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等极端天气易助长“禽流感” 候鸟是主要病媒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9-01-22
     在短短十几天里,北京、山西、山东、湖南等地陆续报告出现人感染禽流感病例。就在不久前,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公布了12种可能因气候变化大面积流行的致命疾病,禽流感赫然在列。禽流感与气候变化之间究竟有怎样的关联?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刘文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候鸟是禽流感病毒的主要病媒,气候变化可能改变它们的迁徙和栖息地,增加它们与家禽、人类的接触机会。低温、大雪等极端天气事件也容易给禽流感病毒的传播提供“温床”。不过影响疾病爆发有多种因素,科学界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研究。

    气候变化扰乱候鸟习性

    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日前发布了一个名为“12种致命疾病”的报告,警告说气候变化可能导致禽流感、霍乱、瘟疫等疾病的传播范围扩大,在许多新的地区爆发。

     该组织发给记者的报告中写道,虽然目前的资料显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主要通过家禽交易在地区间传播,但气候的变化,比如严重的暴风雪和干旱,会破坏野生鸟类的正常活动,使得携带病毒的野生鸟类和家禽更多地接触到水源,扩大病毒的传播范围。

    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刘文军也表示,候鸟是禽流感病毒的主要病媒,而它们的生活习性与气候密切相关。“气候变化会带来生态环境的变化,比如气候变得干旱,森林面积减少等。这些都会改变候鸟的迁徙和栖息地,使得它们与家禽、人类的接触增多。”他说,“由于动物栖息地改变而带来疾病,澳大利亚的蝙蝠狂犬病就是最好的例子。”澳大利亚原本是一个无狂犬病的国家,但1996年首次在果蝠体内发现了病毒的存在。森林的减少使这种病毒从野生动物宿主那里传播到人的身上。

    “气候变化总是让人联想到冰盖融化,海平面上升威胁沿岸城市。但温度的上升和急剧变动如何改变危险病原体的传播,这也同样重要。”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CEO史蒂夫·桑德森表示,“野生动物的健康与它们所处的生态系统紧密相关,并受到周遭环境的影响,即使是气候变化导致的些许紊乱,也会对野生动物所接触和传播的疾病产生影响。”

    冰冻天气有利病毒存活

    有专家认为,冰雪天气恰恰给禽流感的传播提供了“温床”。2008年的禽流感疫情与2007年相比相对严重,这与去年1月席卷全国的低温、大雪、冰冻天气有关。因为禽流感病毒在低温下能够正常存活。而天寒、饥饿容易导致动物抵抗力下降,感染病毒。冰冻还使得大量禽畜冻死病死,冰雪融化后容易造成病原散播。此外,大批越冬候鸟由于饥饿进入村庄觅食,与家禽接触后也容易造成疫情在候鸟和家禽间传播。

    对此,刘文军认为,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禽流感的发生有一定的季节性,多发生在冬春季节。因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对温度比较敏感,一般在10℃以下的低温中存活。温度越低,病毒在体外存活的时间越长,传播的机会也就越大。不过他同时指出,自H5N1禽流感1997年首次在香港爆发以来,短短十几年的时间,科学界对于这一疾病的认识还比较浅薄。影响疾病爆发有多种因素,对于气候变化与禽流感之间的具体关联,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研究。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