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饲料业:总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来源:    作者:    时间: 2010-01-04
     刚刚过去的2009年,年产值达4500亿元的中国饲料行业依旧不平静。三聚氰胺、瘦肉精的阴影挥之不去,国家因之出台了一系列管理新政;但这个行业不乏活力和希望,其明显例证是,大企业上市或谋求上市的消息不时报出。

    有人堕落,有人雄起,这再正常不过。

    仔细考察饲料业的生产、营销、管理各环节,我们会发现,2009年有五大关键词基本贯穿2009年饲料业最震撼人心的大事件。它们是:瘦肉精、三聚氰胺、规范、上市与并购、投诉。

    瘦肉精:不仅仅散户在用

    2009年2月中旬,广州70人因食用含有瘦肉精的猪肉中毒,全城风声鹤唳。媒体都在追问,到底谁负主要责任?相关政府部门一致表示,企业才是第一责任人。

    3月12日,南方农村报记者获报料,番禺的尖峰山猪场被查出使用瘦肉精,该猪场年出栏上万头,为广东省绿色食品基地。记者赴当地采访,无论是政府还是该猪场负责人甄某均断然否认。不过,10月底,当地有关部门的通报姗姗来迟:甄某因违法使用瘦肉精被批捕,他共销售“问题”生猪3000头,获款330万元。

    4月20日,南方农村报记者暗访华南农业大学校办企业惠华公司,从该公司内购得10公斤莱克多巴胺制剂。记者向广东省农业厅举报,随后检测部门证实该制剂确含有莱克多巴胺。惠华公司表示,违法销售莱克多巴胺是业务员李某个人行为。李某被移交公安机关。

    12月初,商务部、海关总署发布了2009年第110号公告,自2009年12月9日起,禁止进出口莱克多巴胺和盐酸莱克多巴胺。

    点评:农业部门曾反复在新闻发布会上强调,使用瘦肉精是个别地区少数散户所为,并非潜规则。为何要反复强调?很明显,若是潜规则,政府难辞其咎。但番禺尖峰山猪场的案例已经证明,绝不仅仅是散户在用。

    作为一种曾经合法的促生长剂,有人用,有人卖,有人生产,瘦肉精(主要是莱克多巴胺)的产销可能早已有完整的地下产业链。遗憾的是,无论多么生猛的案例曝光,都会被以“个别、个人、个案”的解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我们习惯于有关部门的无力,也了解这个社会的悲哀。接下来的事情,除了期待相关部门加大普查力度,可能只能等待行业普遍道德水平的改善了。

    三聚氰胺:潜规则的别称

    2009年6月8日,农业部发布1218号公告,规定了饲料中三聚氰胺的限量标准为2.5mg/kg。公告称,三聚氰胺可能通过环境、饲料包装材料等途径进入到饲料中,但含量极低。大量动物验证试验及风险评估表明,饲料中三聚氰胺含量低于2.5mg/kg时,不会通过动物产品残留对食用者健康产生危害。

    11月初,农业部发布第1282号公告,宣布禁止缩二脲作为饲料添加剂的生产和使用。据了解,这与生产饲料级缩二脲必然产生三聚氰胺有关。在此之前,缩二脲被广泛使用于反刍动物的饲料中,并有配套的国家标准。

    点评:饲料业已进入后三聚氰胺时代。三聚氰胺甚至已成为潜规则的一种别称。

    有些人曾辩称饲料中的三聚氰胺根本没有标准,现在有了;尽管世人对此标准仍有异议,但存在就是一种进步。而从饲料级缩二脲曾存在国家标准可推断,三聚氰胺曾经是被合法添加进反刍动物饲料的,许多业内人士都清楚。它被悄无声息地禁止,体现了某种政治智慧。

    2009年末,还有一个让人百感丛生的消息诞生:最早预言牛奶和饲料中存在三聚氰胺的专家麦康森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据说理由就是他很有良知。而2008年,多少业内人士骂他胡说八道……这可以说明,真话,终究是会展示其力量的。

    规范:是谁扰乱了江湖

    2009年6月18日,农业部发布1224号公告,出台了《饲料添加剂安全使用规范》。《规范》规定了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和常量元素的部分品种在配合饲料或全混合日粮中的最高限量。该限量为强制性指标。

    点评:今年可能是饲料政策的大变之年。除了《规范》,饲料标签新国标也在征求意见。江湖之乱惹人嫌,政府开始发力了。

    中国饲料工业协会会长白美清说,饲料业成也添加剂,败也添加剂。其言不虚!包括铜、锌、维生素等在内的许多含量都有了新规定,与行业之前的用法有较大区别,饲料业要忙一阵了。这部《规范》可能将是今后数年内饲料业最重要的指导性法规,成为饲料厂配方师案头必读书目。但一部《规范》能否规范整个江湖?行业能否遵照执行?法律规定不能添加瘦肉精,但不法分子不照样用么?相关部门强有力的监督、引导,才能使《规范》令行禁止,真正发挥作用。

    有个畜牧人论坛网友很有意思,他称,“不知道一部〈规范〉是否可以规范整个江湖,但可以肯定的是,一部‘宝典’可以扰乱整个江湖!”他说的是南方农村报《养殖宝典》,我们姑且将之看作夸奖。

    上市:大企业强者恒强

    2009年11月27日,海大集团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板上市。其开盘价达36元,超越之前所有的饲料上市公司,令业界为之一震。

    12月25日,大北农集团通过上市审核。如果不出意外,大北农集团将于2010年初成为饲料业第14家上市企业。

    点评:饲料企业上市或谋求上市的消息不断爆出,震得人一愣一愣的。成功上市,显然证明企业通过了一系列考察评估,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但不上市,也并不意味着企业不够牛,产品不够好,因为那仅仅是老板的个人选择问题。

    今年乃至明年或是上市的最佳时期,因为随着国家及地方政府近10万亿资金的投入,市场上实在是有太多的钱了,其中有很大一部分资金流向了股市。饲料企业选择近期进入股市融资,相当英明——此刻钱多人傻速来!

    有一点值得注意,海大集团的核心竞争力在水产预混料,大北农集团的核心竞争力在猪预混料。今年,南方农村报曾经报道业内关于预混料与全价料前景孰优孰劣的争论。就目前来看,预混料的高科技背景似乎更容易在股市里得到炒作和认可。2009年,我国预混料产量同比增幅为9%,远高于全价料1%的增幅,似乎也说明,预混料行业在中国可能还远远谈不到是一个夕阳行业。

    并构:是谣传还是真事?

    2009年底,江湖上流传着一则传闻——中粮集团要收购广东恒兴集团和湖南正虹集团。传闻有鼻子有眼,收购恒兴约1亿多元(据称恒兴尚欠中粮集团部分原料款),收购正虹集团6亿多元。记者向恒兴集团求证,得到否认的答案。不过,有中粮内部人士称,收购已是板上钉钉的了,目前所谈的只是最后细节。

    点评:恒兴集团和正虹集团在饲料界都赫赫有名,后者更是一家上市公司,这么轻易投向中粮的怀抱?好奇怪。不过,话说回来,如果中粮想要收购谁,似乎都不是问题。作为中国最大的粮油食品企业,它太富了!中粮有原料优势,收购饲料厂乃近水楼台先得月。近来,它频频发威,收购了一系列大企业。12月23日,它刚刚宣布以1.94亿元的价格收购了万威客食品有限公司100%股权,万威客乃广东第一大食品加工企业,在广州占有超过40%的市场份额。据了解,中粮集团的目的在于打造国产粮油食品航母,对抗国际上的ABCD四大巨头。如果中粮真收购广东恒兴集团和湖南正虹集团,那他的原料、饲料、养猪、水产、加工等产业链就更齐全了。

    传闻归传闻,在双方发表声明之前,各位看官切不可当真。

    投诉:凭赊销制衡企业

    2009年6月,经法院调解,斗门46名海鲈养殖户起诉浙江唯佳饲料公司及经销商的案件达成初步调和方案,厂家让利25元/包。这起纠纷涉及货款上千万元,是珠海历史上最大的农资纠纷案,也是广东乃至国内较大的饲料投诉案。它从2007年初闹起,至今已有3年,仍未落下完美的序幕(10多名养殖户仍拒绝签协议)。

    点评:每个行业都一样,有用户就有投诉,为何饲料纠纷尤其恐怖?原因在于饲料的赊销。养殖户手中掌握了叫板的资本,一旦纠纷闹起,厂家或有一大笔货款成为烂帐。这实在是饲料企业的悲哀。不过,从某种角度看,在消费者往往沦为弱势群体的今天,赊销的存在未必不是一种无奈的制衡机制。

    其实饲料厂一般都有成熟的应对投诉的机制。斗门海鲈饲料纠纷案之所以典型,是因为它量大、时间久,陷入常见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模式,至今未能平息风波。事件的真相如何,当事人一清二楚,可利益的纠结,让他们都很难轻易让步和放弃。拖得越久,化解的可能性越小。

    这件事情,在饲料纠纷史上,恐怕会留下饶有意味的一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