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好:百川成海

来源: 作者: 时间:2010-04-02
在华西希望集团今年的总经理工作会议上,希望集团陈育新总经理在讲话时,几次提到刘永好总裁“海纳百川”的学习精神和包容态度,又让我想起了14年前编发的那篇文章——《奔向大海》。找出再读时,依然是那么令人亲切、令人振奋。而当年亦梦亦幻的追求,现在都已经变成了现实,甚至超越了现实,令人难以置信。我们不能不说,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这是一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

(一)

1996年初,我还在新希望集团工作,当时刚刚出任《希望集团报》执行主编才几个月时间。记得是当年2月底的一天早上,刚上班,前一天才从北京参加完中国民生银行开业仪式并出任副董事长的刘永好总裁,就亲手交给我一篇稿子——《奔向大海》。文章只有一千多字,初看题目,颇感意外,似乎有点“虚”,像一篇热血青年所写的抒情散文,觉得不太符合企业领导人的身份,便好奇地看完了。说实在的,看完之后,我颇感意外,我被他澎湃的激情所感染,被他博大的胸襟所震撼,被他深远的目光所折服。看完之后,我觉得,它更像是一篇宣言,一幅蓝图。

好在文章不长,我原文引用于此,再次与大家共赏——

“辉煌的人生是一个不断刷新自己的过程,即便不是为追求辉煌,人生也应该是在不断扩大自己的视野和发挥自己最大潜力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价值”。我这样想着,也一直努力这样做着。十年前,在“希望”经过十余年创业并获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功之时,我开始构想一个“新希望”的梦想。当时希望已成为现实,而且大大超出了我们早先的期望,我要提出“新希望”,追求新的梦想。这个梦想,就是要走出四川的崇山峻岭,进入江汉平原,继而奔向大海的梦想;这个梦想,是将各种有效社会资源重组整合,拓展“希望”原有的饲料行业,建设产业化大农业的梦想;这个梦想,是走一条混合型经济的道路,结合不同的产权制度从而最大限度地解放生产力,实现振兴民族农业的梦想;这个梦想,是需要一批又一批能人志士共同构造一个伟大事业平台的梦想。

二十多年来,新“希望”已经做了很多,并且做得还不错。不少人认为“希望”已经是个传奇,新希望又是另一个传奇。然而“成功”也好,“传奇”也好,这些在我看来,也只是万里长征迈出的第一步。历史属于过去,未来属于我们。在未来的事业中,还没有多少人拥有我们这样的优势。全面进入产业化农业,这就是机遇,稍纵即逝的机遇。中央提出的发展农业产业,解决“三农”问题的构想,正合我们大举进军农业的心愿。我们又一次抓住了历史的机遇,这是“新希望”之希望所在。新希望自己刻苦努力,还要和同行联合起来共同努力。

联合求发展,要有共赢的心态记我们的合作伙伴共同发展,让我们的合作伙伴尝到甜头。企业文化、利益格局、个性特点和思维方式上的差异有可能让人费心,然而,我们的共同目标是远大的。在大目标和大利益的驱使下,上述差异必然会在磨合中得到消除。这些年的经验告诉我,做小事赚小钱是最容易产生矛盾,而有决心有能力做大事的人,往往是最好的合作对象。

我们要奔向大海,共创辉煌,离不开更多有志之士充满激情的参与。大事业是大家干的。不论“希望”也好,“新希望”也好,还是我们未来新的事业板块也好,都需要一大批学有专长、朝气蓬勃、锐意开拓、踏实肯干的人才精英。我们要推出新利益结构,籍以构筑让仁人志士施展抱负与才华的“人才高速公路”,在这里,不同层次的人才将各行其道,最杰出的将畅行如风,一日千里。我们要奔向大海,首先目标要明确,沟、塘、堰、壑不是大海,河、湖、港、湾也不是大海,不能浅尝辄止,不能知足常乐,要坚韧不拔,九死未悔,不达目的绝不罢休;其次是要有博大的胸怀,要知道奔向大海意味着自己要融入大海,而要融入大海,就要有大海般的胸怀;第三要调整心态,今后,我们必然会面临更多的挑战,但目标已经确定,任何迟疑和犹豫都是错误的。用古希腊的一句格言来形容今天的“新希望”,那就是:“愿意的,命运领着走;不愿意的,命运拖着走”。

大海在呼唤,让我们以最好的心态,以昂扬的斗志,以清醒的头脑,全力以赴奔向大海,奔向新希望——在太阳已经升起候。

我当即配发了一张刘永好总裁以希望集团新津基地“中国饲料工业百强第一”为背景的图片,与该文一起,在当月提前出版的《希望集团报》头版二条位置发表。文章发出之后,在企业内外引起很大反响。

正是从这一年春天开始,新希望集团开始“奔向大海”,大步走出四川,走向全国,并迈出了多元化的步伐。

我们发现,植物在刚刚长出地面的时候,其实差不太多,有时候,草比树长得还要茂盛。但是,长到一定时候,草就是草,它匍匐在地上,只能看到眼前的、当下的、既得的利益,它永远长不大,也长不高。树就是树,它有它的基因,它要长高,要长大。再长到一定的时候,连树也不同了,灌木开始向旁边疯长,而乔木却一直向上、向上。

纵观四川民营企业的发展史,我们不能不说,在这个草木野蛮生长的季节里,大多数企业成了草,其中少数成了树。在这批树中,只有极少数最终长成了参天大树,而新希望集团则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

(二)

14年过去了,我虽然由于个人原因离开了新希望集团,但却依然在希望集团内部工作,并且依旧在从事宣传工作。也是由于工作原因,我也时刻在关注着新希望集团的发展。前不久,有还在新希望集团工作的老同事告诉我,一个曾经在竞争对手那里工作了十五年,并且已经位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Y先生,在辞职几个月后,也加盟新希望集团了。这让我不由得联想起另外两个小故事,人们也许可以“窥一斑而知全豹”,从中感知一点儿刘永好总裁“海纳百川”的胸怀。

包容相同的人或相似的人比较容易,但要包容“异己者”或“反己者”,并且委以重任,这确实是对一个人胸怀大小的真正考验。下面两个小故事说的正是这样的事情。

其一

当年,刘永好总裁手下一个部门的负责人F先生,由于主管投资业务,经常在全国各地飞来飞去,认识了不少人。他看到别人大把赚钱,心里慢慢就有了想法,先是小打小闹地从合作方那里弄点儿回扣,其中有一次在被发现后,差点儿被送进看守所,后来他表示要痛改前非,刘永好总裁念其还有一定的工作能力,并已经表示认错,就宽容了他。但是,过了几年之后,他自以为羽翼已经丰满,遂私下联络了方方面面20多个管理人员,一起投奔另一家民营企业,并出任总裁。没想到,几个月过后,这个依靠私欲、野心和幻觉组织起来的团伙便“树倒猢狲散”。之后,F先生便每隔不久就换一个单位,几年下来,四处碰壁。几经转辗,最后觉得还是在希望集团的日子好。于是,他又鼓起勇气找刘永好总裁,企求重回新希望集团工作。对这样一个人,刘永好总裁还会要么?所有人都以为再也不会要了,但出人意料,刘永好总裁又让他回来了。据说,F先生至今还在新希望集团工作。

其二

有一位T先生,曾经是主要竞争对手的宣传主管,他策划了大量攻击刘永好总裁的活动,其中有无中生有的,有捕风捉影的,有胡编乱造的,并且无所不用其极。后来,一度大红大紫的他也感受到了人间的冷暖,由于“做恶太多”,他被“流放”到了一个偏远的小地方,郁郁寡欢。后来经人介绍,他见到了刘永好总裁。他原以为刘永好总裁还会记得他当年的所作所为,没有想到,当年的事儿刘永发总裁一笑了之,并给予了他一个他想都不敢想的岗位。毕竟他还有点儿本事,据说至今还在新希望集团工作,并且发挥得还不错。

(三)

大家知道,新希望集团的房地产搞得非常好,尤其是写字楼,在成都可以说是领风气之先。但是,每次方案出来,他并不是签个字交给手下去办就算完事,而是虚心听取用户、专家和同行的意见。他知道三哥陈育新做事细腻,见解独到,每次方案出来,他都会请教三哥,还将三哥的意见记在笔记本上,并且在实施过程中加以改进。

当年我在刘永好总裁身边工作的时候,就知道他喜欢“处处留心”,不论是谁的,哪怕是竞争对手的,只好是好的,都照学误。新希望集团很多做法都是从竞争对手那里“借”来的,其结果往往做得比竞争对手更好。

从中央领导的接见到与外国元首的会面,从“两会”的新闻中心到世界首富的家宴,从用户的意见到专家的建议,从员工的闲谈到干部的争论,从开会时的倾听到出差途中的观察,他时时处处都会用海一样的心胸吸收各种营养,不断丰富自己,成就企业。读过《王永庆传》、《李嘉诚传》、《高清愿传》等杰出企业家的传记的朋友一定会发现,刘永好总裁在这一点上,与他们是完全一致的。

人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要知道,在“百川”中,在大江有小溪,有清流有浊水,其中可能还混有废水、废渣,甚至其他乱七八糟的东西,没有大海一样的胸怀,确实接纳不了,也消化不了。也正因为如此,大海才称得上大,才称得上“有容”。《道德经》有言:“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听了刘永好总裁的故事,我们对此似乎有了更真切的理解。

(四)

曾经有人问:四川一不靠海,二不靠边,刘氏四兄弟也没有什么政治背景和经济基础,创业初期从事的还是让很多人不屑一顾的养殖业,希望集团凭什么做得这样强大?

答案有很多,譬如:改革开放所提供的机遇,刘氏四兄弟都有较高的文化水平,还有科学技术的威力,等等。这些答案分别从不同侧面回答了这一问题,但人们总感到意犹未尽。希望集团总经理陈育新一针见血地指出:如果要说有的话,那便是希望文化“海纳百川”的包容性。

包容显示自信与坚定。岷江水来自雪山,却一路奔向大海,其性格之中,既有雪山一样厚重的品格,又有东海一样广阔的性格。不论是高山还是平川,岷江都心无旁骛,永不回头,它心中只有蓝色的海洋。希望在创业之初,就为自己定下了做“一流产品,一流企业”的目标,并且从未改变。

包容体现灵活与开放。岷江水虽然一路高歌,奔向东海,但却在百转千回之中,吸纳了无数的溪流与小河,虽然目标坚定不移,但路径的选择却顺势而为,或高或低,或急或缓,均能不拘一格。希望集团在与个体企业、乡镇企业、外资企业和国有企业竞争中,向他们学到了不同的东西,并创造性地将其融会贯通于自己的企业经营管理之中,最后才形成了独具希望特色的管理模式。

包容创造稳定与和谐。对不同者、反对者的态度,对自己不知道、不赞成事物的态度,真正显示一个人或一个组织包容性的大小。美妙的音乐由不同的音符组成,美味的食物由不同的味道组成,美丽的彩虹由不同的颜色组成。大千世界,人们互为“环境”,相互矛盾又相互依存。要想生活在和谐的环境之中,只有抱着“和而不同”的信念,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学会包容他人缺点,我们才能在互相取长补短中进步。一个保持多样性的世界,才是一个稳定和谐的世界。在平均寿命只有五年左右的民营企业群体中,希望集团却在快速成长了将近30年,并且发展势头依然强劲,其企业文化的包容性正是其贯穿始终的红线。

包容产生互利与共赢。人作为一个社会性动物,要想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与发展下去,一刻也离不开他人的帮助。我们环顾身边所享用的一切,绝大部分都是他人为我们提供的。有创造我们为了自己更好的生活,就必须为他人创造更多的价值。你为他人创造的价值越大,他人对你的需求也就越多,你自身的价值也就越高。一个纯粹的利己者,在这个互利共赢的世界上将没有生存空间。

包容促进创造与发展。一个包容的社会,才是一个富于创造力的社会。来自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要在一个组织中共存,其冲突在所难免。然而,正是由于这种冲突,新的思路才有了诞生和成长的条件,创造与发展便会成为风气。美国的强大、深圳的发展,都为多元包容文化提供了成功的范例。我们说,一个全国性的企业必须有全国性的人才,一个发展的企业也必须是一个包容的企业。没有这样的胸襟,企业就很难做强大。包容既是一种涵养,一种大美,也是一种创造。一个包容的社会,才是一个富有创造力的社会。在一个强大的集团背后,必须有优秀的人才,只有给这些优秀的人才一个包容的发挥空间,他们才能创造出真正的价值,也才能让企业持续增值。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