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评论人李云峥:靠国家收储稳不住肉价

来源:    作者:    时间: 2010-04-26
     在生猪价格连续下跌三个半月之后,商务部两次出手利用收储政策提拉生猪价格:4月13日,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公开竞价收储第一批中央储备冻猪肉,猪肉价格三个半月内首次出现回升。4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商务部会同财政部、发展改革委、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公开竞价收储今年第二批中央储备冻猪肉,以充分发挥中央储备的调节作用,继续稳定国内生猪市场价格,切实保护生猪养殖户的生产积极性。

    近年来,中国的猪肉价格总是呈现出不是暴涨就是暴跌的极端现象,过大的价格波动呈现出“股市规律”,对于这种现象,收储这种中国农产品(15.86,0.00,0.00%)领域独特的“中国特色方法”虽然具有一定的内在稳定器功效,但是从长期来看并不能改变价格规律的暴涨暴跌内在特性。

    涨多了就跌,是猪肉供求关系决定的,而且中国的生猪市场具有利跌不利涨的“生产线基础”。生猪市场的“生产线”重要指标之一是母猪数量,2000年以后中国的猪肉价格早已经历了几个涨跌循环,但是母猪存栏量却保持着惊人的持续增长:仅在2000年至2008年间,中国的母猪存栏数就从2000年的26500万头暴增到2008年的49907万头,其中只有几年是较上一年处于徘徊停滞状态,绝大多数时间均属于激增状态。且猪肉进口也不可能对国内市场价格产生任何影响,因为从其它国家母猪存栏量均不足中国的零头就可知晓中国猪肉生产在世界猪肉产量中的绝对比重。

    跌多了就涨,是由价格内在规律决定的,猪肉市场自然也不例外。从中国生猪价格近年的波动规律来看,每3年左右的时间窗口就会出现一次涨跌的趋势轮替,其中的一些现象也犹如股市一样,猪肉价格跌跌不休之后必然会出现生猪生产的连连亏本,进而导致生产者退出市场,当退出者“割肉离场”达到一定规模时,因为生猪数量的减少,“价量关系”开始发生作用,上涨开始出现,当然此后因为猪肉价格上涨导致的生猪生产者再次增多,“价量关系”达到一定阶段后会反向运作,将诸多后续生产者“套牢”。因为猪不是股票不能摆放,养着也需要成本,“割肉”赔本销售成为唯一选择。

    至于国家收储的作用,虽然能够在特定时期调节生猪价格,但是这种“政策市”效应的最终后果往往是延长了市场价格循环的周期时间,即试图减震暴涨暴跌的价格只能是短期奏效,长期并不能改变价格趋势的发生。理由很简单,国家收储的储备肉也是有保质期的,国家收储猪肉用途最终还是要在一定时间内流通到市场上的,而集中的储备肉释放本身也是一个打压价格的过程。

    由此可见,规模化养殖再配以期货合约对冲风险是一个不错的理论选择,但是中国生猪养殖的农民散养为主格局决定了这对于防止“肉贱伤农”现象是没有多少实际价值的。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