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保证全民共享红利

来源: 作者: 时间:2008-03-10
3月4日,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被记者包围了。面对密集的话筒,他忙着表达自己的意见:“希望在农产品(爱股,行情,资讯)加工环节多减一些税、费。”

刘永好一度被称为 “内地首富”。不过现在他说压力很大。“人家以为去年猪肉价格上涨我们已经赚了不少钱,实际上不是这样”。

在今年的两会上,刘永好不是惟一提出减税的代表、委员。全国政协委员、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主张将个税起征点提高到5000元,全国政协委员、西南大学教授夏庆友建议给地方师范生免费,而全国政协一号提案也直指资本市场的税收政策。

几乎来自中国社会的各阶层都提出了他们分享经济增长,共享红利的主张。

一天后,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去年全国财政收入达5.1万亿元。中国GDP排名已位居全球第四。

分享红利

新希望集团是中国最大的饲料企业,现在正在打造250万头猪的产业链。刘永好希望在农产品加工环节再多减一些,因为这对整个大农业有好处。“有些人简单地认为给农产品加工企业减了增值税,让企业得到很大好处,其实不是这样的。”

去年5月,民建中央开始了一次长达半年多的调研,调研成果《完善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税收政策》最终成为今年全国政协一号提案。提案提出了包括单边征收印花税等一系列资本市场税收制度的建议。

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调研部副部长蔡玲说,证券交易环节当中的税负究竟是重还是不重需要根据中国的国情来考虑,如果希望提高大家参与的积极性,可以适当地降低税负。

全国人大代表任正隆建议进一步降低个人所得税税率。他认为个税税率偏高给工薪阶层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还导致了合理避税、少上税甚至偷税漏税。

为什么他们都主张减税?

根据政府工作报告,2007年,中国财政比年度预算超收7239亿元,当年增幅达到惊人的 31%。而在政府巨额财政收支数字之下,同期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12.2%,农村居民实际增长9.5%,大大低于财政收入增长幅度。

国家统计局最近完成的一项课题也承认,如果把国家、企业、居民个人所得放在收入分配的大背景下考察,可以看到国家、企业所得增幅仍明显快于个人所得增幅。

这还没有包括预算外收入。著名学者周天勇估算,2007年中国全部财政收入实际高达9万亿元,占整个国民生产总值的36%。

2007年,中国财政收入占GDP比重达到20.68%左右。国家财富积累如此之快,致使过去几年一直有专家进言,认为居民和企业的税负太重了。

“两会”前夕,财政部在其网站发文称,我国财政收入增速一直高于GDP增速,不是国家从制度上加重税负的结果。这已不是财政部第一次对税收增长如此之快作出正式解释。

但老百姓的感受好像大不相同。

2007年5月30日晚,财政部突然宣布将证券印花税税率从1‰调整为3‰,当年,证券交易印花税完成200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17.4%,是2006年的11倍。要知道,2006年上市公司全年的现金分红才1174亿元,其中,属于流通股股东(按1/3的份额算)的约为360亿元。

自房地产调控以来,交易环节的税收一直在提高,即将开征物业税的传闻也一直没有停止过。

尽管通货膨胀率已经超过7%,居民存款仍然征收5%的利息税,这也使得负利率的情形更加严重。

而在过去两年中,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了两次,不过大部分纳税人的感觉依然是“起征点过低”。

或许正因为如此,全国“两会”前,上海市政协委员邢普提议给每位国民发1000元红包,一时引起热议。

谁动了我的奶酪

有识者认为,税负过重只是民众的心理感觉。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说,中国税赋在发展中国家中还是中等偏低的。这几年基本上也没有增加税收,印花税的情况例外,更多的是在减税。如企业所得税合并、农业税的取消、增值税的转型等等。

既然没有增税,为什么老百姓还是觉得自己的钱包没怎么鼓?

更要紧的是,财政每年增收那么多,这些钱都用在了什么地方?“政府要求我们申报个人所得税,政府是不是也该给我们汇报一下,收上去的钱用在哪里呢?”上海的王强说。

根据政府工作报告,过去5年,政府财政总收入17万亿元,用在教育、卫生、社保、就业、文化体育等社会建设和民生方面的开支总数是5.3864万亿元,占财政总收入的31.68%。

与此相对应的是,在现行财政框架里面,用于行政开支部分大约占财政收入的17%-20%。全国政协委员、原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许善达说,中国的办公楼是全世界最好的,到外国去看过,人家外国的办公楼比咱们的条件差远了。

“5.1万亿的财政收入,怎么花应该是人大来讲。但是现在还不透明,总理说这个方面要加强,给你多少钱,那个方面要加强,给你多少钱,这个机制怎么形成的。老百姓有权利过问。”原全国政协常委保育钧说。

去年全国财政比年度预算超收7239亿元。而按照《预算法》,过去政府部门的这部分收支可以不经过全国人大审核。财政部已经明确,这部分收入从今年起将纳入预算监督。

国家财政在教育、卫生、社保等方面的欠账,使得一些原本应该由国家财政提供的基本保障开支,更多地由百姓自己承担。根据政府工作报告,今年物价水平控制线为4.8%,超过去年3%的控制线,这也意味着,在同等收入水平下,百姓可能承担更多的费用和开支。

这些,都使得老百姓手中的“奶酪”并没有随经济增长而同步变大。

而这种分配格局可能将中国经济进一步推向畸形。2001-2006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50%降至39.2%,投资由50.1%下降到41.3%。而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0.1%提升至19.5%。

而这自1998年就已定局。

中国从1998年搞积极财政政策,在发国债和减税两个选择中,但是中国在1998年只选择了发债,原因是当时的财政比较困难。

不过许善达说,从逻辑上说,这个理由站不住。“因为发国债是赤字,减税也是赤字,无非就是赤字往哪儿分配,看是想把钱掌握在自己手上,还是把钱给老百姓和生产者。而当时的财政部选择了多吃点税。”

此后,投资拉动一直是中国经济的主引擎之一。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教授魏杰认为,启动内需已是当前经济改革继续求进的关键。而这需要缩减财政收入,提高居民收入,在启动国内需求的同时,财政收入更多地投入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及文教医疗等民生项目中。

他认为,政府做好这三件事,经济上则让市场发挥潜能。比如说,目前财政收入已逾5万亿,居民收入9年未有太大变化,相对水平是在下降。他个人认为,个税起征点至少要提高到5000元,才能为启动内需助力。

谁来保证红利共享

3月4日,养猪大王刘永好对猪肉价格上涨的解释得到了温家宝总理的赞许。而他的减税主张也不乏支持者。

许善达认为,减负担的办法有两种,一种是从公共资金上减下来,比如免学费,还有一种就是降低税率,让老百姓税交少一点,这两方面都应该做,而且都有空间。他说:“不存在减税最佳时机的问题,任何时候都是最佳时机。”

在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列举的减税项目中,包括个税起征点的提高、降低个税税率、单边征收印花税、减免农产品加工环节税费等。

在此之外,一些代表和委员还提出,应该对低收入人群进行补贴。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金融系主任李稻葵主张,这种补贴要跟副食品的价格挂钩,不要撒胡椒面似地面向每个家庭。

相对于这些一次性的政策,也许更重要的是,如何建立稳定的机制,保证国民可以分享经济增长红利。“每人发1000元,愿望是良好的,但是做法存在很大问题。不能将公共资源平均分配,而是应该集中力量资助低收入家庭和弱势群体等社会中的薄弱环节。”贾康说。

浙江利时集团董事长李立新委员认为,建立民生财政的理念,提供更加丰富的公共产品,如果没有制度化、法律化来保证,很难连续和持久地关注和解决民生问题。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宪政研究所所长蔡定剑进一步提出,公共预算改革的内涵不仅是把预算中更多的钱用于公共服务,更重要的是预算决策过程是公共的,即民主的、公众参与的和透明的过程。

今年提交人大审议的财政部预算报告,将在2007年的基础上增加40多项次功能分类,向财政预决算透明化又迈进了一步,但是,还是有很多人希望公开更多的老百姓关心的数字。

比如其中政府自身的行政开支到底用了多少,财政预算中语焉不详。2006年,全国人大代表刘满仓和政协委员刘光复就曾提出:“每年各级政府官员公车私用费用达2000多亿元,几乎和2006年的国防开支相近。”

许善达认为,财富掌握在政府手上和富政府不是一回事。掌握在政府手上,要看政府往哪里花。“目的还是要富民,一个政府哪儿能有独立于老百姓的利益呢?如果有,就出问题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