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牧分析《缓解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调控预案》

来源: 作者: 时间:2012-05-21
 5月14日发改委公布新的《缓解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调控预案》。新预案以6-8.5:1为正常区间,向上和向下超出范围均将逐步启动三级响应。根据人力资源成本、环保、机械投入与改造、饲料、水电、兽药、疾病以及管理成本等要素的影响,目前状况下猪粮比6和8.5分别对应略亏和略赢,设置较之前的2009版的5.5:1基本盈亏点更为合理,有利于推动养猪业的升级改造和技术创新、环保体系的建设、食品安全体系建设、市民饮食结构改善。

  新预案有利于推动生猪产业向工厂化规模化发展和演变,推动企业投入技术创新与改造。新预案与以往不同,2009版预案仅在猪粮比低于5.5时启动应急收储,意在防止猪价过度下跌,没考虑过度上涨的问题;新版预案在过度上涨和下跌的情况下都将启动,而且将过度上涨的区间从9调整到8.5。在此情况下,如何有效降低并控制生产成本是企业能否盈利的根本。企业必然通过扩大生产规模来分摊管理和技术成本,提升养殖技术水平来拓展利润空间。

  新预案的调控措施仍然是收储、抛储以及能繁母猪、种公猪养殖补贴。调控措施上没有太大变化。根据09年预案执行的情况来看,由于中国市场年上市肉猪超6亿头,收储和抛储对于整个生猪市场实际供需关系影响有限,主要影响来自于对养殖户心理影响的层面。能繁母猪、种公猪养殖补贴对保种有一定积极影响,但是补贴额度(100元)相对较低,在当前高企的饲料成本情况下,在一个亏损周期里面养殖户往往要经历半年以上,这个时候银行不再放贷,卖猪杀猪或着减少喂料成了选择,势必影响生猪在盈利周期的快速上市。建议有关部门可考虑与银行体系联动,建立相应应急贷款体系和免息优惠政策更能帮助规模化养殖户渡过难关。

  回顾一下近年来猪粮比走势(如下图),我们会发现,自2007年以来,猪粮比跟随宏观经济形势剧烈波动(这主要是受猪价随经济形势变化、玉米价格平稳上涨的影响),规模化养殖企业发展迅速。这主要是与疾病形势、经济形势和国家环保、食品安全等政策的变化有关。近年来疾病形势严峻,社会用工成本不断上升,国家环保要求、食品安全要求不断趋严,企业择机进行相应投入并扩大生产规模, 提升技术水平。通过综合调研发现,猪粮比并没有较好的反应近年来养殖企业的效益水平,相对而言,建立行之有效的全成本模型更利于判断养殖行业的整体状况。

(图形数据来源于中国畜牧业信息网)

  相对《缓解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调控预案》这类政策性的调控机制,笔者认为,建立市场本身调节机制或更为有效。建立生猪期货,是完善和健全生猪市场的一个最好选择。例如:1966年,美国生猪期货在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开始交易。56年来,美国生猪期货对生猪生产、稳定发展市场均起到一定的作用,稳定了生猪生产、保护了生产者利益。现在,瘦肉猪合约在芝加哥商业交易所买卖最活跃的农产品合约中名列第二。我们呼吁,国家应早日批准生猪期货上市。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