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价飙升伴随高风险和高成本 养猪散户“牛市”思退

来源: 作者: 时间:2011-08-03
进入6月,生猪价格和冷鲜肉价格达到历史高位,价格一路飙升的猪肉再次引发人们的关注。18日,经济导报记者深入高青县的养猪场和养殖户采访了解到,虽然价格走高,但是散户的养猪热情并没有被调动起来,高风险、高成本使农户大多持观望态度。大规模养殖场的抗风险优势明显,传统散养或将让位于规模化养殖。

生猪紧缺

“当前主要问题是收不到毛猪。”济宁市梁山县天威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路来本18日告诉导报记者,该公司春节后上线的一整套屠宰设备每天可屠宰生猪1500头,但是由于目前生猪紧缺,每天最多只能屠宰200头。“当地毛猪的价格是9.0元/斤-9.2元/斤,根据猪的区域和品种不同有所差别,卖出的白条猪价格不到12元/斤。但是收到的毛猪少,规模利润过低。”路来本说。据农业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初以来,生猪存栏量已累计下降4.68%。“主要是毛猪供应量减少了。”淄博市高青县常家镇河源生态养猪场董事长禚启东说,一个月前当地毛猪价格仅为8.7元/斤-8.8元/斤,如今已涨至9.5元/斤-9.6元/斤,涨幅在10%左右。 据他介绍,2009年毛猪价格最低,当年下半年在4.8元/斤-4.9元/斤,2010年春节后在5.2元/斤左右。随后一路上涨,前段时间由于瘦肉精事件的影响,价格下跌0.4元/斤左右,但是很快又涨起来。“现在行情好,大多数养殖户的毛猪都卖光了。” “今年养的80多头猪已经全部卖出去了,现在主要问题就是缺少生猪。猪经纪人到处收生猪,不好收。”高青县常家镇小杜家村的养猪专业户张志敏说。

疫情导致连锁反应

导报记者了解到,造成生猪供应紧张的原因是多方面,在市场行情低迷的背景下,疫情是一个主要原因。“2010年以来,高热病等疫病造成大量生猪死亡,使得母猪的产仔率、仔猪的成活率很低,许多散养户没有能力再补养母猪。这是一个普遍现象。母猪少了,猪苗也就少了,生猪的存栏量自然也就下降,最终导致毛猪价格上涨。”张志敏说。疫病是养猪的大忌。张志敏说,大规模的养殖场管理较为规范,疫情防治措施较为到位。但是散养户由于技术、经济实力等因素,抵抗风险的能力较低。

散养户观望

现在猪肉价格上去了,会不会刺激更多的人养猪,生猪存栏增多,明年这个时候猪肉价格会不会下降?采访中导报记者发现,高企的猪肉价格并没有让养殖户的热情高涨,尤其是散养户,大多持观望态度。张志敏说,在卖出所有的大猪后他将在今年退出养猪行业。“不是不想养,是真的不敢养了。”据他介绍,“一只猪苗以前只要400元左右,现在则需要900元左右。如此高价买进猪苗,加上饲料价格较高,等5个月左右猪苗养成大猪,可能毛猪价格达不到9元,风险太大。”据了解,目前我国生猪养殖呈现养殖户多、散、小的局面,散养户比重接近一半。

市场偏向大型养殖企业

与要退出这个行业的张志敏相反,济南远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戴亮却恰好看中了养猪的前景。今年春节后,他在德州建立起生态养猪农场,进入到养猪行业。戴亮认为,“猪肉价格本来就有"大小年"一说,一年价高一年价低,这是市场调节的结果。”按照戴亮的规划,企业不能只做养殖,下一步还要搞深加工。“养猪的利润空间很透明,利润在20%-30%,屠宰的利润在10%左右,卖猪肉的利润在20%左右,熟食利润则达40%左右。”总的来说,这一行业的一般规律是赔几年赚几年,但是挣一年的利润够赔好几年的。据他介绍,从长远来看,实现规模化养殖是调控生产与消费的有效方式,市场将更偏向于大型养殖公司。“散养户一般是跟风,对市场把握不准确,投产具有盲目性,这也是导致猪肉价格不稳定的原因,”他说,“目前农科院的一些专家提倡大规模养殖,一上马就是整套的机械化,目前在临沂新上的养殖场母猪进食都是由电脑操作,猪的耳朵上全部打上编码。一台机器的成本就是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不过,也可能因此造成养猪成本提高,猪肉价格还是很难降下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