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国内养殖外三元种猪的一些看法

来源: 作者: 时间:2010-09-15
最近读了郎咸平的几篇文章感触颇深,先看个例子,郎咸平写的。我喜欢郎老师的独到见解,从市场到企业,都有其超越常规的分析和理解,其眼光让人不得不敬佩。

联想一下我们养猪业,也确实有许多相似之处,应该没有那么严重。有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我们已经习惯了引进国外的品种,承认其优越性,但是得病率和多重感染逐年增多,这与中国的老百姓不正当的饲养管理有一定的关系。举个简单的例子,有多少散养户养殖的母猪是外二元母猪的呢。重复不规范的利用其生长速度等多方面优点都会减弱的。就像迪卡008,再复制下去是没有意义的。还有进口的原料往往要优于国产的,性价比更高。

中国这块价值洼地,是世界瞩目的。养猪业的前景是否也被其重视呢?我的推想是理所当然的。因为养猪业也带动了很多的相关产业。就饲料和兽药这一块就相当可观啦。现在发展的也相当先进。外资企业与技术也是不少的。尤其引种这一块,不知让多少企业尝尽了甜头。外国引进的经DNA鉴定的品系更是卖出了天价。很多企业都以炒种为主营收入。

但在事实上真的有那么好吗?肯定是利弊共存的。我以前也发表过类似的文章。大谈洋猪的不利之处。但我也比较相信,饲养洋猪是今后养猪业的主要方向。但中国的散户养猪占了相当大的比例的。其技术和条件是路人皆知的。所以,事实上散户饲养洋猪的利润应该是不高的,个人观察而言。

多半是炒种比较赚钱。就像国产的瘦肉型苏太猪,说白了不就是土洋结合的内三吗。当然,用的是中国地方培育的白猪品系也可能。呵呵,那肯定没有洋猪好。在笔者眼里。洋猪的最佳位置就是父系。首先外二元母成本太高,其淘汰率太高。真不知那天会不会在养猪业也出现个‘孟山都’之类的,拿中国的太湖猪培育出来了品系再卖给中国人。

在繁殖,引种和抗病方面。我就不多说啦。洋猪肯定是不行的。很多人看中的就是外三的生长速度,体型,和瘦肉率。但这一定要因地制宜。比如肉料比,其实内三并不输给外三多少的。只是一般人没有发现其中的道理。很明显内三吃得多,长的相对较慢,所以就认为外三好,其实是不对的。

举个例子。在一般性的饲养户提供的全价料蛋白可能并不能达到标准,充分发挥外三的生长潜质。往往内三,外三长速相同。但比较专业的饲养员配出的全价料,往往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外三明显长速快。这有一个问题,就是外三是瘦肉型猪。内三则是兼并型。其终端母本是脂肪猪。其对饲粮的配比要求是不一样的。说白啦,前者的饲料要比后者的贵。这样算来其肉料比差距就缩小啦。加之很多地方内三外三的差价并不是很高。尤其一些散养户的外三简直就不知道是多少代啦。

再举个例子,在较差的饲养环境下,外三与内三的发病率和严重性是相差很大的,尤其饲料配比方面再出现问题的话。

加之母本的优势谁在上就不一定啦。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