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调查分析:养猪利润下降的原因何在?

来源: 作者: 时间:2008-11-05
根据商务部的监测数据,全国猪肉批发价格从去年的5月份起一路上涨,在今年2月份的时候,达到近几年的最高点,为每斤13元左右。此后肉价开始持续回落,今年10月以来鲜猪肉价格加速跳水,现在已经降至每斤8元左右,降幅接近40%。这意味着,猪肉价格创出年内新低,养猪散户和公司的利润空间受到很大挤压。

在经济学层面上,价格的涨跌如果是突发短期因素影响,会造成一段时间的价格急剧涨跌现象,之后就会恢复以往的水平;但如果引起价格变化的是长期因素,则价格的涨跌会显现出长期趋势,即使恢复均衡,其价格也会偏离原来的价格一段距离。猪肉价格的考察样本正是前者(即短期因素“蓝耳病”冲击与后续政策倾斜影响供应变化)的范例。去年“蓝耳病”爆发后猪肉价格暴涨,之后国家出台诸多政策,加大对生猪产业的扶持力度,激发了不少农户养猪积极性,更多资本涌入养猪行业,最终效果是现在猪肉供给的大量增加。而需求层面,鉴于猪肉的消费弹性,需求本身的变化相对供给变化而言,其价格影响则小得多。

养猪利润下降的另一个因素是生猪的养殖成本(主要是饲料成本)的高位运转,2008年上半年,饲料原材料价格多次上涨,其中涨幅最大的是豆粕(7月份豆粕价格4.8元/kg,比去年同期增长104%),而其他一些工业类配合饲料包括矿物质及维生素类添加剂等,受通胀等因素影响,大多增长迅猛,饲料原材料的飞速上涨导致饲料价格猛涨。猪肉价格的下跌与饲料价格的猛涨对于养猪散户或者公司的利润空间的侵蚀是明显的,而利润空间的压缩会加剧供方将生猪更多地投放市场。因为从投入产出比看,小猪出生后的7-8个月内成长最快,该阶段消耗的饲料和长肉的性价比最高。如果囤积生猪而不选择出售,饲料的边际产肉量就会逐步递减甚至降为原来的二分之一。也就是说如果养猪散户或者公司选择囤积生猪而不是卖出,则会增加过多的生产成本。最终市场供方的理性行为是将大量生猪在同一时间段冲击猪肉供应市场,进而引起并加剧猪肉价格的下跌。

这样的经营环境实质上在考验养猪散户和公司的风险控制能力。养猪散户因为需要购进小猪(猪苗),其成本会将养猪的利润挤压,而饲料的成本因为无法依靠“规模化”被摊低而显得更加高昂,进而降低养猪散户在价格低谷期的生存能力。据杭州市物价局最新报告显示,随着今年猪肉价格持续7个月的下跌,杭州“养猪散户”已经提前步入亏损期。对比看,养猪公司因为规模化经营,更容易减小平均饲料成本,加上小猪可以内部生产饲养,更是减少了前期的猪苗成本,进而降低养猪的平均总成本,这等价于价格低迷期的“过冬能力”的提高。另外,规模化经营的养猪公司在卫生经营方面也更易投入资金防止各类疫情的发生,进而降低经营风险。所以可以想象,此次猪肉价格冲击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散户与规模经营的比例格局,优化资源配置,而政策环境也在大力促进这一行业格局,如今年8月的《国务院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意见》即称“实行标准化规模饲养是生猪生产的发展方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