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观察:加速推进转基因农作物产业化

来源:    作者:    时间: 2010-10-18
    日前报道称,仅一项转基因抗虫棉技术,在两年内就使我国棉花产业净增收益130亿元,并减少农药用量5.6万吨。转基因农作物的研究和应用在我国获得重大进展,为中国“三农”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科学研究永无止尽。“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句大跃进年代的口号,如今真可用来形容科学技术对农业发展的巨大贡献和成就了。科学家们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和基因重组技术,培育出的转基因农作物,或可抵御虫害,或可抗除草剂,或可坑病毒,或可增强作物营养,如此便促进了农作物的品种改良,促进了丰产增产,为人类不断增加的物质需求提供了有力保障。

     根据我国实际情况,有关方面曾预测提出,再过10年,我国粮食需求将在现有基础上增加1000万吨。不仅中国的粮食安全面临挑战,而且世界粮食安全形势也将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而突显严峻。有专家分析认为,到2050年,世界人口估计将增长到90亿,这就意味着在40年内,人类的粮食供给要在现有基础上再增加1/3的产量。然而,耕地是有限的,且有不断变化的气候影响,增加产量的唯一途径就是科技兴农。

     这不是大跃进年代脱离实际的浮夸,而是全世界科学家们经过克难攻坚捷报频传的胜利成果。

     人们已经看到,我国培育的亩产900公斤杂交水稻种植技术已经得到普遍推广,且转基因抗虫水稻新品种达到国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可显着减少农药用量;我国的抗虫转基因棉花种植已占到全国棉花种植面积的68%,且新培育的三系杂交抗虫棉比常规抗虫棉增产25%以上,制种成本可降低60%,为棉农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我国的转植酸酶基因玉米达到国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该转基因玉米作为饲料原料,具有环境友好、节约能源的显着特点。

     人们已经看到,转基因重大专项作为国家16个科技重大专项之一,国家已动员11个部委共同组织实施,围绕农业产业发展需求,以提升我国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战略性新兴生物产业。

     人们已经看到,全国范围内从事转基因研究的主要优势力量已经被动员凝聚起来,一批企业精英和农业技术人才也参与其中,构建了一支跨部门、跨学科、跨领域的高水平的研发团队。可以说,一个促进转基因农作物产业化发展的大联合大协作局面,已经在中国形成。

     当然,人们也已经看到,与先进国家美国相比,我们无论是在已推广应用的转基因作物品种上,还是在新品种的研发储备上,都还有较大差距。即便是与邻近的印度相比,我们也较之显得有些逊色。印度比我国起步晚,但发展很迅速,去年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已超过1亿亩,而我国去年只有他们的一半不到。

     面对日益增长的粮食等物质需求,面对世界的研发应用速度,我们唯有进一步集合力量,加速推进中国转基因农作物产业化发展,切不可在新一轮的农业科技进步中,被排挤在世界先进阵营之外。

     至于如何加速,笔者认为,针对当前多头管理的现状,有必要构建一个国家层面的转基因工作委员会,首先从组织上解决其高度问题。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