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牧草饲料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来源: 作者: 时间:2008-08-19
牧草饲料是草食家畜最主要、最经济、最优良的“粮食”,也是草食家畜植物性营养蛋白的主要来源,还是环境保护、水土流失、农田改造、草山草坡改良的重要物质基础。它一头连着种植业,一头连着畜牧业,起着重要的纽带作用。现代畜牧业发展的趋势应是以草食家畜中的奶牛、肉羊、肉牛为主,在畜牧业发达国家,其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很大,如美国占60%,加拿大占65%,德国占74%,法国占57%。这些国家种植业的第一大产业就是饲料作物,其80%来自于人工种植的牧草,所以把牧草叫做“绿色黄金”。我国人多地少,草原退化严重,牧草产量低、质量差,导致畜牧业生产很不稳定。故今后我国畜牧业发展的重点仍然要以农区为主,在调整畜牧业结构的基础上,发展“节粮型”畜牧业,走产业化、规模化发展之路。因此,必须大力种植牧草及饲料作物,加快优质高效牧草饲料产业化的发展,以绿色饲料替代精料,从而促进我国现代畜牧业的发展。

南方牧草饲料生产现状

筛选出的栽培品种资源较丰富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为解决奶牛、羊、鹅等草食畜禽饲养的青饲料品种单一、产量不高、难以常年均衡供应的矛盾,江西、广西、广东、湖南等省区(这里南方包括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广东、海南、广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积极引进国内外优良牧草品种,进行引种筛选和试验。30多年来共引进牧草品种上千余个,经过多年的栽培和筛选、区域试验,共选出适宜南方种植的禾本科、豆科及其他科牧草品种数十个,其中意大利黑麦草、墨西哥玉米、桂牧1号象草、矮象草、苏丹草、杂交苏丹草、串叶松香草、杂交狼尾草、毛花雀稗、宽叶雀稗、苇状羊茅、白三叶、齿缘苦荬菜等已在南方大面积推广应用。同时培育出了众多的优质牧草新品种,推广种植后受到广大养殖户的欢迎。

建立牧草繁育基地,提高种子质量,满足市场需要

南方草食畜禽的发展促进了农区种草,江西省每年需要大量优质高产的牧草种子,仅黑麦草年需求量就达2500万千克左右,还有春季播种的墨西哥玉米、高丹草、苏丹草、杂交狼尾草、苦荬菜等。为了满足农民的需要,江苏、江西、四川等省已建成了以多花黑麦草为主的一批优质牧草种子繁育基地,每年可繁殖各类草种子800余万千克,缓解了种子紧缺的压力。同时,部分省份还配套了种子清选机等设备,生产的种子经过清选、检验、标准包装,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符合国家颁发的种子质量标准,种子生产已进入规范化、标准化,良种繁育体系已初步形成,促进了南方牧草饲料产业化的发展。

开发和推广了农区种草模式

提高了种草效益。多年来,通过草业科技人员的试验研究和广大农民的实践,南方在人工种草方面创造了许多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开发幼林果园种草,实行林(果)草结合,种养结合,防止水土流失。这种模式体现了“以林果为主,林(果)牧结合,农林(果)牧副综合发展”的经营方针,当年种草,当年受益,近期利用牧草发展养殖业增收,保持水土,增肥地力,促进林果生产,远期以经营林果为主,经济、生态效益都显著。

开发冬闲田种草和粮草轮作,解决饲料、肥料不足的矛盾。该模式主要是利用农田和冬闲田,采取轮作和间、套、混作种植牧草,增加饲料来源用以发展养畜养禽,扩大肥源,增进地力,促进粮食增产。现南方秋冬闲田种草养畜和粮草轮作面积已达到133万公顷以上,现每年可产青饲料约1亿吨,相当于增加饲料粮约1300万吨,增加植物蛋白45万吨。既缓解了精饲料压力,养殖户也节约了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开发利用山塘水库、鱼塘周边荒地种草养鱼(畜)。这种模式在保护山塘水库小流域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以种草养鱼为主,在陆地和水面立体养殖,种养结合。通过提高牧草产量和质量养鱼或养畜,具有成本低、周期短、经济效益高等优点。

开发利用草山草坡种草,改良天然草地,建设人工草地。该模式是利用优良牧草改良天然草地和建设人工草地,在利用中将天然草地与人工草地相结合,可提高草地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通过改良草地,植被得到恢复和保护,改善了生态环境,草地生产力可提高1倍~3倍,人工草地生产力可提高8倍~10倍。

牧草饲料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优质高产、适应性强的豆科牧草少,优质植物蛋白饲料匮乏

南方水热资源虽然丰富,但分布不同,同时,在南方广泛推广种植的牧草中,优质高产适应性强的豆科品种,特别是多年生豆科品种很少。虽然某些白三叶、紫花苜蓿等品种通过农耕技术能在土壤水肥条件好的地上生长,但是难以发挥其高产潜力,其种植范围受到很大的限制;而某些热带豆科品种如圆叶决明,因为一年生,推广面积也不大;截叶胡枝子虽然能越冬越夏,但易老化、产量低,也难以大面积推广。所以,目前南方广泛种植的牧草品种以热带禾本科牧草为主,辅以菊科、十字花科等科的少数牧草饲料。

野生牧草资源开发利用不足

南方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热资源丰富,虽有一定的自然灾害,但气候和土壤条件从南到北、从丘陵岗地到中高山有显著的变化,天然草地植被主要是草丛和灌草丛,野生牧草资源十分丰富。野生牧草组成中以禾本科牧草比重最大,其中不乏有较高饲用价值的草种。优良的野生豆科牧草种类亦较多,其中主要的属有决明属、木蓝属、胡枝子属、野豌豆属等。除此以外一些其他科类,如菊科、莎草科、蓼科、蔷薇科等也有许多具有较高饲用价值的野生牧草。野生牧草适应性强,有很强的抗旱耐瘠能力,但目前对野生牧草进行开发利用还不足,普遍使用的栽培牧草多数是从国外引进。如果加大对野生牧草的开发利用,从中驯化、选育出高产优质的牧草,对人工草地建设和天然草地改良具有重要的价值。

农民对种草认识还存在误区,牧草种植和管理技术还有待提高

尽管在广大牧草、畜牧科技人员的大力宣传和引导下,农民提高了对种草养畜的认识,但由于传统思想的影响,他们对牧草的认识还存在一些误区:一是好地种粮和经济作物,差地种草。二是盲目引进“良种”。南方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差异较大,引进良种必须考虑引种地与原产地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条件。但有的农民仅靠宣传资料盲目引种,导致种植失败。三是不善储存。许多农户种草后很少考虑牧草的加工储存,往往旺季吃不完,淡季无草吃,故而形成饲草供求不平衡,也限制了家畜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有效提高。四是重种疏管。一般人认为牧草只要种活了就行,不必像种粮食作物那样进行田间管理。因此,牧草产量低、质量差。在实践中,改良草地和人工草地很快退化的现象屡见不鲜。

由于农民习惯种植一年生粮食和经济作物,因此,仅在种植黑麦草、墨西哥玉米等一年生牧草方面较有经验,对多年生牧草的种植和管理利用技术水平较低,特别是利用牧草改良草地和建植人工草地以及草地建植后持续高产管理的技术普及率较低,许多农民还没有掌握。如何利用牧草的不同生物学特性和利用目的进行轮作、间、混、套作等技术,做到青饲料均衡供应,还须进一步宣传和推广。比如,江西省地形复杂,有些草地不适合机械作业,加上阴雨天气较多,饲草收获、加工储藏较难。因此,牧草的收获加工储存技术仍需研究和普及。

牧草生产商品化程度不高

南方推广牧草种植虽已20多年,但发展不快,农民种植牧草规模不大,其主要原因在于农民种草仅仅局限于养畜利用,而忽视了牧草饲料除可以通过养畜转化为畜禽产品外,其本身还可以直接用来加工成草产品供市场流通,一些牧草还可以用来绿化环境、保持水土。因此,除少数农户种草直接供应青饲料外,至今南方还未形成草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提升牧草饲料的经济价值和商品化程度,带动农民连片开发,开拓市场,实行规模化、专业化生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