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成本高企为涉玉米企业带来沉重压力

来源: 作者: 时间:2008-09-10
华北黄淮玉米考察团日前在安徽省走访玉米深加工企业与饲料生产企业时了解到,去年以来,国际国内市场玉米价格的节节攀升,给玉米深加工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成本压力,而当地饲料行业和养殖业则在异常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开始重组洗牌。

深加工企业双管齐下应对原料价格上涨

安徽省丰原生化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生化领域涉足农产品(000061,股吧)深加工的大型骨干企业,公司利用专有技术和世界领先的工艺设备,对玉米农副产品进行精深加工。

自去年以来,国际国内市场玉米价格节节攀升,主要以玉米为生产原料的丰原生化如何应对原料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呢?据公司生产部门负责人介绍,企业投资2亿元资金进行了技术改造,在工艺流程和节能减排上都取得较大的进步,玉米原料消耗从往年的3.48:1降到目前的3.17:1。另外,公司从战略角度出发,积极研究开发以木薯为代表的非粮作物生产酒精、柠檬酸等技术,进行相关技术的储备,今后将根据非粮作物和玉米价格的变动优化原料的使用从而降低成本。

据了解,公司2007年玉米消耗量达到160万吨,预计今年的采购量将基本与去年持平。采购地主要是国内玉米主产区,如东北、华北等地,其中东北玉米采购占据近70%的份额,达到110万吨左右,华北地区约为20万吨,剩余部分则在企业所在地的周边地区采购。公司采购方式分门前收购、东北订单模式以及东北地区、华北地区代储代收等模式,以较完善的采购体系、多种采购手段和渠道保证公司的原料供应。

养殖业、饲料业重组洗牌

在对合肥市周边饲料企业的考察中,考察团明显感受到饲料生产行业的激烈竞争。以合肥市肥东新城开发区为例,在不大的范围内,就集中分布着安徽新希望(000876,股吧)饲料有限公司、合肥通威饲料有限公司、大北农集团合肥分公司三家大型饲料加工企业。

通过与这些企业的交流,考察团了解到,安徽省的工业饲料容量约为250万—280万吨,其中禽类饲料占约65%—70%的比例,猪饲料约为 25%-30%,水产饲料为10%左右。目前,安徽省整个饲料行业面临着严峻的生产和销售形势,大部分饲料企业进入7月份以来产量出现了较大程度的下降,产量只有5月份的50%—80%,原因在于市场需求不旺。据了解,今年第二季度,当地禽肉、蛋类价格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而此时饲料原料价格则冲上历史高位,养殖户的收益大幅缩水,处于亏损、半亏损状态,养殖户养殖积极性受到打击,禽类、猪的存栏量、补栏率都不同程度地明显下降。在这种艰难的市场环境下,安徽省当地一些中小型饲料加工企业在生产成本与市场需求不旺的双重压力下,要么停产关门,要么被大型饲料企业兼并收购。

考察团还了解到,近年来安徽省规模养殖业增长幅度显著。一方面由于环境要求的提高和养殖成本的增加,上海、浙江和江苏南部等发达地区养殖业向安徽转移,给安徽省的畜牧业注入了较强的增长潜力。另一方面,受疫情和养殖成本高涨的影响,安徽省养殖规模化比例不断提高,新建的大型养猪厂较多,养殖主体也由原来的“无钱的搞养殖”向“有钱的搞养殖”过渡,本地的规模养殖比例已经超过了传统的散养,养殖业的行业重组已经拉开大幕。

据了解,目前安徽当地小麦价格约为1660元/吨,而玉米价格则为1860元/吨,在豆粕(资讯,行情)价格高昂的情况下,当地的饲料生产企业出现了大规模的小麦替代玉米现象,在一些类型的饲料配比中,小麦添加比例超过了30%,甚至更高。

“从饲料加工企业的角度来讲,如果玉米价格继续高于小麦价格,其生产过程中的小麦替代率仍可能维持较高水平,企业对玉米的需求可能会降低,这将对玉米价格会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考察团中的一位分析师这样认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