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差点价为饲料企业规避风险另辟蹊径

来源: 作者: 时间:2008-07-01
5月份国内豆粕现货行情启动以来,价格的攀升速度超出市场人士的心理预期,原料价格的急涨使得需方采购部门叫苦不迭,在油厂利润扩大的同时,伴随着饲料厂利润的严重缩水。

行业利润向上游油厂转移的速度在逐步加快,原料价格暴涨使小规模饲料厂生产经营步入困境,饲料生产企业正经历一场洗牌革命,原料价格急涨导致的利益分配不均将促进整个行业利益版图的重新划分。控制成本是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的重要环节,当前处于产业链中下游的饲料企业在原料采购方面显然缺乏话语权,国际大豆基差点价交易为饲料企业规避价格风险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采购成本上升,饲料企业利润缩水

数据显示,5月初中猪浓缩料价格为每吨(下同)5050元,6月中旬5500元左右涨幅在450元左右;蛋白43%豆粕5月初国内均价为3675元,6月中旬均价为4621元,涨幅为946元;标准水分玉米5月初国内均价为1650元,6月中旬均价为1693元,涨幅为43元,其他饲料原料鱼粉、添加剂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据中国大豆网数据库显示,豆粕个别单日涨幅达150-180元,原料价格高企使得饲料厂采购成本骤然加大。因饲料厂处于整个大豆压榨、饲料产销以及养殖消费的中间环节,承担着价格缓冲的角色,原料价格上升转移到终端消费的过程中隐含着企业利润的缩水。若原料价格上升趋势不变,终端消费宏观调控压力仍存,那么饲料企业维持高成本运营的局面依然无法改观。

市场氛围已现,亟待采购策略变革

5月以后豆粕价格逐渐成为饲料企业采购部门的重点关注对象,至6月中旬豆粕价格上涨近千元。笔者从部分饲料厂了解到,此轮豆粕上涨空间超出需方预期,采购部门眼看着价格上涨却不敢备货,随进随出的采购策略在原料牛市行情中实为无奈之选。需方备货谨慎缘于其对后市价格走势缺乏判断,而当价格高企时需方迫于原料库存以及生产经营压力只能被迫接受价格上涨,在油厂单方面挺价策略不变的环境下,饲料厂的议价能力太过单薄,此种现象在业内普遍存在。因行情走势存在诸多不确定性,需方无论何时备货均面临一定的风险,成本如此剧烈波动对企业长期发展带来的隐患随时可能爆发。饲料行业急需行之有效的避险机制来控制原料采购成本,以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和可持续发展,国内有个别饲料企业通过期货盘面的套期保值来规避价格剧烈波动的风险,此种方法不能满足企业完全规避价格风险的目的,而基差点价则是一种可以使企业完全避开价格风险的有效途径。

链接:

国内大豆进口点价流程目前国内虽然有个别饲料企业通过点价法提货,但仍然处于试行阶段,模式还不成熟。现从中国大豆进口点价步骤来初步了解基差点价的程序。中美之间的大豆贸易主要是在中国油厂、美国贸易商和美国农民三方之间进行。贸易商的操作模式:第一步:贸易商向农场主收购大豆,同时在期货市场卖出相应期货保值,该过程完成后手中持有大豆现货多头和相应期货空头。第二步:计算自己的成本和利润,确定向中国油厂的升贴水报价,并和中国油厂签订出口合同,中国油厂接受升贴水报价,并在一定的期限内购买相应数量的期货(即中国油厂点价)。第三步:中国油厂将期货多单转单给贸易商,贸易商借以平掉手中的期货空头,同时中国油厂从贸易商手中购买相应数量的大豆现货,该过程完成后贸易商手中的大豆现货多头和期货空头同时平仓。目前国内饲料厂点价法效仿大豆点价法,此种模式经过长时间磨合已经成熟,但市场气氛依然成为点价法能否迅速推广的重要因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