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未来发展方向:进军饲料业扼产业咽喉?

来源: 作者: 时间:2008-08-13
 收购论

广州市优百特饲料科技总经理丁为国:

“湘闽地区再行收购”

养猪风险很大,一般以3年为一个周期,高盛养猪是计划性很强的动作。研究泰国正大集团的并购策略,他们是走到哪里,就会将下游产业链一股脑儿吃透。高盛下一步,很有可能在湖南福建附近,收购产业链中下游企业,如屠宰企业和深加工企业。“我刚去看了一家河源的屠宰生产线,当地运作成本很高,如果生猪供应不够,就会导致开工不足,生产线就可能闲置。”

湖南福建两地,很多屠宰线都开工不足,高盛可以轻而易举地拿下来,满足旗下养猪场的屠宰需求。至于是否通过控股的双汇去收购,要看董事会的决议,通过双汇收购,至少可以避免开工后屠宰量不足,双汇目前在国内布局了数家加工厂,可以互相调剂。

东莞大岭山广南猪场总经理李珍泉:

“就地加工是良策”

如果只出售生猪,利润非常薄弱,高盛势必要将湖南、福建两地所投资的生猪,按一定比例“就地加工”,猪肉深加工是一套鲜活的工艺,原则上不会将生猪远途运输,而且这种深加工生产线,小企业无法做,因为一是投资大,产能可能不足;二是产品出来后,找不到销路。这就指明了高盛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就地收购加工厂,就地解决当地生猪再加工问题。

二、继续在湘、闽周边收购优秀养猪企业,因为一条中等生产加工线,不是5-10家生猪养殖企业可以满足的,至少得有50家生猪生产企业。

广州大北农农牧有限公司总经理周业军:

“进军饲料业扼产业咽喉”

高盛未来可能的另一个方向,是收购经营饲料微量添加剂的公司。谁控制了这个领域,才真正从上游扼住了猪肉产业链的咽喉。

囤货论

广东天地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生:

“高盛下一步可能只卖猪”

“以我观察,猪肉加工的利润,根本不如养殖。”陈生昨日尖锐地指出。

“据我了解,他们2004年就拟定了投资中国农业的计划。”陈生称。

陈生认为,高盛只是看中国内养猪产业转移的机会:劳动力成本上涨,农民就进城打工,过去80%的生猪养殖在农民手中,现在将逐渐转移到剩余的20%的企业手中,高盛正是看中这20%的企业,根本消化不了这80%的产业转移才出手的。

这次产业转移中,跨度约5~7年,中间至少会有2次以上的高峰期。高盛就是想趁着这一两次涨跌的时机出手赚钱———投资二三亿美元,最多能控制几十万头的产能,去年中国猪肉产量5300万吨,相当于6.5亿头,高盛连1/1000都占不到,300亿美金也占不到1/100.何谈垄断和对产业链的威胁?高盛在猪肉产业链上,绝不想控制。

广东温氏去年以约5元/斤的价钱购进生猪,现在存栏估计有8万多头,今年的利润可能为60亿-80亿。这可能是一个“双汇”十几年的利润(去年双汇发展(000895,股吧)218亿的销售额,只有5.6亿利润,利润率为2.5%;而温氏销售额相差无几,去年利润却近40亿)。“如果养殖利润高,高盛双汇想做加工,哪里都可以收购猪。去年下半年到现在,卖猪的企业,大约有30%~40%的纯利润。”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