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牛肉风波对我国养牛业的启示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8-06-18
     今年4月,韩国与美国就恢复进口美国牛肉达成协议,韩方同意进口美国30个月以上的牛肉,并全面开放本国牛肉市场。这一协议不但遭到了韩国养牛业的一致批评,更引发了韩国消费者对美国食品安全的担忧,遭到了韩国民众的强烈反对(有研究表明,染上疯牛病的牛99%都是年龄在30个月以上的)。5月初开始,韩国民众在首尔举行大规模反对进口美国牛肉的“烛光集会”,从学生到家庭主妇、农民、政界人士等社会各阶层,都加入到了反对进口美国牛肉的示威活动中。由此引发的韩国民众对当选总统李明博奉行过度亲美政策的抗议活动愈演愈烈,以至总统道歉、内阁集体请辞都未能使风波平息。不仅如此,美国农业部副部长康纳6月11日重申,美国不会与韩国重新商谈此前已达成的牛肉协议。美国政府的强硬态度势必会引起韩国民众更加的激烈的反应,牛肉风波短时间内难以平息。

    我国的牛肉需求和生产状况与韩国大不相同,从当前情况分析,类似的“牛肉风波”事件在我国发生的可能性不大。首先,我国牛肉供应基本自给,而韩国是世界牛肉消费大国之一,但自给率刚过三分之一,其余全部依赖进口。其次,从进口牛肉的消费群体来看,两国情况也不尽相同。我国每年进口牛肉的数量不多,且价格昂贵,主要是供应高档餐厅,对普通民众影响不大。而韩国进口牛肉价格低于本国产牛肉,消费人群遍布社会各阶层。第三,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点,我国政府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经济政策,从不“依附”别人;在食品进出口国际贸易中,高度重视食品安全。我国于2006年6月有条件恢复进口美国牛肉,只允许进口符合中国检验检疫要求的美国30月龄以下剔除完整脊柱和头骨、脑、眼、脊髓、扁桃体、回肠末端的剔骨牛肉。从两年的情况来看,进口牛肉未发生安全事件,也没对国内牛肉生产和消费产生重大影响。

    尽管如此,韩国牛肉风波这一新鲜出炉的“教材”还是给我们带来了些许启示。

    启示之一:畜产品质量安全的敏感性日益增强。

    由进口牛肉引发的风波竟有如此大的能量,居然让韩国政府内外交困,焦头烂额,把政坛闹个天翻地覆,固然有其政治、社会和民族性等方面的背景,但其最直接的原因民众对食品安全的忧虑。牛肉风波再一次生动说明了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和社会敏感性。食品是人类最直接、最重要的消费品。古人云,“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尤其是食品贸易不断的扩大,食品的安全问题也就越来越国际化。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引发冲突和危机。同时,在食品安全问题上,要加强宣传、教育,普及科学知识,防止不顾事实、以偏概全、蓄意炒作、制造事端。

    启示之二: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已成为影响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

    实际上,在韩国牛肉危机爆发之前,新一轮的粮食危机已席卷全球。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在最近的一份分析报告中指出:“粮食价格在全球范围内急剧上涨,已经上升到近半个世纪来的最高点。因无法摄取足够的食物,有的地方甚至发生暴动和战争,粮食短缺所引发的社会不安正在扩大。”我国在经历了30年改革开放之后,逐步富裕起来的国人早已远离了“粮食短缺和饥饿”;即便是在国际粮食危机加深、粮荒地区扩大的今日,中国却“风景这边独好”,粮食连年丰收。我们已习惯于享受经济飞速发展带来的繁荣,而在脑海里几乎淡忘了对“饥饿”的印象,如果提到“饥饿与战争”,也往往联想到的是撒哈拉以南的荒漠地区。今天,在我们的东亚近邻、同样创造过经济奇迹的韩国发生的这场牛肉风波,足以让我们警醒:无论经济发展到何种程度,保障粮食供应都是影响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畜产品有效供给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内容,畜产品已成为人民生活当中的必需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畜产品的均衡供给提出了更高要求。确保畜产品有效供给,事关城乡居民生活和社会稳定,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

    启示之三: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贸易自由化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尤其要加强对农业的保护。

    韩国媒体指出,当初李明博之所以不顾国内养牛业的反对而向美国开放牛肉市场,其目的在于急于同美国签署韩美自由贸易协定,以提高韩国经济的竞争力。说白了,就是牺牲国内养牛业的利益,维护加工业的利益,维持韩国对美国80亿美元的贸易顺差和韩国人的就业率。众所周知,农产品国际贸易历来不仅仅是一个纯粹的经济问题,还是一个敏感的政治问题。一方面,农产品贸易关乎粮食安全,关乎国家稳定;另一方面,在工业化过程中资本增长和技术发展使农业生产的机会成本相对上升,比较优势随着工业劳动生产率提高而逐步丧失,而农民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农产品贸易的发展直接关系农民的生存和福利。事实上,各国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均衡以及国家、民族利益的差别和矛盾,决定了农产品不可能实现完全意义上的自由贸易。当今,农产品领域仍是贸易保护主义的“重灾区”,农产品贸易谈判始终处于一种利益尖锐冲突的尴尬处境。在WTO多哈回合谈判期间,就曾有韩国农民在国内和国际场合集会、抗议甚至是采取自杀等极端行动,向政府施压,保护其农产品市场。

    我国在入世谈判时,在农业领域的具体承诺上作出了较大让步,对我国农产品贸易造成了较大影响。我国于2001年12月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加入多边贸易体制后我国农产品贸易由顺差转为逆差,目前是世界上第四大农产品进口国。尽管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出口形势有所好转,但总体贸易环境和发展形势仍不容乐观。

    “前车之鉴,后车之覆”。韩国牛肉风波给我国养牛业健康、持续发展敲响了居安思危的警钟。

    1、立足国内生产,保障牛肉供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养牛业持续快速发展,牛肉产量不断增加。目前,黄牛存栏9000多万头,牛存栏数居世界第三位;牛肉产量750万吨,比改革开放初期增长了20多倍。但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虽然我国牛肉的总产量很高,但人均占有量较低。我国人均牛肉占有量仅为5.7公斤,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及城乡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牛肉的消费需求将出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必将对养牛业提出更高的要求。

    2007年以来,我国畜牧业经历了前过未有的困难。生猪生产波动、猪肉价格上涨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今年初的冰冻雨雪灾害对我国南方大部分省份的畜牧生产带来了不利影响,5月的地震灾害对灾区的畜牧业造成了极其重大的损失。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畜牧部门的努力下,全国范围内生猪生产恢复,奶牛效益好转,家禽和牛羊肉生产持续增长,地震灾区畜牧生产也在恢复之中。

    波动、灾害过后,需要我们认真总结畜牧业发展的特征和规律,科学把握畜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总结、分析国内外经验、教训,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应对。“我国畜牧业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这一对当前形势的基本判断没有改变;“稳定生猪、家禽生产,突出发展牛羊等节粮型草食家畜”,这一畜牧业发展的基本方略没有改变。尤其是在当前全球原油和粮价上涨的背景下,一定要坚持突出抓牛羊生产不放松。

    2、加快品种改良步伐,进一步提高肉牛的育种水平和生产性能。

    多年来,各级畜牧部门一直在推进品种改良工作。根据我国肉牛生产的实际情况,先后引进了西门塔尔牛、夏洛来牛等10多个国外优良品种,改良地方牛种,取得了较好效果。但是,良种化程度低是制约我国奶牛肉牛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由于良种化水平低,再加上饲养管理粗放,经营方式落后,导致生产水平不高,养殖效益下降。目前,我国肉牛平均胴体重约133公斤,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6%,每头存栏肉牛年产肉量仅相当于美国的1/3。结合我国生产实际情况,引进优良品种,加快品种改良已刻不容缓。

    为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大力发展畜牧业,扩大畜禽良种补贴规模”的政策,国家畜牧部门先后启动了奶牛和生猪良种补贴项目,激发了农民选择优质冻精的积极性,加速了畜禽良种繁育进程,对提高奶牛、生猪生产水平,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下一步,应考虑将良种补贴的范围扩大到肉牛生产。

    3、高度重视畜产品安全。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不仅食物消费结构发生了变化,对安全、优质、特色畜产品需求不断上升,要求越来越高。我们不仅要继续加强对进口牛肉的质量监管,更要做好国产牛肉的质量安全工作。各级畜牧业管理部门和技术支撑体系要切实履行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的职能,加强对市场畜产品的监察抽查,协助执法部门查处各种违法行为保障畜产品供给安全。加强对养殖户的培训教育,提高养牛者和屠宰、加工者的食品安全意识,严格按照无公害食品要求生产,从源头上把住畜产品安全关。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