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谁坐上了买单席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8-06-13
     CBOT大豆在2月底创出春季高点之后,经历了将近300多点的大幅下跌,当前远期合约价格又重新回到前期高点附近,这是否意味着大豆新一轮的暴涨行情已经开始?

    刚刚发布的美国农业部6月份大豆供需报告,继续向投资者展示2008/2009年度紧张的基本面。本期报告继续调低了2008/2009年度的大豆期末库存,由上个月的185百万蒲式耳调减到175百万蒲式耳,而调减的原因则要追朔到当前产季,即本年度美国的大豆出口要高于上月的预期。这样一来,下年度美国大豆库存消费比为5.7%,本年度库存消费比为4%,这意味着,虽然预计下年度大豆种植面积增加了17.6%,但仍不足于缓解大豆供需紧张的局面。

    但即使是这样,我们仍然感觉此轮大豆的强烈的反弹(或者称上涨)的力度有点过猛,因为,当大豆种植面积决定之后,市场一般将对单产水平做出不利的预期,天气的炒作在连续两年供需紧张的格局下会异常猛烈。如果大豆价格在“天气题材”尚未正式炒作之前就攻击到了春季高点附近,那么,接下来大豆价格会走多高?所有的市场分析人士要在这个节骨眼上回答投资者这样一个问题:目前的CBOT大豆价格是上证指数“3000点”还是“6000点”?

    回顾每年春季形成高点的动因,那就是对于大豆种植面积不确定性的预期。这种对面积的炒作在最近两年玉米大豆疯狂争地时尤其如此,这也导致了年初2月底1500美分/蒲式耳历史高点的形成,但即使是这样,CBOT大豆仍未改变在投机市场当中一再重演的“买在预期,卖在现实”的老戏路,一旦种植面积尘埃落定,价格则应声而落。

    美国的次贷危机加速了CBOT大豆价格的回落,整个3月份350美分的大幅下跌足以让任何人不寒而栗,基金平仓的力量不可小视。从空中坠落的价格的“飞刀”却扎向了供需面坚实的木板,这是当前大豆价格强烈反弹的原因。

    但仅仅靠这种报复的力量不会支持CBOT大豆走得很远,从隔年的库存消费比来看,下产季的5.7%和本产季的4%虽然没有太多的区别,但大豆供需面毕竟在向“缓解紧张”的格局转化,而CBOT大豆价格要想摆脱春季高点的束缚,必须要得到天气的配合。

    多年的市场运行也许存在这样的悖论:当几乎所有的市场人士对某种影响要素特别敏感时,这种要素的影响反而会不敏感。规模行情的发动是几乎都以市场参与者“集体纠错”为代价的,行情越大,需要“买单”的人数就得越多。而且从几十年的历史图表上看,6-8月的天气炒作总是“昙花一现”,根本不值一提。有杀伤力的“天气市”会出现在9月份,对于新产季产量“事实”上的利好,会掀翻所有的空头。

    从我们的定价模型上来看,6月份美国大豆供需报告所报告的状况对应的是CBOT大豆价格1200美分/蒲式耳的价格中轴,而目前的价格刚好在波动区间的上沿,如果本产季大豆生产出现问题,那么这个春季高点可能会在秋季被真正突破,而目前急急忙忙跳上“天气市”战车的投资者极有可能在不自觉当中,坐在了“买单”的席位上。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