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务农”,狼来了吗?

来源: 作者: 时间:2008-09-17
高盛养猪引争议

近日,关于高盛养猪的消息在国内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有消息称,美国投资银行高盛斥资2亿至3亿美元,在中国生猪养殖的重点地区湖南、福建一带,一口气收购了10余家专业养猪场。

对此,有观点认为,高盛“养猪”是对我国猪肉产业的威胁。另外,从今年开始,中国关于外资企业进入粮食流通领域的WTO过渡期已结束,跨国公司开始进军中国粮食流通领域,有人惊呼:13亿中国人的“菜蓝子”、“粮袋子”的掌控权有可能落到外国资本手里。国际农业巨头对中国农业的整条产业链开始渗透,涉及中国农业上下游各个领域,应该警惕外资务农。

而对外资务农赞赏者对此却不以为然,认为这是大惊小怪,国人多虑了。有专家认为,这与农业安全问题是两码事。哪怕国外农场到中国来种地,也没有关系。

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傅汝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农业引进外资的主要目的是建设现代农业,搞农业开发,像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就特别需要引进外资。对于“外资务农”不必惊慌,对于可能出现的问题,我们要注意。

我省畜牧业人士认为,高盛“养猪”并不是坏事。多年来我们并没有把猪养好,所以出现了近两年来肉价的大幅波动。借助外资和其管理经验把这个产业做得更好,并不是坏事。

省农业厅副厅长于风华告诉记者,现在农业投资明显变热,国内农业存在技术和资金两方面需求,我们对外资投资农业一直都是鼓励的,尤其是农业先进品种、先进技术的引进。建设现代农业,引进外资是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只是不鼓励外资大规模租用土地进行种养等农业生产。

其实,国人对于外资务农的恐慌源于前几年外资整合大豆产业,带来中国大豆产业的沦陷。“2003大豆风波”外资企业撬开中国大豆之门后,作为大豆主产区的黑龙江省的大豆产业链条被打断,包括种植、加工、贸易等各个环节都受到了巨大冲击,大豆加工企业纷纷倒闭。所以才有人提出,必须阻止粮食领域重演大豆产业的悲剧。

我省农业利用外资比例较低

记者从省畜牧兽医局了解到,高盛参股的美国艾格菲集团近半年来一直在中国收购养猪场,目前正在泰安物色合作对象。2006年起,美国深南控股集团公司在利津建设100万头养猪场,项目总投资6068.7万美元,由美方独资建设,包括生猪养殖场、种猪繁育场和饲料加工厂等子项目,项目建设期8年。第一阶段建设期3年,投资613万美元,先建成一个8万头养猪场。

截至目前,外资在我省养猪的外资企业已达9家。

据省农业厅对外合作处处长曲国庆介绍,我省农业领域现有外资企业299家,总投资9.5亿美元。我省七成以上的外商投资农业项目集中于农产品加工业,单纯种植业、养殖业等投资不到三成,粮食种植目前无利用外资项目。今年上半年,新批农业利用外资项目22个,实际到账外资2.4亿美元。农业利用外资在整个外资利用中比例是很低的。

利用外资地区以东部沿海地区为主,青岛、烟台、威海、潍坊四市农业实际利用外资额占全省农业实际利用外资的53%;外资来源集中在日本、韩国、台湾、东南亚及美国等国家或地区,占70%以上。

我省养殖业利用外资规模较小。上半年,新批养殖业项目7个,总投资3362万美元,合同外资1770万美元,主要是奶牛、肉牛养殖项目。截至2007年底,有外商投资养殖企业44家,总投资1.6亿美元,外方实际出资6697万美元。其中,生猪养殖企业9家,总投资3229万美元,外方实际出资1023万美元。

外资务农路还长

有关专家表示,我们的农业是离不开外资的,扩大农业领域利用外资利大于弊。农业领域利用外资项目一是提供了农业种养殖的新模式,提高了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推动了农业生产和加工从一般的种植、养殖及农产品初加工向精深加工,从低附加值产品向高附加值产品等技术密集型领域发展。二是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项目区农业产业化水平,有效解决了项目区农产品卖难或卖不出好价钱问题,扩大了农产品出口。

其实,农业对外资的吸引力并不大。尽管国家和我省制定了一些鼓励政策,但由于农业项目投资多、周期长、风险大、利润低,难以对外商产生很强的吸引力。目前,在土地使用、税收政策、银行信贷、产品出口、进口农资及相关的良种、种苗等方面,受到的限制还比较多,不利于农业利用外资的有效引导。

调查一下外资项目落地点,不难看出,外资项目大多集中于乡填,处于荒山、荒地、荒滩等地,投资的软、硬环境较差,客观上限制着外资的大量流入。我们在同外商的谈判过程中往往处于不利的地位,尤其是难以与国外大公司、大商社合作合资,即使达成协议,也限制了项目实施水平的提高。

于风华认为,我省农业领域利用外资的主要问题是:规模小,档次低,农业新技术、创汇农业项目,特别是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项目以及农产品精深加工、生物工程等技术密集型等项目少、规模不大。

外资务农,路还很长。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