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及产品追溯体系在检疫中的应用

来源: 作者: 时间:2011-10-25
生猪产业是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主要的动物源性食品之一。然而,近年来随着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以及人畜共患病的爆发,动物源性食品的安全问题已日益成为公众以及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其中,生猪及产品追溯体系便是在此背景下得以推广应用。2008年,中央1号文件要求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规划,依法开展质量安全监测和检查,健全农产品标识和可追溯制度,推进出口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

生猪及产品追溯体系是以农业部中央数据库为基础,应用标识技术对生猪繁育、饲养、屠宰和猪肉产品加工、流通等环节实施全程监管的信息化网络系统。主要的工作可以分为以下几方面:对生猪活体以及猪肉产品等做标识;养殖场所实施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管理;集中建立数据传递系统及中央数据库;对各生产环节信息进行采集、转换并记录。由此,实现对生猪及猪肉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过程的溯源式管理。

生猪在进入屠宰场后,首先就是要录入检疫证明等信息,留下检疫合格的生猪。进一步对其产地进行追溯,即索取产地检疫证明,并在屠宰场追溯系统中对生猪个体进行畜主、证件号码、产地、检疫人员、运输人员、运输车辆牌号等相关信息的录入。开始屠宰后,相关人员应剪取二维码耳标并进行扫描,系统对数据进行转换,完成生猪个体信息的转换以及传递。按屠宰的相关规定及流程屠宰、剖解,每一猪胴体绑定一追溯码标签,以便销售后查询。同时,应携带有农业部监制的动物产品合格证明,其上应含有与上述追溯码标签相同的追溯码。

上述环节是根据生猪及产品追溯体系已初步完善的地区,对于起步较晚,相关措施不到位的地区应采取一定的补偿措施。例如,一些地区的生猪已使用新型耳标,但是没有进行生猪个体信息的输入,操作人员可在生猪进入屠宰场时录入检疫证明、消毒证明及相关运输信息,以确保在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时,有因可循。再者,对于没有使用新型耳标或者是耳标已脱落的生猪个体,操作人员可对其进行无耳标生猪登记,系统按照同批次生猪的信息生成并打印追溯码标签,由此实现对个体信息的转化与传递。

生猪及产品追溯体系作为食品质量安全风险控制管理的有效手段,备受关注。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等已建立了比较成熟完善的追溯管理体系。我国起步晚,2005年才开始推广使用。因此,我们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同时改善其存在的弊端,逐步建立起自己独有的追溯体系。当然,还要结合地区的发展特色,做到真正的因地制宜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