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因素影响 猪价下跌趋缓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7-09-27
    

    上周(9月17-21日),国内大部分地区生猪价格总体呈现稳定的趋势。商务部监测数据显示,在经历6周左右的下滑后,猪价下跌幅度明显减小。其中,四川活猪价14元/公斤左右,湖北活猪价14元/公斤左右,均与前一周持平;江苏活猪价14元/公斤左右,和前一周相比下跌了1元/公斤。

    仔猪价格方面,多数地区表现下跌。四川仔猪价格上涨至18元/公斤左右,和前一周相比上涨了1元/公斤;江苏仔猪价格下跌至11元/公斤左右;山东下跌至12元/公斤左右。据了解,国内大部分地区仔猪市场表现黯淡。

    商务部监测数据显示,国内生猪价格从8月中旬开始表现下滑趋势,在经历6周左右的下滑后,上周开始时大部分地区表现小幅下跌的局势,快到周末时,多地区表现平稳或向上小幅反弹。

    猪肉价格在生猪收购价下跌的带动下,出现了小幅下调,据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对36个大中城市猪肉(精瘦肉)市场零售价格监测,一路回落的猪肉价格,在19日出现了反弹,当天猪肉每斤为12.73元,比18日略涨0.08%。但是到20日,又出现了下调。总之,上周猪肉价格在多因素的影响下,处于频繁小幅振荡中。

    值得关注的是,兰州猪肉价格涨势比较明显,主要原因是四川、内蒙古等地商贩大规模从甘肃省收购毛猪,影响到兰州市场的猪肉供应,使得刚降下来的毛猪收购价又有所上涨,每斤涨至6.2-6.3元。另外,受生猪供应数量的限制,昆明最近一段时间日供应量持续不足250吨,导致昆明肉价一直维持在21.5元/公斤左右。和前几周相比,上周生猪和猪肉价格的下跌幅度明显减小,并且时有反弹的迹象。近期内影响猪价的原因更加多元化,笔者分析近期比较突显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1、“两节”拉动,消费量增加。中秋和国庆到来,一些厂商和地方开始为“两节”做活猪和猪肉储备,收购量开始增加。节日期间猪肉消费将会大幅度增加,尤其是农村的消费。在需求的带动下,势必会导致猪价的上涨,但是各地早早为两节做好的猪肉储备,对生猪价格的上涨会起到一定的平抑作用。

    2、饲料原料的上涨。饲料中的主要原料,玉米和豆粕都出现较大幅度的上涨。其中,豆粕全国均价在3200元/吨左右,玉米全国均价在1600元/吨左右。原料的上涨导致饲料价格上涨,从而增加了养殖成本,将会促进生猪价格的上涨。据了解,现在规模养殖场和散养户的生猪养殖成本大约在5.1-5.5元/斤左右。

    3、天气转凉拉动消费量的增加。天气转凉,人们的饮食习惯会发生改变,口味也变得浓厚起来。据了解,一些批发市场和超市的猪肉消费明显增加。消费量的增加势必为猪价上涨增加底气。

    4、进入9月份,各大院校纷纷开学。初期,一些城市还为学校开学储备了一些短时间内消费的猪肉,随着开学后一段时间的消费,为学校准备的储备肉己经基本消耗殆尽。各学校食堂猪肉需求的增加,势必影响猪肉的供求关系,在“两节”到来之际,对猪价的影响划上了浓厚的一笔。

    猪价在这些原因的综合作用下,会演绎怎样的价格趋势呢?业内人士分析,随着中秋、国庆两节的到来,猪肉消费量会明显增加。但据了解,各地储备肉可能会以较低的价格在市场上出售,这将会影响到猪肉的上升空间,但是明显增加的消费量,尤其是得不到储备肉供应的广大农村地区,将对“两节”期间的猪市进行有利的拉伸,因此预计近期生猪有可能出现小幅回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