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涨价还能走多远

来源: 作者: 时间:2008-03-14
 物价上涨是当前群众最为关注的焦点问题。如何在当前物价不断攀升的严峻态势中确保普通百姓的正常消费需求,成为今年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们谈论最多的话题之一。说到涨价,不能不说肉价。而和肉价直接相关的是养猪业。究竟肉价的升降和养猪业的关系有多大?在肉价上涨中养殖户是最终的受益者吗?两会代表们的看法又都有哪些?我们简单的做了一些总结。

1、肉价牵动总理心

“总理,今年百姓能吃上便宜猪肉吗?”昨日下午3点,当温家宝总理出现在京丰宾馆时,等候多时的本报记者大声向总理喊了一嗓子。

总理停下脚步,微笑着向一米开外的媒体记者挥手致意。尽管他没有对记者的提问作出回应,猪肉价格问题却成为随后总理和政协委员们座谈的重要话题。

对于大多数百姓来说,菜篮子里是少不了猪肉的。去年以来,猪肉价格大幅上涨,严重影响了百姓的生活。在记者的家乡湖南,猪肉价格从去年上半年的8块一斤,涨到了现在的15块一斤。

肉价牵动总理的心。为了让百姓吃得上和吃得起猪肉,温家宝总理去年屡下农村,对生猪问题进行调查,并主持制订多项政策措施,从源头上缓解猪肉价格上涨压力。如给母猪加大补贴,让中央财政拿出25亿元补助规模养猪,保险全部应保尽保等等。去年12月29日,总理考察陕西省西安市井家村的农民生活,谈到猪肉价格时动情地说:“国家大事就是人民群众的事,就是老百姓的事,天下再大的事,就是老百姓的事。”

2、“第一猪”倌刘永好:养猪合作社才能降肉价;猪肉价格高涨是石油惹的祸

“现在物价上涨,一些人戏称‘猪肉惹的祸’,其实更多是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引起的,玉米、黄豆价格在国际市场上几乎翻了一番,这种情况下养猪成本增加,猪肉当然上涨了。”刘永好说。

从去年以来,物价高企特别是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猪肉价格的高涨成为百姓“头痛”的问题。对于近期仍维持在高位运行的猪肉价格问题,刘永好分析指出,猪肉价格高涨是石油惹的祸。

他表示,很多人认为去年CPI上涨是猪肉惹的祸,但追究起来,去年虽然猪价上涨幅度大,多数卖猪的农民收益有所增长,但没有想象中的高,从肉食品加工企业的报表看,肉食品加工企业的毛利率也在下降。这主要是粮食价格迅猛上涨造成的。

“去年猪肉价格上涨更多是由于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引起的。”他说,如去年国际市场玉米价格翻了一番,黄豆价格翻了近一番,作为养猪的生产资料,玉米、黄豆价格上涨了,猪肉价格肯定也要上涨。

“总体还是石油惹的祸,美国把大量的玉米做乙醇,做汽车的能源,玉米成为‘汽车口粮’,引起了玉米价格的迅速上涨。”他笑着说:“汽车要吃玉米了,没办法。总体还是结构问题。”

对于有记者提出在这一轮猪肉涨价高潮中,主要是中间商获益,而农民没有受惠的问题,刘永好表示,相信还是有中间商哄抬物价,但这肯定不是主流。

猪肉价格不可能涨得更高

“今年猪肉市场价格,将在高价位相对运行一段时间。”刘永好判断说。“受食品价格因素影响,CPI也仍将在一段时间内维持高位。”

他指出,未来,充分竞争的环境,企业社会责任,政府监管等多方原因影响下,猪肉销售价格不可能涨得更高。但是粮食价格高位运行完全有可能,因此猪肉价格也不可能很快下调。

“我觉得解决猪肉价格问题的关键还是进一步提高现代养殖模式,增加养猪现代化格局,多养猪,市场才能得到保证。”他说,过去提倡农户加公司的养猪模式,现在主要为公司加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形式,如养鸡合作社、养猪合作社等形式,既保障农民利润,同时又能发展产业链,这种形式应大力提倡。

“希望下半年猪肉价格有所下降,物价整体上涨幅度有所下调。”刘永好说,今年初CPI居高不下,甚至再创新高,有能源、粮食价格上涨的因素,也有春节期间冰冻雪灾等方面因素。未来CPI逐步适当回落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因为粮价价格高位运行完全有可能,所以CPI仍将在一段时间内维持高位。

猪肉价格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但要大幅下跌也不太可能,到今年下半年或者更晚一些的时候,如果粮食价格不继续上涨的话,猪肉价格可能会适当下跌。”昨日上午,被戏称为“中国第一猪倌”的刘永好谈到猪肉价格今年“有望回落”,不过,他的回答附加了“如果”、“可能”、“适当”、“或者”等多个不确定因素。

成本增加了,生产力降了

刘永好在北京京丰宾馆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猪肉的价格不是谁能够降得下来的,这主要是由原料供应造成的。”

目前,猪肉等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在高位运行了半年多,刘永好承认:“上涨的情形还会维持一段时间,因为现在的涨价是结构性上涨。玉米的国际价格涨了一倍,黄豆的国际价格也翻了近一番,养猪的成本增加了,猪肉价格肯定要上涨。不涨,养猪的人吃什么?”肉价上涨的另一重要原因是劳动力价格上涨。农民纷纷进城务工不养猪了,“进城打工、经商的农民,加上他们的家属有2.5亿人,他们都是新增的农产品消费者,消费增加了很多,生产又没跟上,导致了结构性不平衡,这是肉蛋类价格上涨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现在,很多老百姓都把物价上涨归咎于猪肉价格上涨。对此,刘永好澄清:“物价上涨总体上说应该是石油惹的祸。石油价格上涨,美国把大量玉米用来做乙醇作为汽车燃料。汽车抢吃玉米,你说猪肉价格能不涨吗?”

对价格限制政策,“中国第一猪倌”也谈了自己的看法:“一定时期内,政府实施价格限制是可以的,比如在春节期间,对牛奶、猪肉等等适当实行价格限制,这是有积极意义的。但长期这样不行,国家也不会这样做,价格低于成本就没有人去养猪了,供应会更加紧缺。”

建议

企业政府为农民作贷款担保

肉蛋类价格怎样才能降下来?刘永好表示,解决的办法只能是大力发展规模农业、规模养殖业,让农民从养十几只鸡到养几万只鸡、十几万只鸡,到那个时候效益高,当农民的收益远远超过外出打工的收益,养的人就会更多,价格就能降下来。

刘永好建议,由企业提供种猪、种鸡、屠宰、加工、饲料、市场开发等等,养殖体系则由农民自己去做,产业链上的企业帮助农民在全国各地建立养猪合作社、养鸡合作社,“让农民朋友联合起来,形成农业产业链和产业化,联合起来做大做强”。他也明白“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农民首先面临的就是贷款问题,“农民贷款需要担保啊,但是拿什么担保,农民的房子没有产权证不能担保,农民的土地是集体所有也不能担保,农民的鸡啊、鸭啊都是活的,也不能拿来担保。农民贷不到款,如何发展规模化的养殖业?”

刘永好建议,产业链上的企业联合起来拿出一部分钱、他作为龙头企业也拿出一部分钱、政府也补贴一部分钱,这些钱专门用来为那些规模养殖户提供贷款担保,帮助他们发展养殖业的产业化。刘永好说:“现在市场有这样的缺口,规模农业有了生存的空间和机会”,他豪气地表示,他的集团要争当世界级的农牧企业,“市场太大了、空间太大了,我们完全有可能达到这个目标”。

3、江苏雨润集团董事长祝义才:“一头猪”的民生经济学

物价上涨,特别是肉价上涨,百姓关注,也牵动着人大代表的心。

“肉价大幅上涨,究竟谁是最大的获益者?”全国人大代表、江苏雨润集团董事长祝义才通过算账的方式告诉记者:“一头猪,利连城乡,从生产、加工到运销,其间利益链各不相同,其实蕴含着深刻的民生经济学。” 作为一家集种猪繁育、养殖、屠宰和深加工为一体的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雨润集团年生猪屠宰产能1500万头。祝义才代表结合多年的行业经验,给记者算了三笔生猪账。

第一笔账是生产养殖成本账。现在生猪收购价约为17元每公斤,一头猪能卖1700元。可是养猪的饲料、人工成本也涨了不少。农民或养殖户现在买进一头仔猪,成本一般在400元左右;四个月后按100公斤出栏,饲料及管理成本需要六七百元,算下来,一头猪出栏成本为1100元。再除去中间猪贩子抽去的佣金,农民或养殖户能赚五六百块,利润在30%左右。有的市民觉得养猪的农民“沾了光”,可有谁知道,前两年猪肉价格跌入谷底时,农民养猪亏本。有的村猪圈都拆没了,还有的农户养不起,母猪白送都没人要。

第二笔账是屠宰加工账。在屠宰环节,100公斤的成猪白条肉,批发价能卖到接近1800元。但除去收购成本、各类税费及运输成本等,大部分屠宰企业基本上微利。

第三笔账是流通环节账。以华东地区为例,一般超市要在批发价的基础上加收10%左右,农贸市场加价在20%左右,平均下来,流通环节每头猪赚15%。

这样算下来,在这轮猪肉涨价的行情中,农民确实获了益。祝义才代表说:“但是要看到,这是在遭遇了近十年的‘猪贱伤农’后,在国家政策的带动下,猪肉价格实现了‘理性的回归’。现在养猪开始回暖,充分说明各个利益链有了利益,才能调动各方的积极性。”

“市场永远是波动的,猪肉价格也是如此。不能只在价格涨的时候调控,价格跌的时候就不管。一些限价措施仍然属于权宜之计,从长远来看,解决‘猪肉难’的问题关键在治本。”

“国家要像关心粮食一样关心猪肉,尽快建立起保障猪肉供应的长效机制。”祝义才代表说,国家应该出台措施,比如设立生猪发展基金,在低价的时候收购,不能让农民和养殖户利益受损;价高的时候要及时启动价格干预机制,向市场投放储备肉,保障广大消费者的利益。这样,市场自然就趋于平稳。

4、着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提出:要实现养猪产业才能有效解决猪肉贵的问题

希望政府加大对“养猪”的投入,并以补贴缓解物价上涨压力

“养猪应该像养鸡一样,实行产业化规模经营,否则猪肉的供应很难在半年后稳定。”昨日上午,全国政协委员、着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在京丰宾馆被众记者“围堵”时,也抛出了与“猪倌”刘永好同样的建议,他还呼吁政府要加大对“养猪”的投入。

不产业化供应难稳定

厉以宁认为,这次物价上涨原因众多,首先是外汇储备占款过多引起人民币投放过多,外资不断涌入中国来购买资产和买房等,再者,自然灾害和1月份的冰灾导致了农产品供应紧张。

他提出,要缓解物价上涨需要实行综合治理,不能单纯依靠压投资规模,“过剩的要压缩,短缺的要加大投资力度”。比如,能源供应紧张,国际油价上涨,在这样的情况下,对国内能源的投资就不能放松,要增加能源的供应。

另外,猪肉供应不够的主要原因在哪里?厉以宁认为,养猪和养鸡不一样,养鸡现在是产业化经营,可以依靠大量的机械化养殖保障供应,养猪仍然是以农民的散养为主,如果不发展大规模的养猪场,实行养猪的产业化,猪肉的供应很难在半年以后得到稳定。所以,“该投资的还得投资,这样对物价的控制会更好”。他表示,当初用政策调动农民积极性就可增产,现在还需要大规模投入。

加工资缓解物价上涨

厉以宁在接受新浪采访时也表示,物价上涨后,老百姓生活负担加重,工资上涨又滞后于物价上涨。同时,物价上涨后,很多企业生产成本增加,会感到不好经营,企业害怕生产成本上涨、工资上涨,会多买机器少雇人,这样就会产生就业问题。他说:“十来年前的上涨,一紧缩,物价就下来,这次紧缩后物价不一定下来,我们要连续采取措施,包括加工资措施等。”

厉以宁说:“经济学家应该冷静分析,如果工资上涨是滞后的、低速的怎么办?这时应采取补贴的办法,这也是市场经济国家在必要时会采用的暂时手段。”

5、全国人大代表、重庆綦江县委书记王越:应该考虑给“猪”减减税费了

养一头猪,农民要交多少税和费呢?在重庆代表团驻地,全国人大代表、重庆綦江县委书记王越带来的一张《重庆市生猪税费标准及实际征收表》给出答案:农民要交的税费多达15种,平均一头猪要被征收近60元的税费,涉及到工商、物价、税务等5个部门,这是全国的普遍情况。

近60元的税费,为何显得比较重呢?王越代表分析说:“现在一头猪农民只挣五六百元,这税费就占了十分之一。而且前两年猪价较低时,农民一只猪平均仅挣七十八元,行情不好时,还赔本。”

这张《重庆市生猪税费标准及实际征收表》显示,农民养一头猪要交的税费多达15种,名目更是繁多,如屠宰服务费、消毒费、检疫费,而有一些与生猪养殖关系不大,如教育费附加、城市建设维护费等。据悉,以前收的税费则更高,最多的时候一头猪的税费高达上百元。

6、王红玲:猪肉涨价是一种理性的回归

王红玲委员说,虽然现在农产品从猪肉开始涨价,这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理性的回归。农产品的涨价对农民的增收影响不是很大,因为农产品上涨的主要原因还是由于成本也上升了,农资生产资料投入品的价格上涨了很多,由于农产品收益分配的不合理,价格上升带来的收益增加并没有真正体现在生产环节,落到农民头上,而是更多地流向流通环节。导致农民增收靠农业这个方面增收的潜力还未得到充分的挖掘。

王委员还特别强调,农民收入的增加是一个长效机制建立的问题。

这几年来看,农民收入都在呈现一个稳步提高的趋势。从长远来说,还存在一个农民收入基础巩固和提高的问题。从农民收入增长主要的来源来看,进城务工获得的工资收入是主要来源,但是从这一块来说,收入的增加是有限的。另一方面,从农民的主业——农业来看,农民的效益相对是比较低的,从目前了解的情况来看,种植业、养殖业的增收还是有限的,所以,还是应该大力地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率,增强农业的基础条件和设施建设,这是促进农民增收的一个基本方向。

7、王恩多:日本猪肉为啥几乎没涨价

“为什么涨价都涨在猪肉上?”“日本资源缺乏,国土狭小,为什么它的物价指数几乎不动?”“按CPI推算,今年物价会涨,为什么肉类、水产品的产量预估,却和去年几乎完全一样?”

昨天,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科院研究员王恩多院士在分组谈论时,就百姓关心的物价问题,一口气向在场的国家发改委代表提出三个问题。

切身感受远超数据

王恩多说,去年CPI上涨了4.8%,但对于食品涨价,老百姓的切身感受远远超过数据。“民以食为天。学生们告诉我,牛肉价格涨了一倍。我天天买牛奶,牛奶价格至少涨了20%,猪肉就更不用说了……”

其他代表插话说,大学食堂里的排骨,因为要切薄、摊大,结果纤维被破坏,味道变差了。王恩多表示,这就是一个实际问题。“涨价都涨在食品领域,对百姓生活的影响很大。”

预测预防是否到位

据解释,去年猪肉涨价的主要原因,是“生产周期性波动、疫情、饲料涨价”等。对此,王恩多有自己的看法,“日本离中国很近,它也会受到饲料涨价等影响。而且这个国家资源缺乏,国土不大,还经常发生火山爆发、地震。为什么日本的物价指数,去年前10个月能在零涨幅附近波动,11月后也只涨了不到1%?这很值得研究。”

王恩多继续发问:“问题出在什么地方?我想,对发改委来说,预测当年生猪存栏量是否准确?情况变化了,有没有采取预防措施,有没有制订鼓励养猪政策,落实政策有没有到位?据说,国家对养母猪有补贴,但为什么母猪反而少了,影响了猪肉的生产?建议对此调查、研究和分析。”

要增加百姓幸福感

仔细研究预算报告后,王恩多又提出新的问题:“今年物价还会涨,但在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的草案中,油料、肉类、水产品的生产总量还是和去年持平,没有增加生产?发改委‘保本’的指标,比预期还低。”

王恩多表示,物价是百姓非常关注的问题。“老百姓关心,就一定要跟上去,做好工作。去年物价上涨,老百姓的工作生活已受到一定影响。今年如果对物价问题没有清醒的认识,那肯定会影响百姓的幸福指数。

8、刘兴强透露:正在争取生猪期货上市交易

“去年以来猪肉价格猛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我国没有生猪期货交易。”昨天,全国人大代表、大连商品交易所总经理刘兴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抛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说,目前,大商所正在积极争取生猪期货上市交易,同时,他将在全国“两会”上呼吁国家有关部门增加更多期货交易品种,推进期货品种创新,增强宏观调控的超前性。

刘兴强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稳步发展期货市场”,这是继2006年和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两次提出“积极稳妥发展期货市场”后对期货市场发展的新论述。另外,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农村金融改革”、强化农村金融“为‘三农’服务的功能”,要“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要“加快现代市场的体系建设”,这些都需要期货市场的配合服务。因此,在新的形势和要求下,需要发挥期货市场的功能作用,服务于新的经济发展目标和要求。

关于期货市场有助市场调控,刘兴强给记者举了生猪市场的例子。他说,由于无法预料生猪价格的走势,养殖户不敢盲目地大规模养殖。等到生猪市场价格上涨时扩大养殖规模,这时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导致了供应短缺,造成生猪价格高位运行。如果生猪期货交易上市,能够反映半年甚至是一年以后的价格,提供一个价格的风向标,可以使养殖户和生产加工企业通过价格信号判定未来的趋势,有效规避风险。政府部门也能够对生猪价格有一个准确的预期,适时制定政策,通过市场调节供求,平抑价格。“推进生猪期货的上市,对于保障城乡居民肉食品的供应、保持生猪产业的健康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为现代市场体系和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期货市场以其特有的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功能,对经济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刘兴强透露,去年以来,国家有关部门要求大商所定期报送玉米期货价格变化情况和市场趋势分析,以便及时对玉米市场进行合理有效的调控。他告诉记者,在市场成熟的国家,上市的商品期货品种有200多个,覆盖到各个产业,而我国目前仅有19个品种。为此,刘兴强呼吁国家有关部门,借鉴发达国家期货市场发展的经验,结合我国期货市场发展的实际,积极推进期货品种创新。

刘兴强告诉记者,一种商品是否能作为期货来进行开发必须具备三个先决条件:具备一定数量,市场的供应由市场价格自由决定,质量标准化。我国生猪数量占了全世界的一半,它的价格基本上是由市场决定的。最重要的是,我国第一个商品猪产业标准于近日产生,该标准包括《生猪交割质量标准》和《生猪交割质量检测技术规程》两部分。目前,湖南、湖北、广东、四川、重庆等省、市政府对生猪期货的上市表现出很高的热情,有的还与大商所签订了支持生猪商品期货上市的框架性协议。大商所对生猪期货上市的论证工作也初步完成,并组织了模拟交易。“生猪期货上市已成为大商所今年的工作重点。”刘兴强这样告诉记者。

9、陈锡文:猪肉价格上涨高峰已过

昨天,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今年粮食生产问题不大,猪肉价格上涨高峰已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