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收购一片冷清“一块钱”成心理底线

来源:    作者:    时间: 2011-11-30
      “前期价格越高农民越不愿意卖,总想等一个更高的价格,结果这段时间价格不断下降,农民就更不愿意卖了。”对于目前冷冷清清的玉米收购市场,吉林白城市裕丰米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修顺无奈地说。记者在白城市采访发现,今年玉米开秤价较去年高,但农民惜售心理非常明显,对粮价心理期望值很高,伴随价格不断下行,惜售氛围更加浓重。9月27日,松原嘉吉生化有限公司开秤收购玉米,折成干粮价格为2200元/吨,中粮生化(000930,股吧)于10月15日开始收购,开秤价也是2200元/吨,较去年开秤价格每吨提高480元。松原市粮食局副局长高兴国介绍说,后期价格始终处于回落趋势,10月20日嘉吉生化收粮价格已降至2130元/吨,目前已降至2070元/吨。

    在松原市宁江区善友镇善友村,村民谭凤文表示,“目前市场价折成干粮价刚好在一块钱左右,如果价格再往下降,几乎就没什么账算了。”他还拿出自家的计算器算了笔成本账:今年平均种一公顷玉米,包地费6000元,化肥2760元,种子500元,农药200元,机耕费600元,收获时包括扒玉米、拉玉米、灭茬等雇工费3300元,放水灌溉500元,脱粒费510元,总成本大概1.4万元。“今年每公顷平均打0.85万公斤,按照目前市场价1.84元/公斤(自然水)计算,能卖1.56万元,平均每公顷赚1600元。”

    “今年一块钱已经是大伙的心理底线。”善友村村支部书记李军也表示,如今农民不仅生产性支出增加,生活性支出也增加,虽然这两年粮价涨了不少,表面看农民收入增加了不少,但大伙增收的钱一部分追加在生产成本里,一部分也被米、面、油等物价普涨吃掉了,农民的生活水平没有太大变化。“如果今年玉米价格继续往下降,不仅包地种的没账算,即使农民自己家的地,一公顷赚7000多元,还不如出去打工赚得多。”他说:“现在普通力工每天收入都在150元左右,打工一年至少赚四五万元。”

    李军告诉记者,全村704户农民目前只有5户农民把粮卖了,主要还是对目前的价格不认可。“今年风灾、虫灾、旱灾明显,玉米平均公顷产量只有0.75万公斤左右,减产超过2成。”他说:“种地成本也增加了,平均每公顷包地费增加500元,化肥涨价增加成本140元,雇工成本增加200元,粗略计算每公顷就增加成本840元,卖不上好价钱大伙肯定接受不了。”

    一方面是农民不认可目前的价格惜售心态明显,另一方面是收购主体观望氛围浓重,玉米收购市场一片冷清。目前收粮的主体是长春大成集团、中粮生化、嘉吉生化等深加工企业,还有个别的饲料企业和零散贸易商,而深加工行业掌握着市场定价权。

    “去年这个时候,各市场主体早已开始纷纷抢粮,可今年大伙普遍还在观望。”白城市粮食局副局长李秋田说,去年大伙普遍感觉粮源相对紧张,国家甚至一度限制中储粮、深加工行业收粮,其它市场主体担心后期粮源紧缺价格暴涨,所以纷纷提早动手抓粮。“今年的形势截然不同,全国性的大丰收,国家还进口了一部分玉米作为储备,市场上粮源相对充足,大家开始担心供过于求后期价格下跌,所以入市态度谨慎,观望氛围明显。”他说。

    高兴国说,新粮上市开秤以来,尤其是进入10月份以后价格逐步回落,一方面是因为国家针对市场供求在南方抛售一部分库存,紧接着山东、山西、陕西等新玉米上市补充了市场。此外,全球经济形势、尤其是美国等经济形势下滑,也波及到国内粮价。

    对于未来玉米价格的走势,嘉吉生化有限公司玉米采购接收部经理徐家万说,目前价格仍是下行趋势,他们平均每天收购2000多吨,基本能够满足当天加工转化所需。企业收购态度比较积极,后期伴随其它主体纷纷入市,价格应不致大幅下跌。

    “吉林省深加工转化占商品玉米的一半左右,饲料和养殖行业转化1/4,贸易粮占1/4。”中储粮吉林分公司总经理丁召团则认为,今年国内玉米虽然大丰收,但整体供应偏紧格局并未改变,预计后期市场价格会相对稳定。但“目前最担心的就是深加工行业受到国际形势影响,下游产品价格下跌导致对原料玉米需求萎缩,所以后期粮价仍不排除阶段性下跌的可能。”

    吉林省粮食经济学会秘书长刘笑然认为,综合今年农民种粮成本和市场形势,玉米折干粮价格定在一块钱比较合理,既能保障农民的合理收益,又不至于牵动物价成为连锁涨价的源头。建议国家综合运用政策、市场手段控制粮价在合理区间内,在粮价低于一块钱时适时启动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谨防农民“增产不增收”,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