牲畜口蹄疫在亚洲的影响在加剧

来源:    作者:    时间: 2011-04-29
      “口蹄疫控制工作始终是全球的工作重点,而如今亚洲在这方面面临的挑战在急剧增加,”梅里亚(澳大利亚)的SachaSeneque日前在泰国Pattaya举行的第五届亚洲猪兽医协会大会上说。

    Seneque博士举出最近韩国和日本的口蹄疫暴发为例,说明这种病给相关国家造成的巨大冲击。当前韩国暴发的O型口蹄疫是该国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暴发,在世界上是继英国2001年暴发之后最严重的一次暴发。

    由于若干方面的原因,口蹄疫(FMD)在亚洲的影响在加剧。这种疾病对密集饲养、品种经过改良的高性能生产动物的影响更大,人类和畜产品交流的增加造成该病毒传播的风险增加,亚洲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结果造成高度易感的动物群体更加集中,群体密度更大,受口蹄疫病毒(FMDV)感染的风险更高。

    FMDV有多种血清型(已知存在的就有7种),还有一些亚型,每种都能够持续进化、突变,造成这种病原的遗传和抗原变异很大,而且该病传播的距离非常远。

    亚洲FMD的流行形势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Seneque博士说。包括毒株的变异,有效控制措施的连贯性,以及新毒株(经动物运输或其他机制从其他遥远的地方的暴发传来)引入易感群体的情况。在这种病的流行情况方面观察到了季节性和周期性的规律,说明有些因素可能在某些阶段会促进疾病传播或增加动物的易感性,从而造成地方性暴发的风险更大。

    当前FMD病毒在亚洲的分布情况如下,Seneque博士接着说。如今,O型、A型和亚洲I型在亚洲的一个或多个受FMD影响的国家为地方性感染,C型上次见报是1995年,在菲律宾。O型在亚洲造成的疫情最严重,例如台湾1997年和韩国2009年~2010年的暴发以及今年年初的暴发。

    在亚洲,据认为活体动物的运输是造成这种疾病本地流行最重要的原因,既包括感染国内部的传播也包括跨境传播。这一点很大程度上是受到贸易经济的驱动,Seneque博士解释说。大部分案例当中,牛、水牛和猪的运输都是(或可能是)造成感染的来源,而根据详尽记载,在印度支那地区,反映本地需求的贸易模式与暴发风险因素和疾病“热点”之间存在很高的相关。

    在不存在其他可能传染来源的情况下,近年许多生物安全疏漏事件显示,在口蹄疫的场间传播当中,人有很大的责任。这一点被证实在这一地区是一个很重要的然而却被忽视了的风险因素。

    FMD本地流行的国家常对疫苗进行监管,以便实现免疫接种制度的贯彻执行,确保接种疫苗的质量。在亚洲,商业性猪场绝大多数都进行定期免疫接种(通常是在生产者自愿并且自己承担费用的前提下进行),现在商业性猪场当中95%以上的猪只都经过免疫接种。

    在无FMD的国家,定期FMD免疫接种是被禁止的(为了符合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对无疫状态的要求)。

    FMD免疫接种存在局限性:针对某种血清型的FMD疫苗无法针对其他血清型提供交叉免疫保护,而且假如抗原变异大的话,疫苗的药效会因分离株的不同而异。

    Seneque总结说,关于越境运输造成疾病传播方面,亚洲存在着独特的多样性,例如在动物运输途径方面。再加上活跃的社会经济活动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影响,这些都会增加疾病流行方面的变数,可以说,FMD从暴发地点向周边地区传播是不可避免的。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