上同意这个泰国同行的观点,他认为由于农户的教育水平有限,预防措施往往执行不到位。拿消毒来说,这是杀灭各种病毒最简单、有效的办法。但是农户往往掌握不好配药的计量,说明书上“从百分之几到千分之十几”的稀释比例对于一些农户来说实在是强人所难。药量少了杀不死病毒,多了人、禽健康受害。另外,具体操作上也经常出现问题,有些农户认为喷壶一喷,万事大吉,实际上剂量达不到不起作用。

    另外,曹平从动物传染病理论上解释了现实中的困难。传染病传播有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动物,卡住任一个环节都可以阻止传染。但是,传染源有时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传染途径就更麻烦,病毒通过空气传播,如何控制?再有就是人员问题,对于养殖场来说,外部人员可以谢绝参观,但是内部员工也可能出问题。因此有些养殖场定了规矩,要求员工自家不能养殖动物,以免将病毒带进养殖场;还有如何控制易感动物,总不能为了防止禽流感都去养马吧?

    农业部兽医司副司长李金祥认为候鸟传播病毒很难控制。农业部和中科院专家做了一些流行病学调查,从疫点分布和候鸟迁徙的季节情况分析,候鸟引发的疫情还是占主要的。李司长说,尽管我们可以采取措施让家禽尽量不接触候鸟,但是不可能不让候鸟带病毒,只要候鸟带病毒,它就有机会感染留鸟和家禽。一旦家禽感染发病,鸡只会通过各种方式向外界大量排毒,这对人的健康是非常大的威胁。

    关于候鸟带毒、传毒的说法,最近日本的疫情可以提供佐证。1月13日,日本证实南部某农场出现疫情。该农场的经营者说附近池塘有大量的野鸭,农场人员一直给鸡舍挂着帘子,防止家、野禽接触。环境省认为,带毒野鸟的粪便可能从帘子周围的缝隙落入鸡舍,使鸡感染。可见,防控禽流感,有人算不如天算的一面。

    面对一场预见中的流感爆发

    自从2003年底H5N1型禽流感病毒登陆东南亚以来,种种关于病毒变异后可能引发人流感大流行的警钟始终长鸣不断。这种可能性到底有多大?人类难道真的会由于措手不及而惨遭重创?

    流感是一种常见传染病,常见得让我们往往忽视其可怕的一面。全世界每年因流感致死的患者有25万人。流感病毒大约每20年变异成一种可以造成更大流行和危害的杀手,难怪联合国禽与人流感项目高级协调员DavidNabarro经常对记者说,“总有一天,世界性的动物与人流感大流行会爆发,但是我们不知道确切时间。”一些公共卫生专家经常引用1918~1919年的全球流感来说明危害之巨大。那次瘟疫持续了2年,经历了3次高潮,最终吞噬几千万生命。更可怕的是,那次大流行就是动物疫情中的病毒变异后在人类中传播的结果。有了前车之鉴,专家们生怕H5N1同人流感病毒混合“杂交”,形成一种可以在人间持续传播的新型病毒,继而引发流感大流行。

    几个月前,12个亚洲——太平洋国家的公共卫生专家在北京就如何防止本地区流感全面爆发展开讨论,笔者曾向会议主办方亚洲流感顾问委员会主席、新西兰专家LanceJennings讨教禽流感动物疫情和人流感的关系。

    他告诉笔者,目前流行于全球的H5N1型禽流感病毒已经造成了历史上最严重的动物传染病,只要该病毒在家禽中生存、人禽接触继续,感染人的病例就不会停止。东南亚地区人与禽类频繁接触,无疑为病毒变异创造了条件,因此亚太地区的居民应该特别意识到流感的严重性。世界性流感爆发的时间,他认为那是早晚的事情,但是确切时间和严重程度无法预测。他同时指出,活跃在水禽中的流感病毒不只H5N1一种,这些病毒是否会变异成导致大流行的病毒、以及哪个会变异成引发大流行的病毒,人们无法预知。

    预防流感的最好办法是疫苗,但是直到今天,也没有人用H5N1疫苗投产上市的消息。WHO在人用疫苗上也没有一个官方的说法,疫苗专家称之为“棘手的问题”。首先,有效疫苗必须针对流行毒株,由于流行还没有出现,研制中疫苗的有效性是个问题。其次,最保险的办法是人人接种疫苗,这不现实。即使有这个财力,免疫后没有流行怎么办?1976年美国一个军事基地的猪瘟引发公众对疾病流行的恐慌,几百万美国人接种了疫苗。然而流行没有出现,接种疫苗的部分人却出现了一种罕见的神经疾病,于是疫苗备受责难。

    尽管如此,疫苗仍然是预防流感的最好办法。WHO去年10月召集120名专家制定了提高疫苗产量规划,号召各国立刻行动,力争2009年达到7.8亿支疫苗的产量。即使达到目标,与世界人口相比也是杯水车薪。该规划耗资巨大,约30——100亿美元。大流行只是一种可能性,为可能性做现实准备可能意味着大量资金和设备的闲置和浪费,谁来买单呢?最容易受影响的发展中国家恐怕最力不从心。

    如果免疫不成,治疗也是个办法。牛津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曾在越南胡志明市进行实地研究,结论是H5N1病毒繁殖迅速,如果不在最初48小时内使用抗病毒药物将其杀灭,病毒将夺取感染者生命,由此可见早期治疗异常重要。研究小组的带头人、病毒学家MennoDeJong认为,“早打、狠打”恐怕是对付H5N1流感的最好策略。但是与疫苗类似的问题随之而来,一旦世界大流行出现,抗病毒药物在哪里?如何分配?WHO早在3年前就向全世界发出流感大流行警告,并敦促各国制订防备计划并储存抗病毒药物,然而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抗病毒药品生产厂家集中于西欧,一旦大流行出现,各国自顾不暇,国际援助很可能锐减,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将很难获得疫苗和抗病毒药物。

    幸运的是,流感大流行目前仍然只是一种可能性。迄今为止,没有证据表明H5N1型禽流感病毒能够在人和人之间传播。同时,发展中国家的警钟再次敲响。2006年底刊登在英国医学刊物《柳叶刀》上的一份研究得出结论,如果类似1918~1919年那样的世界性流感再次爆发,死亡人数将达到6200万,而且96%集中在发展中国家。

    WHO流感专家KeijiFukuda对此项研究结果并不感到意外,“最容易遭受打击的是那些缺乏资源的国家,当年是这样,现在恐怕还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