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美清:粮价应该上涨但需慎重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7-09-29
     针对目前粮食市场价格波动现状,中国粮食经济学会会长、中国粮食行业协会会长白美清特别向《第一财经日报》强调:“总体说,粮价应该上涨。但面对当前CPI已达到6.5%的局面,我们还是要服从大局协调,对粮食继续涨价要慎重。”

    《第一财经日报》:你如何看待此次粮价波动?

    白美清:此次粮油上涨是市场规律的充分体现,涨得太高也不可能,粮食库存充足,正常的粮价有利于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最终粮油价格会稳定在一个合理水平。

    去冬今春,小麦(2049,-3,-0.15%)、玉米(1655,10,0.61%)价格曾一度出现上涨,在政府调控出台以后,很快恢复了正常。从2003年以来,类似的小幅波动已经出现几次,粮价波动,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应该了解,这些波动从另外一个侧面说明,我们的粮食安全基础还不稳固,某些方面还比较脆弱。

    《第一财经日报》:我国粮食市场当前运行情况怎样?未来生产趋势如何?

    白美清:这几年我国粮食供求总量大体在9800亿~10000亿斤之间,实现基本平衡;但总供给赶不上总需求增长,供需出现一些缺口,主要靠挖库存和适当增加进口解决。

    从过去的经验看,往往在增产高峰以后出现波动,产量下滑。以此推算,明年有可能出现粮食产量曲线开始下降的现象,进入一个新的生产周期。

    《第一财经日报》:如何更好地搞好粮食流通体制建设?

    白美清:首先要在总供给量与总需求量之间基本实现平衡,近几年大体维持在1万亿斤水平上求平衡,适当利用国际市场作一些调剂,在偏紧一点求平衡的情况下,对粮农有利,对国民经济全局也有利。

    在我国建立粮食战略储备是必要的,但储备要适量;同时要运用市场机制形成市场价格,刺激粮食生产,引导粮食消费,实现产销平衡;要改进、完善、加强宏观调控,包括储备粮的吞吐调节、保护价的实施、粮食进出口的调剂等。

    目前在零售服务上,在大中城市除少量靠超市外,其余基本上靠集市贸易,靠小作坊、小企业、小商贩、个体户营销,基础不稳固。因此,应根据国情、粮情,加强新型粮食流通服务体系建设。

    《第一财经日报》:我国当前粮食生产的薄弱环节何在?

    白美清:主产区和种粮农民积极性不高。

    我们多次到产区调查发现,目前种粮农民积极性仍不高,特别是从事农业的青壮年劳动力越来越少,这样无序流动下去,就会削弱粮食种植业。我们建议,不仅要保住18亿亩耕地这条红线,而且要保住一支有素养的农业劳动力队伍从事农业生产。

    与此相联系的就是主产区的积极性,多年来主产区为粮食作出重大贡献,但是有“高产穷县”倾向。根据调查,目前粮食的调出省,已由20世纪90年代16个减少为10个左右,将来会难以为继。因此,不仅要给种粮农民以应得利益,还要考虑从财政上给这些主产地、县以更大实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