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工作是引导行业科学发展的重要手段--叶长冮同志在2011年全国饲料工业统计培训班上的讲话

来源: 作者: 时间:2011-09-30

统计工作是引导行业科学发展的重要手段

在2011年全国饲料工业统计培训班上的讲话

全国畜牧总站副站长 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副秘书长 叶长冮


饲料行业统计工作进行多年来,经过全行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得到良好发展,并取得显著成绩,积极有效地为政府行政管理和企业生产经营提供了支撑服务,促进了全国饲料行业的发展和进步。在此,我代表农业部畜牧业司和全国畜牧总站、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对长期在基层统计战线工作的饲料统计者,表示亲切的慰问和衷心感谢!同时,对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全国饲料统计工作的各级领导,表达衷心谢意!利用这次培训班的机会,结合当前畜牧业发展和饲料行业统计工作讲三点意见,与各位交流。

一、充分认识当前加强饲料行业统计工作的重要意义

饲料统计工作是农业部主管部门履行行业管理职能的基本手段,它直接为制定行业政策、法规、标准和发展规划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是促进饲料行业、饲料企业科学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当前,切实加强饲料行业统计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是加强饲料统计工作,是强化畜牧业生产宏观调控的重要基础。大家知道,今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一直居高不下,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2011年7月份,全国CPI同比上涨6.5 %;8月份,全国CPI同比上涨6.2 %,其中,城市上涨5.9 %,农村上涨6.7 %;各类商品价格变动中,食品价格上涨13.4 %,非食品价格上涨3.0 %;食品类价格远远高于非食品价格上涨幅度,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4.02个百分点。食品类价格中,粮食价格上涨12.2 %,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33个百分点;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29.3 %,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1.89个百分点,特别是猪肉价格上涨45.5 %,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1.27个百分点;禽蛋价格上涨16.3 %,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14个百分点。CPI是政府用来衡量通货膨胀的其中一个数据。通俗的讲,CPI就是市场上的商品价格增长百分比,一般市场经济国家认为CPI在2 % ~ 3 %属于可接受范围内,当然还要看其他数据。一般来讲,经济高速增长会拉高CPI,但要控制在一定的幅度范围内,如果CPI增长速度在较长时间内快过居民平均收入的增长速度就不是好事,因为一般社会平均工资的增长速度很难超越3 % ~ 4 %。由此会造成经济失控和社会不稳。针对当前的经济形势,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政策,包括支持畜牧业健康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对低收入群体生活补助等一些措施,并收到了一定的效果。近日,温家宝总理在大连出席第五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后,深入大连的社区、超市、就业与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就物价、就业、农副产品供应等进行调研。温总理说,现在物价高,他放心不下。政府正在想办法,鼓励农民养猪。现在肉价基本稳定,近几天又有些回升。政府将继续采取措施调控物价。由此可见,中央政府对民生问题、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对畜牧业的发展是多么重视。

饲料工业是畜牧业发展的基础。而饲料统计工作又是饲料行业甚至是整个畜牧业宏观调控的基础工作,如果做不好统计分析,不了解行业的情况,不清楚企业的发展,不掌握饲料原料、生产、加工市场供求情况,底数不清,情况不明,情报不准、判断错误,怎么能够引导和促进饲料行业,乃至支撑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全力做好饲料统计工作对当前加强经济宏观调控,实现饲料行业和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从事饲料行业管理的领导和统计工作人员都应该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并全力以赴做好这项工作。

二是加强行业统计工作,是当前改善和提高饲料行业管理水平的迫切要求。回顾几十年的发展历程,我国饲料工业已经从创业起步阶段、快速发展阶段,进入到了整合提升阶段。但行业统计工作,仍然基础较差,还不能完全适应饲料行业管理的要求。从1990年开始起步,到2002年全行业才有了正式的《饲料工作统计报表制度》,以后,每两年修改一次,到目前已做了四次修改。行业统计数据的全面性、准确性、及时性得到基本保障。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国家和各省区市饲料主管部门都分别制定了“十二五”饲料工业的发展规划,明确了未来五年的发展思路和具体目标,包括许多细化的数据、指标。那么,要执行好、实施好“十二五”规划就要求及时掌握行业发展动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及时有效地坚持和调整政策措施,才能确保“十二五”规划的顺利实施。比如说及时跟踪饲料原料的生产情况,蛋白饲料、饲料添加剂的国内外市场供求、饲料产品结构、生产企业布局、饲料产品质量安全情况等等,只有及时掌握这些情况才能进行科学的决策,有效行使政府的指导和管理职能。此外,对出现的一些新情况要进行分析研究。当前畜牧业生产特别是生猪生产波动较大,而且几年一个周期,对居民生活和畜牧业生产影响很大,究其原因有很多,但最主要的原因是当前畜牧业千家万户分散的较落后的生产方式,生产规模小、门槛低、产品质量标准不一,不适应现代社会对畜牧业发展的要求。针对这种情况,国家和农业部近几年积极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加快建立规模养殖小区、养殖场,推进生产方式的转变。伴随着规模化、标准化养殖规模的扩大,对工业饲料的需求也会相应增加,这就需要我们饲料统计部门及时了解情况,为行政部门和企业科学决策管理,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还有,今年国家在西藏等8省区实施了草原生态保护奖励补助政策,推行禁牧和草畜平衡管理,这样原来放牧的大部分牲畜就要转成舍饲圈养,这也对饲料及饲料加工机械供给的统计分析提出了新的要求。以上事例说明,当前无论是实施“十二五”规划,还是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以及重点地区和领域建设,都需要细化和提升饲料行业统计工作,满足行政决策和行业管理的迫切需要。

三是加强饲料统计工作,是促进饲料企业信息交流,引导饲料工业科学发展重要手段。据统计,去年底全国饲料企业共有1.5万多家,生产各类饲料1.62亿吨,与前两年相比,生产厂家有所减少,产品数量有所增加。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生产企业数量仍然偏多,能源资源消耗偏大,产品质量保障能力差,市场竞争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不强。近年来,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行业协会,都在积极推动和引导企业整合资源,做大做强,推进企业科技进步,并收到了一定成效。现代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发展战略的谋划,离不开现代化的管理和及时准确的信息情报,饲料企业也是一样,要做大做强,必须加强信息交流,加强营销和市场统计分析,即了解宏观政策、数据,又掌握微观情况,知己知彼,方能游刃有余。而加强信息交流离不开最基础的统计工作,国外许多知名的饲料大企业大集团,在统计信息收集、分析、运用等方面做的非常精细,我们要好好地向人家学习,学基础的、本质的东西,这样才能引导和促进我们的饲料企业、饲料行业由大变强,推动饲料工业不断健康地向前发展。

二、关于目前饲料统计工作开展情况

饲料统计工作经过20多年的发展历程已经日趋完善,取得了显著成绩,统计更加全面,资料更加翔实。2010年,包括单一饲料企业和动物源性饲料企业数量为15061家,其中饲料加工企业数量10843家。目前在中国饲料工业统计信息系统注册的饲料企业已达14395家,占全国饲料企业总数95.6 %,与2009年相比提高了6.5个百分点。

根据2010年统计情况看,综合年报,综合季报已全部实现网上上报。综合年报全部能按报表制度规定的时间上报;综合季报90 %能按时上报;2010年基层年报网上上报企业数量达到10531家,上报数量比上年度增加了1289家,网上上报率提高13.9 %。基层年报上报率占到90 %以上的省份为青海、四川、福建、江苏、广东5省;上报率在20 %以下的是黑龙江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和江西省。

2007年公布的农业部全国重点跟踪企业数量为273家,目前有250家,23家企业停报。其中1家由于上报数据不真实取消资格,11家停产,3家转产,3家倒闭,两家合并为一家上报,3家由于产量过小而取消。重点跟踪企业,网上上报率占99 %,达到2009年制定的上报率95 %以上的目标。目前主要是以信息中心催报为主,各省辅助催报的形式上报,希望能够不断提高上报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在基层月报中,能按照统计报表制度规定月底之前上报的占10 %。每月10日之前上报的占80 %,还有10 %企业10日以后才能上报。另外,重点跟踪企业的上报时间于2008年已改为每月月底之前上报,希望各省级统计负责人员,一定要对本辖区的跟踪企业重点强调上报时间,督促按时上报,保证统计信息的及时和准确。

目前,饲料统计工作需要改进和提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年度、季度饲料生产形势文字分析资料上报需要加强。目前只有几个省份能在上报综合季报和年报的同时附上相关饲料生产形势文字分析材料。同时,督促提高集团企业综合年报的上报率。集团企业综合年报是问题较多的一类报表。一些集团企业未按规定上报,错报、漏报的现象比较严重。

二是数据核查的力度有待加强。去年在新疆统计培训班上,已强调过这个问题。虽然2010年综合年报和基层年报中有所进步,但仍存在数据审核不认真,出入过大的问题。在基层年报中,企业对营业收入、总产值和总产量等经营数据不报,或填报不准确的现象比较明显。同时,要注意数据间的逻辑关系。特别是添加剂的数据填报,有的在2010年综合年报中,填写的Ⅰ型氨基酸数据不等于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色氨酸和其他氨基酸之和,因此我们在综合汇总上很难分析操作。

三是努力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在基层月报中,特别要求企业填报真实的产量数据,这需要省级或企业所属上级饲料办核查。其次是一定要正确报送原料采购和饲料产品市场信息,有些企业的产品市场价格一成不变或与当前市场行情不符,这使统计信息失去了应有的价值。

四是信息工作的时效性有待提高。各省市区及企业饲料统计负责人、统计员必须重视统计信息的时效性,按月采集数据,按时做好饲料统计工作。要努力克服不催不报、拖拉晚报的现象。力争次月5日前将上月统计数据汇总,为企业生产发展和政府决策,及时提供信息依据。

五是保持统计人员队伍相对稳定。保存、管理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妥善保存统计资料并加强统计档案管理,对于保障行业统计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防止信息失真、数据混乱、资料遗失和统计泄密等情况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作用。目前,由于统计队伍不稳定。统计人员频繁变动,导致统计报表迟报、缺报、统计资料遗失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需要加强统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减少统计数据的遗失,认真地做好饲料行业统计工作。

三、认真做好饲料统计,努力为行业管理和企业发展服务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我们要做的工作很多,饲料行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统计工作更是任务艰巨。在此,我对今后饲料统计工作提出几点要求:

一是要加强领导,高度重视。各地饲料行业主管部门、相关饲料工业协会以及直报企业领导要将饲料行业统计工作作为本单位的重点工作来抓,强化统计职责,指定专人承担统计工作,做好统计报表的组织落实和督导检查工作,确保上报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特别是对增减幅度较大的数据要进行核实,并找出原因。

二是要强化基础,创新手段。随着社会经济不断进步发展,党和政府,社会各界对统计需求日益加大,对统计数据的关注度日益提高,对统计数据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统计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要搞好统计工作,必须建立可靠的统计基础。统计基础工作涉及统计活动的方方面面,要对统计基础有比较准确的认识,以保障统计调查结果真实可靠,维护统计的公信力及权威性。要注意加强信息技术及基础统计工作相结合。统计信息化的发展程度,关系到统计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关系到统计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全面提高统计信息化,必将提高统计对经济宏观决策的快速支持能力,实现统计信息在全社会的共享,对促进统计信息的交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我国饲料统计信息建设初见成效,然而,进一步推进统计信息化之路面临着诸多困难,在“十二五”期间要借此契机,大力推动统计信息化,不断创新统计工作,为饲料行业更好地服务。

三是要培养素质,提升能力。统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敬业精神决定着统计工作质量,要树立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只有继续保持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和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勤奋工作,任劳任怨,加强学习,精通业务,才能在统计工作中得心应手,取得良好的业绩。要为统计人员提供适当的工作条件,努力改善工作手段,创造培训机会,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

同志们,随着我国饲料行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时代赋予了饲料统计工作新的内涵和使命,统计工作将遵循“为企业服务,为政府服务”的宗旨,努力提供更准更快的统计和信息服务,为促进我国饲料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做出不懈的努力。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