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商囤积猪肉 元旦后肉价可能将飞涨
国家商务部最新统计,全国猪肉出场价格已连续6周上涨,平均涨幅达8%。山东亦不例外,11月中旬以来猪肉出场价格涨幅已达7%。
令人意外的是,养猪户却叫苦连连。“就是个赔钱买卖,再这样下去,我只能减少母猪购买量。”23日,当记者赶到章丘市双山镇西沟头村时,养猪大户潘相星一脸愁容。
2007年的猪肉涨价曾引发通胀,如今,CPI刚刚 “转正”,猪肉价格涨风又起,市场对恶性通胀重临的恐惧油然而生。面对疫情加重、成本频增的双重压力,养猪户只能缩减产量甚至“清圈”,猪肉供给必然持续回落,可能由此引发的通胀阴霾一时难以散去。“大起”、“大落”都赔钱
记者刚要踏进养猪场大门,就被潘相星“拦”了下来。他向记者解释,最近猪蓝耳病疫情特别严重,必须保持场内的绝对卫生,人员进出都要对鞋子消毒。“邻村有个千头猪场,不注意卫生管理,没几天猪就一只没剩,赔得太惨。”
除了疫情严重外,饲料成本剧增也是潘相星的一大困扰。“一天一个价。”潘相星向记者介绍,以全价料为例,4天前还是104元/袋,今天就涨到108元/袋。“饲料原料主要是玉米、豆粕,粮食都在涨价,饲料肯定涨。”“年中的时候,生猪价格5.5元/斤能保本,现在得6.5元/斤才行。”潘相星很无奈,“肉价大落的时候,我们不挣钱;肉价大起时,我们还是赔钱。”
猪肉价格持续上涨,是供给减少的结果。但看得出,像潘相星这样的养猪户,并非有意缩减产量,“大起”的背后恰恰是疫情加重、成本频增,就算是肉价飞涨,养猪户依然无利可图。典型的“蛛网现象”
为什么“大起”、“大落”都会赔钱?这还要从生猪养殖的周期性说起。
在市场出现供不应求时,价格高涨,养猪户会大量跟进。据潘相星介绍,生猪出栏需要6-7个月,产量提升具有时滞性,产量增加在6-7个月后集中显现,市场又会出现供过于求,价格就会暴跌;在下一轮生产时,过低的价格打击了养猪户的积极性,又造成大规模减产,必然造成供求关系再次失衡,从而造成价格暴涨。如此,在价格最高点,生猪出栏量低,养猪户盈利有限;而在出栏量激增时,价格却回到最低点,养猪户无法获利。这就是典型的经济学“蛛网模型”。
这是普遍的市场规律,无人可以控制,但中间环节部门对市场的操控,让处于产业链最底层的养猪户心有不甘。近日,猪肉零售价格飞涨,屠宰场却压低对生猪的收购价格。潘相星告诉记者,前两天生猪收购价是6.3-6.5元/斤,基本可以保本。但今天却降到5.9元/斤,“这还因为我是大户”。而对于屠宰场这种做法,潘相星只能接受。
收购价极低,而零售价猛涨,让人不得不猜测,屠宰场、经营商这样的中间环节可能会有低价囤货,待春节需求旺季高价卖出的投机行为。一旦如此,元旦后的猪肉价格将继续飞涨。急需优惠政策
潘相星告诉记者,“我们无力控制市场,但希望国家给予补贴。”国家应该继续完善补贴制度,只有保障养猪户的利益,才能保证猪肉的供给安全,才不会由此引发恶性通胀。
首先是生猪保险制度。目前,我国的生猪保险主要是能繁母猪保险和规模化养殖保险。但据潘相星介绍,目前这两种制度都不甚完善,“赔付金至今还未到位。” 有专家建议,我国的生猪保险制度应该尽快走出一条国家统一管理、财政补贴及时、商业化运作的保险模式。此外,还可以借鉴粮食储备制度的成功经验,完善储备肉制度。
已有12年养猪经验的潘相星说,自2006年开始就频繁发生肉价 “大起大落”的情况,生意大不如前,但他“会坚持下去”,“希望国家出台更多优惠政策。”
一周热点
- 2019-08-30中央下发铁令!19年限养令、禁养令撤销!19年玉米生产者补贴确定,即将下发!
- 2018-08-05智慧养猪驱动 ——首届中国智慧养猪产业实践峰会在京召开
- 2018-03-27双胞胎第三代教保料“健康三宝”掀起抢购狂潮:仅发布会当天销售突破5000吨!
- 2017-10-11双胞胎集团9月份销量再创新高,突破86万吨!
- 2018-04-092018饲料工业展览会展商名录
- 2018-10-26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关于发布《仔猪、生长育肥猪配合饲料》《蛋鸡、肉鸡配合饲料》2项团体标准的通知
- 2015-11-02双胞胎集团推出“三胞胎”直销大猪场
- 2018-03-08全国猪场大咖将齐聚三亚与双胞胎集团共谋猪事
- 2017-11-20年销量突破900万吨,双胞胎再现王者风采!
- 2019-03-26来2019河北饲料峰会 见证行业发展风向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