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成中小型乳企将被并购

来源: 作者: 时间:2008-06-12
 继3月19日颁布《乳制品加工行业准入条件》(以下简称“准入条件”)限定乳企准入门槛后,近日发改委再度发布《乳制品加工业产业政策》(以下简称“产业政策”)提高乳企准入标准。记者获悉,由于产业政策对乳企的产业布局、行业准入、奶源供应均有严格规定,若强制执行,国内将有三成以上的中小型乳启将被并购。该政策中对乳企兼并、联合、重组亦持鼓励态度,明文表示将支持形成一批年销售收入超过20亿元的大型乳制品企业集团,同时减少日加工原料乳能力在20吨以下液体乳及乳粉小企业的数量。

新政缓解产能过剩

据了解,产业政策对乳制品加工产业的准入条件做了严格细致的规定,如企业现有净资产不得低于拟建乳制品项目所需资本金的2倍,总资产不得低于所需总投资的3倍,资产负债率不得高于70%,连续3年盈利;北方、大城市郊区新建液态乳项目日处理原料乳能力(两班)须达到500吨以上,南方乳制品工业区须达到200吨以上;与周围已有乳制品加工企业距离要在60公里以上,北方则是100公里以上等等。

业内分析认为,政策的出台有利于乳制品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加快优胜劣汰,减少恶性的价格竞争。发改委数据显示,去年中国乳品行业的中小企业迅速从1600家增加到2000家。全行业的100亿元投资中,新开工项目就占据了91亿元。这些中小企业的大规模回归直接导致了产能过剩。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中国乳制品行业产量大概有3000多万吨,但产能却达到5000多万吨左右,部分省份产能过剩程度甚至达到40%-50%。

此次产业政策的出台,将直接导致行业赘余乳企的出局,有效规范行业竞争秩序。东方证券在其研究报告中指出,乳制品制造准入门槛低,中小规模地区性企业的不断加入使得奶源日益趋近,产能闲置率高;上游恶性竞争、抢奶事件时有发生。终端市场竞争激烈,价格战和促销行为不断发生;近年行业毛利率和利润率处于稳中略降的局面。

蒙牛伊利暂无收购意向

除抬高行业准入门槛外,产业政策中也表明国家对乳企兼并持鼓励态度。产业政策中规定,支持国内企业通过兼并、联合、重组等形式,形成一批年销售收入超过20亿元,具有先进水平、跨地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乳制品企业集团,在确保奶源全部消化的基础上,淘汰规模小、技术落后、质量差、资源消耗高的乳制品生产企业,减少日加工原料乳能力在20吨以下液体乳及乳粉小企业数量。

对于鼓励并购重组的政策导向,分析师认为,目前有能力进行并购重组的乳制品企业只有蒙牛和伊利,光明也有这个可能。但据记者了解,近年来蒙牛、伊利均在内蒙古呼和浩特耗巨资建立大型乳品加工厂。伊利近日也将启其在呼和浩特工业区的金海项目基地,两大乳业巨头均立足奶源基地建厂生产能力。从两巨头近期的动向来看,双方暂无收购意向。伊利集团相关负责人也表示,伊利近几年均无收购兼并举动,近期也暂无相关计划。

而多美滋、雀巢和惠氏等外资品牌奶粉也表示,由于奶粉生产对于科研技术、生产设备及流程管理等各方面均有相当高的要求,因此公司自进入中国以来一直坚持自己建厂生产。中国奶业协会常务理事王丁棉表示,“中国目前规模在1亿以上的乳制品加工企业仅占10%—15%,产业政策假若强制施行,未来10年内,1亿以下的中小企业将有30%—40%被兼并。”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