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企业死撑规模是行情持续低迷的罪魁祸首?

来源: 作者: 时间:2010-06-13
三黄鸡行情近两年持续低迷,持续时间之长是历史之最,亏损幅度也远远大于2004年禽流感时期。然而,这两年并没有发生诸如禽流感、非典等对行业影响深远的重大疫情。是什么原因导致眼下尴尬的局面?

行业人士认为,2005、2007年的好行情刺激了整个行业的神经,养户和养殖公司盲目扩栏,使得产能翻了几番,造成供求关系失衡;与此同时,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三黄鸡消费量骤减,进一步加剧供求矛盾,最终导致行情持续低迷。

三黄鸡行业全线亏损

“三黄鸡低迷的行情从2008年底开始,几乎一直走下坡路,到现在已有近两年时间。”广东温氏食品集团总裁温志芬透露,目前三黄鸡行业不是哪个企业亏损的问题,而是整个行业都在亏损,包括种禽企业和养殖户。

广东省家禽业协会会长肖智远表示,两年来,三黄鸡不管是快大的、中速的,还是慢速的,都在亏损,只是亏损的时间段和幅度不同而已。

广西玉林地区主要生产慢速三黄鸡——广西黄,据当地畜牧行业协会调查,当前,养一只三黄鸡要亏3~5元,“公司+农户”模式的养殖户不需要亏损,但公司亏得更多。

温氏集团市场部副总经理冼卓礼提供的数据显示,三黄土鸡已经超过11个月在成本线以下运行,企业亏损严重。即使2010年春节当月,三黄土鸡养殖都是亏本的,“这在过去20多年里从来没有出现过。”

江门地区以三黄土鸡养殖为主,2009年下半年江门养殖量增长明显,肉鸡总存栏约1 200万只,比2009年上半年以前800万只的存栏量增长50%;另外,广西玉林区域三黄鸡的存栏量也在高位。产能的迅速增长,促使2009年7月三黄土鸡的价格跌至5.5元/斤。冼卓礼表示,整个2009年度以及2010年至目前,无论是规模公司还是散养户,日子都不好过,养鸡业处于经营困境之中。

惠州市新福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汤军表示,麻黄鸡苗价格行情低迷已经超过两年,现在麻黄鸡价格有时还不如快大鸡,“主要是鸡太多了。”

近期,只有快速三黄鸡行情稍好,鸡苗不亏钱,肉鸡还微利。不过,冼卓礼认为,目前快大鸡行情相对较好,主要是因为一开始快大鸡价格跌得最深、最惨,目前有所抬头,但仍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另外,快大鸡市场价格波动比较大,好坏都很难判断。目前不管什么品种的三黄鸡,产能均已过剩,只是广西黄和麻黄表现更为突出。

产能无序扩张是首因

温志芬分析,造成当前三黄鸡行情低迷的主要原因有:

第一,2009年是养禽业经营环境比较艰难的一年,受全球经济危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沿海地区受冲击尤为明显,该地区也是养鸡发达地区,在市场出现明显萎缩的大环境下,养鸡企业普遍感觉比较艰难。

第二,受2005、2007年行业高潮带动,很多小型个体户发展成规模养殖企业,甚至是一体化公司,把赚到的钱都投入到再生产中,在2008年及2009年释放出来,导致产品供应量非常充足。在供应增加、需求萎缩的双重打击下,养鸡业进入了低潮期。其中,产能无序扩张是罪魁祸首。

产能过剩在麻黄鸡身上体现得更为明显,很多公司几年前还生产各种三黄鸡苗,现在主要生产麻黄鸡苗,“专业生产本身是好事,但在有限的市场内,各个公司不断扩大产能,将带来毁灭性后果。”汤军说。

消费量骤降也是重要原因。温氏集团曾统计,作为该公司肉鸡主要消费市场的东莞和深圳,去年全年最严重的时候,消费量下跌了30%,全年平均下降了20%。

除此,导致养鸡行情低迷还有其他因素,如养鸡成本大大增加了。广东省肇庆市灵莲畜牧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斌回忆,目前广西黄价格为6元/斤,放到两年前,还是微利,至少不会亏。这两年饲料原材料价格普遍上涨,另外,工人工资也涨了不少,两年前饲养员工资800元/月,现在要1 200元/月,还招不到人。“单这两项就增加了不少饲养成本,直接导致广西黄从微利转为亏损。”

赌博心态影响市场调节

本来行情波动乃市场属性,供过于求价则降,供不应求价则升。然而,让人摸不透的是,行情低迷了近两年时间,价格仍然在走下坡路,似乎仍看不到抬头的希望。市场规律下,没有永远跌价的商品,三黄鸡价格迟早有一天会上涨,问题就出在这:业界人士都在赌价格上涨的黄金时刻。

业内人士透露,几乎所有人包括公司、养殖户都在赌“想象中的那波好行情”,于是该扩栏的扩栏,该补栏的亏了也补,但谁也不知道好行情什么时候会到来。该人士表示,养鸡业多年来形成了“三年一个小阳春”的规律,这个规律令一些人在2005、2007年赚了大钱。因此,部分人认为,2008年下半年价格开始下跌,2009年上半年价格肯定会好,然而,实际上并非如此;那就赌2009年下半年,结果仍未赌中;2009年鸡行情几乎一年都比较差,那就赌今年上半年一定会有超好行情,结果还是错了。如此赌博心态影响了市场的自我调节。

无论是公司还是个人,都是理性的经济人,会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市场策略。但在已经高度产业化的养鸡业,如果公司普遍抱着赌博心态,则会出现行业非理性竞争的局面。眼下,不少散养户不堪重负已经弃养,但令行业人士最担心的是,“公司+农户”模式的企业仍在“死撑”规模。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企业老总透露,部分“公司+农户”企业为了拿到政府和银行的政策支持,不得不保持一定养殖规模。这直接导致企业规模不断壮大,但越大亏得越严重,最终积重难返。

行业呼吁共同控制规模

汤军认为,同行不能再有侥幸心理,要充分认识产能过剩的严重性,大家一起行动起来,控制适度规模,使价格回归到正常位置,行业才能保持合理利润。

“公众媒体也向行业呼吁一下,大家适度控制养鸡规模。”温志芬表示。同时,广东省家禽业协会和其他组织也不约而同向记者表达了同样的想法。

记者了解到,面对产能过剩,企业并非无所作为。有些企业在2009年上半年曾经减产,但又担心此举会丢掉市场份额,让其他企业占了便宜,无奈只能苦苦支撑;又或有企业曾经倡议同行一起控制规模,但最终也是不欢而散。

温氏集团透露,2010年春节后一个月的肉鸡上市量比计划减少了15%以上,下半年的上市量也将有较大幅度减少。目前整个养鸡业产能非常大,但市场需求未见好转。适当减少产量、控制规模,是整个行业走出亏损困境必须达成的共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