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人士:玉米涨价空间有限

来源:    作者:    时间: 2011-06-14
    据期货日报6月14日报道,近期,以玉米为主的大宗农产品价格走势备受关注,主要由于市场普遍预计我国玉米库存较低,而深加工行业需求旺盛,政府调控能力有限。但记者经过对我国玉米主产区辽宁、吉林玉米市场的实地调研,并对山东、河南等深加工业集中地区玉米市场进行了解后得知,虽然目前玉米价格上涨基础依然较好,但产业人士普遍认为涨价空间已经有限,后期玉米价格或将更多地呈现高位振荡态势。

      自2009年以来,以化肥、种子为主的农资价格涨幅较大,同时随着柴油价格上调使得机械费用增加和雇工工资、包地租金走高等,农民玉米种植成本增幅较大,这是长期支持玉米价格上涨的主要动力。

      期货日报记者在东北及华北玉米主产区调研时发现,今年玉米种植成本普遍增长15%—20%。不过,国家近几年对农民种粮的补贴也在不断增加。在东北地区,一大墒地(15亩)的各种补贴总额在1800元左右,加上政府对农用柴油等实行限价和优惠价供应等,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种植成本增加对玉米价格的支撑影响。

      目前,不论在工业生产领域,还是在仓储行业、农业生产等领域均出现了“用工荒”,使得雇工工资增速较快,加上运输费用的提高,玉米在流通环节增加了不少成本。吉林榆树市的玉米贸易商李伟告诉记者,过去灌包、缝包所需人工费仅4元/吨,今年尽管提高到了15—20元/吨,工人依然难找。

      另外,记者还了解到,由于近期汽车运输超载被严查,货车也比较难找,流通费用的增加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玉米价格。  

    农安县是吉林省玉米主产县,玉米购销市场比较集中,并形成了粮油经营一条街。6月12日,记者在这里进行调研时部分中小规模玉米贸易商表示,目前质量较好的玉米收购价格已达到了1.08元/斤,质量差的也在1.05元/斤,均达到了历史最高价。为了避免大量囤积玉米的价格下滑风险,大部分贸易商采用了“随收随销”经营策略,加价幅度在0.01元/斤。与此同时,由于运输费用较高和山东等地深加工企业利润下滑,农安及周边地区很少再向港口以及山东等地外销玉米,大部分收购的玉米卖给了当地深加工企业或饲料企业。目前,当地农民还有一定数量的存货,连续数天的降雨过后,中小型贸易商“下乡找货”比较积极,但市场心理已经比较谨慎,抬价收购的可能性偏低。

      2008年和2009年,国家曾在东北玉米产区大量临时收购玉米,并先后数次提高了玉米收购价格,奠定了玉米价格的上涨基础,并打造了坚实的玉米价格底部。2010年以来,面对不断上涨的市场价格,国家减少了玉米收购量,并不断抛售库存调控市场。库存的大量消耗也使市场产生了玉米市场供应趋紧及政府调控能力减弱的预期,这也是玉米价格后期看好的主要原因。不过,产业人士认为,虽然当前国家掌握的粮源有限,但2010年丰产的玉米并没有消失于无形,终端用粮行业、贸易商以及农民当前均保持有一定的库存,玉米供应只是改集中为分散,市场货源的多元化或导致玉米价格上涨预期的落空。

      “现在酒精价格不断下降,玉米进厂价不断上调,一开工就亏损。”河南某玉米深加工企业负责人对记者表示,玉米行业面临重蹈棉花行业覆辙的风险。自2009年9月特别是2010年以来,棉价从14000元/吨最高涨到34000元/吨,最终下游行业不堪重负,棉价也从今年2月中旬开始重挫,当前已跌至25500元/吨。后期,如果玉米深加工行业的亏损进一步扩大,玉米价格就有可能转回跌势。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