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工业协会李希荣:玉米产量将出现300亿斤缺口

来源: 作者: 时间:2011-09-23
 和讯期货消息 2011年9月22日,“第五届中国国际玉米产业大会”在长春举行。本次论坛由大商所主办,将继续围绕促进经济增长和服务产业发展的中心目标、进一步发挥期货市场功能。全国畜牧总站站长、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希荣表示玉米的产量会出现300亿斤的缺口。我国的畜牧业发展正在经历一个历史性的深刻变化阶段,既有许多的有利条件,又面临了严峻的挑战;保障供给的任务是越来越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畜牧产品的需求总量越来越大,满足畜牧产品的需求的压力越来越大。另外是保障畜牧产品质量的需求越来越高了,食品安全意识越来越强。今后我国的食品安全方面如果出问题,90%就是出在畜产品上。所以对于保障畜产品的安全的要求是越来越高了,要高度的重视,把牢这个安全的防线。第三,是畜牧业发展的条件越来越紧了。原来是我国的饲料原料的供求矛盾越来越突出,就是将来我们国家在需要那么多的畜产品,那么多的饲料,有没有充足的饲料原料,保障畜牧业的发展,这个矛盾是越来越突出,还有就是土地资源。随着城市的发展,新农村建设,特别是南方的很多地方都是没有明文规定的规定,就是不准你养猪、养鸡,这些规模化的养殖都要占用大量的土地。

以下为李希荣的演讲实录

今天参加这个会议,我更多的是以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的身份来参加的。我一个是想听一听大家的情况,跟大家学习,也想跟大家交流一下。由于时间的关系,今天的题目就点一些命题了,争取是半个小时的时间内结束,希望大家克服一下。

首先想谈一下,我国的畜牧业发展的趋势,我觉得对于我们研判玉米供求和中国饲料业的发展是一个基础。中国正在向现代畜牧业转型的过程当中,许多特征正在显现出来。我这里就简单的提一提,不做解释了。一个是规模标准化生产达到了50%以上,十二五期间发展的速度还会更快一些。第二,大型饲料企业的产业链越来越长,许多的大型饲料企业已经把产业链拉长了,更多的已经进入到了养殖领域,过去很多的饲料,卖饲料,现在这是一个趋势,大的饲料企业开始建养殖场,把产业链拉长了。第三,区域化生产的特点越来越明显了,许多的区域,养猪还是养鸡,这个区域化越来越明显了。第四,工商企业对于发展畜牧业的兴趣越来越浓厚了,过去不是我们这个行当的工商企业,包括了房地产商和矿产的老板,现在也把大量的资金投入到畜牧业的发展。第五,产业化龙头的带动力越来越加大,现在对于拉动生产发展的带动力也越来越强了。第七,对于打造品牌的意识越来越重视了,很多企业创造畜牧产品的品牌,雨润,出事的双汇都是新兴起来的畜牧品牌,第八,还有江西的希望等等。资本市场对于畜牧业市场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了。我想在转型的过程当中,这些基本的特征都开始显现了。

总之,我国的畜牧业发展正在经历一个历史性的深刻变化阶段,既有许多的有利条件,又面临了严峻的挑战,我分析了挑战,我这里点几个题。一个是保障供给的任务是越来越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畜牧产品的需求总量越来越大,满足畜牧产品的需求的压力越来越大。另外是保障畜牧产品质量的需求越来越高了,食品安全意识越来越强。今后我国的食品安全方面如果出问题,我认为90%就是出在畜产品上。所以对于保障畜产品的安全的要求是越来越高了,要高度的重视,把牢这个安全的防线。第三,是畜牧业发展的条件越来越紧了。原来是我国的饲料原料的供求矛盾越来越突出,就是将来我们国家在需要那么多的畜产品,那么多的饲料,有没有充足的饲料原料,保障畜牧业的发展,这个矛盾是越来越突出,还有就是土地资源。随着城市的发展,新农村建设,特别是南方的很多地方都是没有明文规定的规定,就是不准你养猪、养鸡,这些规模化的养殖都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这些不土地从哪里来?这是最大的制约瓶颈,将来的资源还有三个空间:一个是南方必须要向山里进军,南方没有其他的条件了,只有向山区。还有少部分的入海口的滩涂地,再有就是东北。这些空间用不了五年的时间,基本瓜分完毕,以后,发展空间确实是越来越小了。还有就是环境污染的约束,大型的规模养殖场的环境污染的问题会越来越暴露出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矛盾越来越突出。第四个方面,就是疫病防控的难度加大。一个是规模养殖的规模扩大,养殖密度的不断增加,另外是包括了活畜产品的疾病变异,所以防控的难度也加大了。第五,畜产品的市场异常波动会越来越频繁,因为今后你不敢断定会不会出现三聚氰胺、瘦肉精这样的事件,对我们的市场会造成冲击,形成波动。另外就是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会越来越突出,我们的畜禽源种都是从国外引进的,这个今后会不会有变化?我们的生猪是百分之百从国外引进,肉鸡品种的应该是90%-95%都是从国外引进的,我们的肉牛、奶牛的源种90%以上都是从国外引进的。这样能不能长期下去?行不行?第七,影响到市场的风险越来越复杂了,有疫病风险、自然的风险。由于时间的关系,我把今后畜牧业的发展,面临的特征和应对的挑战,我用了15页来做介绍。这些都是我个人的一些观点和看法。

下面就介绍对我国的玉米供求形势有一些看法,想跟大家交流一下。一个是我国是玉米生产大国,也是消费大国,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饲料工业和玉米深加工的迅猛发展,我国玉米供求的格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由过去长期供大与求,转变为供求平衡的状态。尽管近几年玉米年年丰收,但由于玉米的消费需求的增长,明显的高于产量的增长,导致了供求平衡的弦越来越紧,今后会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我想在座的各位也得出了这样的判断。

下面我介绍几个情况,一个是近年来我国的玉米产区的主要的状况,大家说你们从部门的角度做了很多的分析,我也看到了很多的材料,我也分析一下。近十年来是我国玉米发展最快的时期,种植面积从3.2亿亩到2010年的5.1亿亩,十年增加到了5.1亿亩,每年增加1千多万亩,今年初步的预计是可以达到3600亿斤,我估计最后的数可能还要高。十年增加了1320亿斤,平均每年增产130多亿斤,我是习惯用亿斤,大家用的都是公顷和吨,我习惯是用亩和斤来表示。

相比之下,这十年,特别是近五年来,玉米消费的增长更快更猛,增长到了目前的3600多亿斤,我也说这五年平均每年增加了200亿斤。玉米消费的构成当中,大头是饲料,对于饲料的消费,许多人都不同角度做了很多的分析,现在没有一个权威的数字。我作为饲料工业协会的秘书长,我们准备进一步的研究,这个数要一致,不管你是学者还是机构,要有数据来判断这个数,这个数据的科学、准确与否,对于研判玉米的供求形式是至关重要的。今天的数不敢说非常的准确,起码是比较接近实际。无论你是搞研究还是报告,在饲料的原料数,消费玉米的数,尽量是要采取一致的数,你的数据是错的,得出的判断也是错的。我分析了一下,2010年饲料总产量是11.62亿吨,其中配合饲料是1.900多亿吨,90%是把玉米作为原料饲料的,10%的大米扣除,如果是90%的产量,按照60%的玉米添加比例来推算,所消耗的玉米应该是1400多亿斤。这是其中一块。另外一块就是浓缩料,是2648万吨,算的基本方法有两种,一个是除25%或者是除20%,然后再乘60%、90%,不管算什么,都要掌握一个基本的方法,它有公式。按照30%乘60%、90%,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玉米是900亿斤,所以工业方面的消耗是2300亿斤所有,也就是1.15亿吨。另外,我们考虑到目前部分散养农户还采用了传统的生产方法,直接的用玉米来喂的,这个大体上每年消耗的玉米应该是有几十或者是上百亿斤,这个数目也不会少。所以说我们的养殖业所消耗的玉米,大概是2300亿斤到2400亿斤,我看到中证期货推算的数据肯定是不对,1.5亿吨再扣除小麦的数肯定是过大了,这个缺口就大了。

第二块的玉米消费就是深加工的消费,虽然是近几年国家进行了控制,我觉得总的势头还是在增长,目前全国的玉米深加工能力还是在9000万吨左右,我也推算了一下,现在有的说是5300多万吨,有的说是4500万吨,这个数都不一样,我是根据什么推的呢?是根据淀粉产量接近2000万吨,那么1.54或者是1.55吨出一斤的淀粉,这样来推的话,按照1.55加工出一斤淀粉的话,消耗的就是3000多亿吨。酒精产量用玉米的大概是4800多万吨,按照大数的3吨玉米出一斤酒精来计算,应该1500万吨,所以2010年玉米深加工消耗的玉米应该是900多亿斤以上。

第三块还有食用、种用,还有入库脱干以后,还有一部分的降损,这部分的加起来估计还有300多亿斤,这些统统加在一起,可以说去年的2010年的消耗的玉米应该是在3600亿斤左右。所以我把目前的消费,实际的消费情况是这样的一个分析。

还有对今后更长时间,我不敢判断是什么样的,起码对于未来十二五期间,到底可能出现什么情况,产需情况我也做了一个分析。一个十二五是我国的玉米供求发生很大变化的时期,十二五是最关键的,这几年是最关键的。生产和消费都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但由于消费需求的增长,仍然会超过生产的增长,这就有可能超过生产的增长。玉米供求平衡的格局很可能被打破,有可能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如果生产上确实是有重大突破的话,这个情况不会出现,如果是按照现在常规的发展情况来看,这个就会出现一个情况。这个必须是两方面看,两方面来说。生产方面,需求旺盛,农民的种植积极性高涨,十二五期间玉米的种植面积应该保持上升的势头,但是面积增加的余地会逐步的减少,上升的势头会逐步的减弱。十二五末,最多是增加4000万亩左右的面积,因为现在我们的种植面积已经基本上跟美国相当了,确实是增加4000万亩的,因面积扩大增加的玉米产量,应该是300亿斤,如果是能够扩大4000万亩的话,由于面积的增加,而增产可以将近300亿斤。在单产方面,十二五期间,肯定会进一步的提高,但是如果在技术上没有新的重大突破,提高的幅度也会非常有限。按照是前几年每年的凭单产增产的情况,按照乐观估计,因单产提高而增加的产量大概是在200亿斤左右,这样分析下来,到十二五末有望达到4100亿斤,难度很大,并非易事。这是从生产方面来分析。

从需求方面来看,十二五期间,无论是饲料还是深加工的方面,需求都是旺盛的趋势。食物的消费也可能进一步的提速,十二五是畜产品养殖发生转变的时期,也会带动玉米产业加速发展。畜禽的总需求将会在2亿吨左右,其中配合料应该是在1.7亿吨左右,浓缩料2600万吨左右。按照前面的方式来推算,玉米总量达到3000亿斤,光是饲料这一块就达到3000亿斤,尽管是国家调控了一系列的措施,但是收效不是很明显,产能可能进一步的扩大。随着十二五期间深加工的能力在目前的基础上,尽管是不扩大,产能达到60%的话,深加工所消耗的玉米也应该超过1000亿斤,我这里说的保守了,肯定超过1000亿斤。食物消耗方面,玉米的食物消费呈快速增长的势头,保守的估计应该是在食用消费方面应该是在350亿斤左右,同时还有种用、降水损耗等等。十二五末总量应该是4400亿吨左右。

根据上述的分析基本的判断,没有重大波动的话,可能玉米的产量会出现300亿斤的缺口,不管你谁去报道,都不能说我造谣,光说这个缺口了,我说的这些前提条件你必须要说。下面还要讲这个事情,按照目前的算帐,按照产量和需求的增加,来算出这样的数据。如果是生产好于欲求,并对消费的需求,特别是深加工加以控制,需求量基本上缩小或者是基本控制。必须要把这个话说全了,所以这是对于十二五做了一个分析判断。

第三个方面是应对挑战需要采取的措施,大家应该都有共同的看法,在未来特别是十二五期间我国的玉米供求需要面临严峻的挑战,如何应对?这是需要认真的思考和研究。根据以上的玉米供求情况的分析,可以得出供求趋紧,个别有难度的情况出现了,有一些区间这个缺口可能会被拉大,我国的玉米供求形势面临了严峻的挑战,要有紧迫感和危机感,这里第一条就是要努力增加生产,这是最根本、最有效的措施,要集中物力、人力、财力,提高单产,在单产方面有重大突破。目前我国的玉米单产水平是720斤/亩,比世界平均水平稍高一些,但是比欧盟国家的平均水平低了200多斤,这些数据表明,我国的玉米单产还有巨大的潜力。十二五末我国的玉米单产提高到800公斤的水平,种植面积提高,玉米总产就可以实现4400亿斤。严格意义上讲,再提高80斤亩产,应该是有条件、有可能的,关键是我们采取什么样的措施,一亩地特别是属于我们几个主产区,尤其是东北、华北、黄海海,要提高亩产百八十斤是完全可能的。东北的玉米主产区,一个单项措施就可以增加800万斤。深耕的技术推广,耕层是17、18公分,20多年没有打破过,像水泥板一样,你把这个抠开以后,下面都在冒烟,就要采取大机械作业,要深松,深松到30公分左右,这个技术就可以提升单产。这个作业费每亩增加了20元,政府给补贴,我在哈尔滨就是做这个事情。从07年的秋季开始搞,到了第二年,做了几个方面的跟踪,农机局和农业局进行了跟踪,出苗的情况,扎根的深度,一亩地至少是相差150斤,20元是政府拿了,深松一次管三年。政府如果说是下决心,一年拿出几十亿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不仅是在东北,在华北都管用。另外就是品种的改良,在品种上有重大的突破。还有水利保障设施的建设,春季种的时候旱,要保证有水源,能够出前苗,有苗不愁长。通过这些技术措施,我们国家在未来到十二五末,每亩在单产提高80斤,我是有信心的。所以说,尽管我前面做了分析和算帐,维持我国的供求平衡的格局我认为是有条件、有可能的。

第二条,严格控制加工能力,调控玉米过快消费增长的重要的措施,加工能力的过渡膨胀,引起了玉米消费的大幅度的上升,也无形中放大了玉米上升的信号。玉米深加工的百千万吨的工厂的建成,对于周边的玉米价格的推动是有很大的作用,这成为了玉米价格上涨的重要的因素,要推出切实有效管用的价格措施,把盲目扩张的趋势抑制住。特别是酒精企业,在供求特别进行的时候,对燃料乙醇可以停止生产。过去是有燃料乙醇在2002年开始,搞了四家定点生产企业,河南一家、安徽一家、黑龙江一家、吉林一家,主要是消耗陈化玉米,但是是1300万吨,这是每年取消补贴,现在是陈化粮没有的,很多都是收小酒厂的酒精来加工的。所以必须要寻求新的生物制能源来解决乙醇的问题。

还有应该是在限制跨国公司进入到深加工领域,不少跨国公司跃跃欲试到中国的深加工领域,如果是允许跨国公司进入加工领域,他们有可能采取和大豆一样的战略。迅速在沿海地区投资设厂,原料主要是依靠进口,一旦站稳脚跟以后,会击垮你内地的企业,延伸到内地。这样对于国内的玉米生产也会造成严重的冲击。我说的意思并不是说拒绝、不开放,我们有时候应该对我们的民族产业造成冲击的时候,我们要有条件的开放,近期内要把握住这条底线。如果是进入以后肯定会发生这些情况,对国家的大政方针是不是发生一些影响,这个可以再研究。

第四,控制好玉米价格的宏观调控,为了弥补国内玉米的年度进口,或者是适度进口也是不可避免的,也是需要的。重点是抓好四个方面的事情,一个是科学的安排进口的数量、进口的时机和节奏,进口的话你的数量要把握好,进口多了就是对国内造成冲击,还有时机和节奏,如果这个时候你进口到货的话,对国内的玉米价格就呈现了打压的趋势。相当于一条船几万吨,还有一个节奏,不能是集中的,这些东西都是需要把握。一个是总量怎么安排,时机怎么选择,节奏上怎么选择。另外就是进口多少配额,我主张把更多的配额直接的分配给这些用玉米的企业,因为进口的目的就是弥补饲料原料的不足,坚决的防止倒卖进口配额的事情,我要防止这个事情。规范玉米进口的用途,只能用于饲料加工,不能用作他用,我认为在玉米进口的方面就是这几个重要的因素。

好的,时间的关系就讲到这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