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粕合同预售“锁定利润”

来源: 作者: 时间:2009-02-02
春节前国内豆粕现货市场继续维持稳中调整走势,相对而言,市场现货销售价格依然维持较为坚挺的走势,但厂家合同的预售条件却逐渐放宽,市场上“高报低走”现象普遍,厂家出货意图明显。但厂间成交分化严重,局部成交尚寸难掩市场整体颓势。市场成交情况依旧清淡,由于饲料养殖企业节前备货基本完成,终端需求的疲态随即显现,“有价无市”的购销局面非常突出。

节前市场购销陷入僵持

据中国统计,截至1月21日11时,蛋白43%豆粕全国日平均销售价格(单位:吨,下同)为3678元。其中,主要产区油厂平均出厂价格为3604元,主要销区市场平均销售价格为3774元;东三省地区售价为3200—3600元,华北地区3250—3600元,山东、江浙地区3450—3700元;福建地区3900~4120元左右,两广地区3500—3800元。由于贸易商销售心态由“惜售”转为“积极”,使节前市场供应格局发生了一些改变,但节前需方追加订单的意愿比较有限,市场在多空僵持中震荡调整。而业内对节后走势的着空预期日显浓厚:一方面,市场供应量预期增加可能使市场购销格局发生根本转变;另一方面,终端需求疲软将限制流通环节的库存消化速度,从而对上游市场形成反压,因此基本面的支撑可能逐步回撤,将促使厂家继续加大预售力度。

南北市场分化趋势渐显

从节前国内豆粕现货价格走势中可以看出,南北市场分化的趋势逐渐显现。南方地区因前期价格偏高,其价格中的泡沫成分在本轮下跌中被逐渐压缩,市场酌抗跌性较弱;而东北地区价格虽也随市走低,但从价格的调整幅度及范围来看,市场底部的支撑还是比较有力的,节后市场“北稳南弱”的局面仍将持续。春节后东北市场多空因素并存,且市场缺少压倒性的消息指引,焦灼局面料将维持。其中最大的支撑莫过于政策的倾斜,国家大豆临时储备任务将给当地大豆的购销价格提供坚强的支撑,而粮农销售信心增强,将使当地油厂低价收购的难度随之加剧,成本因素将为其挺价出货提供有力的支持。不过,终端养殖市场的低迷及沿海油粕价格走势的牵制将给东北带来压力;南方地区市场供需格局的转变,将促使厂家销售预期及策略进行相应的调整。春节后养殖市场也将进入传统的存栏淡季,此间市场的饲用需求状况不宜乐观。而从目前了解的情况来看,国内大部分油厂2月初即计划恢复生产;如无意外发生,节后市场整体压榨将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限于终端需求状况;市场供应过剩的影响将显现。但需要指出,由于部分厂家已签订了不少2月份甚至3月份的合同,那么为了保证合伺的顺利执行,厂家可能会采取一些措施来保护贸易商,所以后市价格的下跌应该呈现阶段走势,并且在合周成交的密集区i价格可能会得到一定的支撑。

厂家急于转嫁市场风险

不过节前国内的油粕价格计算,无论是现货还是合同,厂家的压榨利润依然十分可观。据中国大豆网估算,节前沿海地区主要油厂库存进口大豆成本基本在3300—3600元/吨之间,如按照当地油粕产品销售均价7000元/吨和3600元/吨计算,那么油厂单吨压榨盈利在400-700元之间。即便是使用价格较高的港口分销大豆,厂家依然有利可图。据悉;节前山东港口进口大豆平均销售价格约3630元/吨,江苏港口约为3710元/吨,以此计算,油厂利润空间仍达数百元:而后期压榨前景同样值得期待,按1月21日CBOT收盘与国际供货商当日升贴水报价,理论推算2月到港成本为:美国3420~3450元/吨,南美3500-3610元/吨。如以此推算,那么2月份豆粕理论成本仅在2800元/吨左右,豆粕理论单吨销售利润集中在500—700元之间。由此可见,节前油厂采取积极销售策略的目的,主要还是为了尽快消耗库存及合同,以锁定自身利润,同时有效地将后市价格波动的风险转嫁到市场中下游环节,使自身立于风险之外。

油粕销售存在巨大差异

近期油粕市场的相关性再次发生变化,因两者销售情况的巨大差异;“粕强油弱”的局面再次形成。2008年底;国内散装一级豆油均价为7454元/吨,散装四级豆油均价为7152元/吨,至2009年1月7日价格上涨至月内高点,散装一级豆油均价为,7785元/吨,四级豆油均价为7401元/吨,涨幅分别为331元/吨和249元/吨。此后油价开始逐渐回落,至1月21日,散装一级豆油均价已经调整至3327元/吨,四级豆油均价为6984元/吨,跌幅分别为458元/吨和417元/吨。而在此期间,国内豆粕现货均价由2008年底的3241元/吨上涨至1月12日的月内高点3900元/吨,涨幅为659元/吨,此后价格逐步回落至3678元/吨,跌幅为222元/吨。由上述数据不难看出,无论从初期市场的上涨势头,还是从后期的抗跌性来说,豆粕市场无疑都占有压倒性优势。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