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瓶颈困扰养猪业

来源:    作者:    时间: 2010-08-04
    针对当前生猪养殖效益锐减、农民养殖积极性受挫等严峻形势,贵州省农委及时开展全省生猪生产形势调研。调研发现,目前制约贵州生猪生产主要有四大制约因素,需要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一是规模化养殖瓶颈。贵州省生猪生产规模化程度一直较低,分散养殖依然占较大比重,近年来,全省加快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有所提高,但与养猪发达省份相比,仍有较大差距。2009年,全省年出栏1000头以上的规模场(户)仅165家,仅占总养殖场(户)0.003%,其出栏量占总出栏量的2.1%,而年出栏50头以下的养殖场(户)占总养殖场(户)的99%,其出栏量占总出栏量的84.64%,年出栏5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量仅占总出栏量的15.36%,规模养殖水平不高,散养户饲养技术落后,资金薄弱,信息闭塞,对市场行情把握不准,抗御生产周期性波动的能力十分脆弱。

    二是生猪养殖企业面临的融资瓶颈。生猪养殖企业在市场价高利好和价低维持生产时都面临增加投入的问题,急需金融贷款的支持。但金融机构对生猪养殖业放贷积极性一直不高,如安顺市目前已制定了投入400万元对规模种畜禽养殖场(户)贷款贴息资金补助的方案,但在大西桥镇调研时,部分养殖户均反映即便在政府贴息的情况下,贷款依然不易。金融机构对生猪养殖业放贷积极性不高的原因,一是生猪养殖业行业准入制度不健全,导致了金融机构对生猪养殖业的信贷较为谨慎。二是大部分养殖户不具备抵押贷款所要求的资产,养殖企业的土地与房屋所具备的价值不为金融机构所看中。三是生猪养殖业的疫病、市场风险也是金融机构在放贷时所考虑的重点,所以即便有政府的贷款贴息,金融机构放贷也相当谨慎。

    三是生猪的良种化瓶颈。据调研数据显示,三元商品猪的市场价格均比二元商品猪每公斤高出0.5-1元左右,由于三元商品猪比例不高,使贵州省商品猪在省外市场难与邻省优质商品猪竞争,出现一方面是大量商品猪压栏,另一方面是不能满足市场对优质生猪的需求。近年来,生猪良繁体系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但由于贵州生猪饲养以千家万户的散养为主,家庭小规模分散养殖占2/3以上,基础设施薄弱、良种化程度低的问题依然存在。

    四是信息化体系不健全的瓶颈。目前贵州尚不具备完善的生猪产品市场信息发布系统,不能为养殖户提供及时准确的市场信息,养殖户没有及时获得相关市场信息的正规渠道,不能及时了解市场信息并用于生产的调整,容易出现追涨杀跌的情况,造成行情的暴涨暴跌,从而影响生产者积极性和生猪生产的平稳发展。

    调研组认为,在“十二五”期间,必须大力加快生猪生产规模化、标准化建设步伐,推进生猪生产方式转变,提高产业发展定位,促进全省生猪生产跨上发展的新台阶。今后一段时期,宜从两个方面推进贵州省生猪生产规模化、标准化建设:一是重点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提高优质猪源的自我供给能力;二是重点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商品猪场建设,打造贵州优质商品肉猪供应基地,确保全省生猪市场必要的自给。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