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仪院士:中国饲料工业在逆境中崛起
领域介绍
饲料工业是随着动物营养和饲料科学的发展,在工业化水平提高并达到一定阶段后逐步发展起来的跨行业、跨部门、跨学科的新兴工业。它包括五大部分:饲料原料生、饲料加工(包括全价配合饲料、浓缩饲料、精料补充料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饲料添加剂生产、饲料机械生产和饲料科研教育、制标和监测检测等服务体系。
人物简介
张子仪,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饲料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动物营养重点实验室学委会主任、动物营养学会名誉会长、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副会长。
核心提示
支撑饲料工业的基础学科是现代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在中国一度被认是“资产阶级学科”,不仅未能发挥其应有的科技支撑作用,还影响我国饲料工业与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导致全国畜产品供应长期处于短缺经济状态。改革开放后,由于政策的调整,科学技术的支撑,中国饲料工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08年其产品总量比改革开放前增长了130倍。
中国饲料工业现代化的发展历程
中国现代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大体上是从20世纪20年代起步的。先是淀粉价理论传入中国,继而又有欧美总可消化养分(TDN)体系问世。建国初期先有以王栋教授提出的饲养标准以及吴仲贤教授提出的役畜“马力单位” 为标志的倡议,都是建国初期我国动物科学界先达们的创新作。惜问世后不久即湮灭于学会交流层次。
“一五”~“五五”期间由于众所周知的种种原因,基本上是无所适从的蹉跎岁月年代。我国畜牧业自古以来都是以粮为纲农业的副业之一。事实上我国自管仲、商鞅以来,大凡统治者重视农业都是为了备战养“兵”。做为畜牧业主体的养猪业也是为了积肥,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增产“粮食”备战。从经营目的、生产方式、生产资料的获取手段等因素分析,都与现代化养殖体系有着不同的内涵。
从建国后的国情国是分析,要想直接套搬别国的科学技术,在刚从封建主义、殖民地半殖民地解放出来的新中国农业生产体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是“脱离生产实际”的。因此,建国后一度曾有过农业院校将动物营养科学列入非生产性的学科而叫停的历史。及至大跃进年代,在“十年超英,15年赶美”的政治口号下,又走向另一个极端,诸如“万头猪场”、“猪公馆”、“千斤卫星猪”、“一窝产56仔”、“三割催肥”、“日产两蛋”等一系列闹剧,大体都属于左倾盲动主义的泡沫成果。
应该承认,在上个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这门年青的学科在“向科学进军”的政治号召下,也有过短暂的咿呀学语的启蒙阶段,惜在“向苏联一边倒”的阴影下,就连已经在美日普及的“TND”体系也未能进入我国养殖业生产实践中。总的回顾现代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在长达20年之久的建国初期基本上是在教科书中昙花一现,未能在生产上起到应有的科技支撑作用。
西方国家饲料工业的发迹与中国的遗憾
20世纪50-60年代在许多西方先进国家的饲料工业与现代化养殖业是相辅相成,互补双赢的社会经济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基于动物营养、饲料科学、医药科学、食品科学、机械加工领域等方面的科技储备与集成,很快便综合应用于饲料工业及现代化养殖业。到60年代末期,许多经济发达国家的畜禽生产效率比20世纪初期几乎翻了将近一翻。而我国此时却处于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的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历史时期,这便使我国本来就落后于先进国家的养殖业生产水平又进一步拉大。
回顾全球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的发展史,从原创的发祥,到在生产上的普及应用大约经过了2个多世纪,与工业革命的发展大体上是同步的。而我国现代动物营养科学起步与欧美相比,则一开始便滞后几十年,建国后又贻误战机约20年。因此当前急需从本国的生产实际出发,苦练内功,力争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总起来说是任重道远的。
改革开放后中国现代饲料工业的振兴
从拨乱反正到20世纪末期是我国现代饲料营养科学与养殖业、饲料工业生产密切结合,同步发展的盛世。70年代末期,北京红星鸡场、北京实验猪场及南苑配合饲料厂的问世,标志着国家领导人对现代化饲料工业与养殖业的重视。虽然在早期还有些“文革后遗症”,在有些人的思想中还未能完全消除对动物营养科学是“万年青”项目的偏见,当时甚至有人错误地认为: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微量元素等是“资产阶级技术路线”的延续。特别是在民族饲料工业振兴初期,在官办饲料工业中还未能摆脱等、靠、要的大锅饭体制,甚至从政府包揽向“拨改贷”的过渡,也有过圣婴面世前的阵痛。在转型阶段,观望者有之,附和者有之,模棱两可者亦有之。
在动物营养科学领域,“万寿路会议” 是一次解放思想的会议,1977年11月原农林部在北京召开了动物营养学界梦寐以求的“高层专业人员科研规划会议”,这是首次为我国动物营养科学正名的翻身会。这次会议以实务的精神肯定了以服务于现代化养殖业与引导千家万户走科学养殖并举的政策为指导方针,并自发性地开展了饲料营养价值评定及制定畜禽饲养标准方面的全国性大协作。
相继在黑龙江省召开的“三江会议” 之后,我国动物营养科学的奠基人许振英教授不失时机地在全国同行的自觉行动下,创建了“畜禽营养研究会 ”,在此同时,受原农林部科教司委托,动员全国知名学者连续5年暑假期间在原东北农学院(现东北农业大学)主持召开了以给全国高级教师补课为宗旨的饲料营养科学研讨班,并创办了《中国动物营养学报》。这不仅为填补当时民族饲料工业科技力量中存在的师资质量的提高与填补科技力量断层问题起到了启动作用,同时也为避免“六五”~“七五”期间科技工作中的低水平重复,加强科技资源整合,起到了良好的开端。应该承认这是内行专家与外行领导相结合,科技为生产服务,社会主义科研大协作的成功典范。
30年磨一剑,人才辈出,不负历史重托
20纪末是我国科研成果信息化管理体系亟须完善的关键时期。1983年,“国务院大型集成线路及电子计算技术振兴办公室”向中国农科院下达了《饲料数据库及优化猪鸡饲料配方软件开发》的任务。1989年,经原农牧渔业部批准,中国饲料数据库情报网中心正式成立,挂靠在中国农科院畜牧研究所。“七五”期间,原经委—商业部又继续下达了国家攻关项目《饲料原料标准及监测技术》、《饲料添加剂》及《中国饲料数据库》等项与饲料科学相关的任务,在全国科研教学单位的社会主义大协作下,统一了从采样、制样、描述到测试方法及信息管理系统,不仅使得原饲料数据库中的科研参数得到了补充,也使库存整体信息质量通过吐故纳新得到了更新换代,实现了饲料营养研究成果信息的现代化管理与科技成果信息资源共享的目标。
“七五”~“十一五”期间,在猪、禽、反刍动物、水生动物等民族饲料工业中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企业家与科技创新人才,这是我国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崛起的曙光。我国动物营养科学的奠基人许振英教授在1993年辞世前给作者的信中曾指出:“动物营养学界这15年没有白过,下一代基本成熟,但要达到国际水平,还要待下一两代。总结历史,唐、宋文风,都在建国百年之后,美、日赶超德、英也是近70~80年的事。”这是已故先驱对下几代人的希望与重托。
饲料工业法制建设逐步成熟、完善
我国饲料工业是在拨乱反正后,百废待兴的社会经济条件下起步的。若从饲料工业法制建设的角度分析,以美国AAFCO 与AFMA 1957年在50个州共同修订的饲料法发布之日(1968年)与我国国务院颁发的饲料与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1999)同比,则大约滞后31年。从整体回顾上个世纪50-60年代在经济发达国家是现代化养殖业与饲料工业相辅相成的萌动期。也是集动物营养、饲料生产、医药卫生、食品加工等学科领域的科技储备为一体,综合应用于现代化养殖业及饲料工业的启动阶段。
小平同志曾经指出:“饲料工业是一个发展潜力很大的行业。”为保证我国饲料工业的健康稳步发展,1989年,在原国家经委饲料工业办公室及原国家标准局的领导下成立了全国“饲料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下称“标委会”),挂靠中国饲料工业协会,这是结束我国饲料工业无标生产的里程碑。
“标委会”组织、领导、制定了我国《饲料工业标准体系表》,全面地规划了中长期内的饲料工业标准化工作。经过20多年在农业部的组织领导与相关行业专业人士的相互切磋酝酿,1999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发布了《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2001年国务院327号令修订),标志着我国饲料工业已纳入法制管理轨道。截至2009年,经过清理后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相关标准共449项,已成为规范我国饲料工业产品生产及各个流通环节的产品质量管理体系的法制准则,这标志着我国饲料工业已进入了数量与质量并举的健康发展的新阶段。
中国饲料工业产品总量跃居全球第二
60年来,经过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与教训,由于政策的调整,国家的投入,科学技术的普及,特别是动物营养及饲料科学在养殖业及饲料工业上的广泛应用,从“六五”以后不仅使得我国民族饲料工业稳定地占领了国内市场,而且也保证了我国畜禽水产养殖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许多产品还销往东南亚、东北亚临国,素享盛誉。2008年,全国肉、蛋、奶总产量分别达到了7275万吨、2630万吨和3833万吨,饲料工业产品总产量达到了1.27亿吨。跃居全球第二位,与此同时全国人均占有肉、蛋、奶量和配合饲料量也比改革开放初期增长了6倍、9倍、16倍和120倍。超额完成了《1984-2000年全国饲料工业发展纲要》的规划。进入21世纪后,在质量方面历年产品合格率也从早期的50%左右上升到90%以上。这是在人均年占有粮食量一直停留在400公斤水平(仅相当于美国2/5)的精饲料资源背景下取得的伟大成果。不仅否定了过去认为的“粮食不过关,畜牧业不能大发展”的定论,同时还减缓了城镇居民对粮食需求的压力。
基于以上基本事实,2002年我国“畜禽水产养殖技术”被中国工程院评为20世纪最伟大的工程科技成就之一 ,与“两弹一星”、“种植业增产技术”相提并论。这是一个举世瞩目的伟绩。应该自豪地承认,饲料营养与饲料科学界的参与功不可没。但是光荣、桂冠、成果只能属于过去,若从科学发展观及生态文明观的角度展望未来,我国仍然面临着一系列问题的挑战,但作者确信,只要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一切困难都会得到克服,前途是光明的。中国饲料工业一定能够继续迄立于世界强林之列。
一周热点
- 2019-08-30中央下发铁令!19年限养令、禁养令撤销!19年玉米生产者补贴确定,即将下发!
- 2018-08-05智慧养猪驱动 ——首届中国智慧养猪产业实践峰会在京召开
- 2018-03-27双胞胎第三代教保料“健康三宝”掀起抢购狂潮:仅发布会当天销售突破5000吨!
- 2017-10-11双胞胎集团9月份销量再创新高,突破86万吨!
- 2018-04-092018饲料工业展览会展商名录
- 2018-10-26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关于发布《仔猪、生长育肥猪配合饲料》《蛋鸡、肉鸡配合饲料》2项团体标准的通知
- 2015-11-02双胞胎集团推出“三胞胎”直销大猪场
- 2018-03-08全国猪场大咖将齐聚三亚与双胞胎集团共谋猪事
- 2017-11-20年销量突破900万吨,双胞胎再现王者风采!
- 2019-03-26来2019河北饲料峰会 见证行业发展风向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