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进口美国猪肉来得不是时候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7-08-29
     ?日前宣布,已和中国一大型贸易公司达成协议,将向该公司出售6000万磅?约2721万公斤?不含饲料添加剂的瘦猪肉,定于年底前交货。据悉,这是至今美国向中国出口猪肉规模最大的一次。本次交易的合同条款中声明,史密斯菲尔德需要向中国提供和它在美国销售的同样的、无饲料添加剂的瘦猪肉。但史密斯菲尔德公司未向媒体透露中国贸易公司的具体名称(《东方早报》8月27日)。

    这是一则依然需要中国商务部确认的新闻。以目前中美围绕食品、玩具安全而出现的贸易摩擦状况来看,正常情况下,即使存在这样一宗进口猪肉贸易订单,最终履约的变数依然很大。何况大量地进口美国猪肉的理由的充分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不具有说服力。

    今年早些时候,扩大进口国外猪肉的说法就已经在坊间有了市场。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今年以来围绕平抑猪肉价格而开出的一系列药方中,只字未提进口外国猪肉以补国内市场之急。为何?不是中国缺少足够的外汇进口,也不是“进口国外猪肉”的招数一点效果也没有,而是以中国世界第一大猪肉消费国的国情,以相当数量的中国农民靠饲养肉猪为其增加创收的主要手段的现实,大量进口外国猪肉显然是一把必须高度警惕的“双刃剑”,稍不留神,有可能伤及国内养猪户利益,破坏建立在财政补贴制度上的国内猪肉市场脆弱的平衡。

    在市场猪肉供给严重失衡、肉价节节走高、群众怨声加重的情况下,及时、适量的进口猪肉有利于扩大市场的供给,可以延缓肉价狂奔的速度,以时间换取空间,争取拖到各产猪大省生猪出栏的高峰到来。但是在过去的半年中,我们并没有看到进口猪肉成为政府调控的一张牌,看到的是政府在忍受群众的抱怨声的情况下,竭尽全力,从内部挖掘潜力,加大措施促进生猪生产。这些措施有建立能繁母猪补贴制度、开展能繁母猪保险工作、完善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对生猪调出大县给予奖励、扶持生猪标准化规模饲养、切实解决农民养猪贷款难问题、建立公共防疫服务体系、完善猪肉储备体系等。很明显,这些措施着眼于未来若干年的长治久安,其指导思想是立足国内、保护农民养猪积极性。

    上述的措施的成效会在未来的几个月内逐步显现出来,猪肉价格也极有可能回落到一个合理的价位上。这样看来,美国猪肉错过了讨好中国消费者的最佳时机,春夏之交倘若有这样一个“外贸蓄水池”存在的话,或许猪肉价格的指数不会像现在这样夸张;而此番美国猪肉要在年底前运抵中国市场,进口商出于商业利益考虑的痕迹更浓——谁都知道两节是消费旺季。2721万公斤美国猪肉不多但也不少,届时对国内刚刚恢复中的猪肉市场形成怎样的冲击,尚难预料。有一点是肯定的,美国猪肉将要挤占的正是靠财政补贴重整旗鼓的中国养殖户的市场份额。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