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殖业战略论坛在扬举行 扬州"品牌养殖"推全国

来源: 作者: 时间:2012-05-30

核心提示

  未来20年,我国养殖业主要养殖产品需求仍呈刚性增长,但面临资源日益短缺、环境生态压力加大、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等诸多挑战,如何实现我国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昨天,备受学界、业界关注的中国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战略高层论坛在扬州开幕,多名院士以及全国上百名养殖业专家参加本次论坛。会议间隙,本报记者与一些院士面对面,聆听了他们对加快中国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养殖业迎

战略转型期

——专访旭日干院士

  人物名片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院士,家畜繁殖生物学与生物技术专家。首次探索出山羊、绵羊和牛精子体外诱导获能的途径,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试管内杂交育种技术,为家畜改良和育种开创了新的技术途径。

  目前我国养殖业呈刚性增长态势,很多人都加入到养殖业中来。但旭日干院士却表示,我国养殖业占农业比重还不是很高,目前我国养殖业占农业比重50%左右,而发达国家在80%左右。

  “为什么要谈养殖业占农业比重问题?因为养殖业占农业比重这个问题是国际上公认的衡量农业结构现代化的两个指标之一。”旭日干解释。

  养殖等产业是农民增收的重点,而养殖业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旭日干建议国家要进行结构调整,推动养殖业协调发展,建议中央每年投入资金提升养殖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旭日干还指出,我国养殖业发展目前遇到三个问题,一是资源问题,二是品种问题,三是疫病问题。

  以疫病问题为例,目前我国好多地方养殖业仍以“小规模、大群体”的模式为主,条件简陋,卫生环境差,不能满足畜禽养殖所需,不能使畜禽的生产性能得到良好的发挥,有时会造成小群得病引起大群感染,造成投资过大、效益降低。

  旭日干说,这次在扬州举行中国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战略高层论坛,实际上大家是在讨论研究未来十至二十年我国养殖业的发展方向。应该看到,未来20年将是我国养殖业的战略转型期,养殖业将转型为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养殖业,在我国农业中率先实现现代化。

旭日干

李宁

扬州可依托高校资源

——专访李宁院士

  人物名片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农业大学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之一。“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动物遗传育种学特聘教授,“973”项目“农业动物遗传育种与克隆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首席科学家。

  “食品安全问题缘何层出不穷?”李宁院士直言不讳,“这不是检查出来的问题,而是养殖业源头有问题。”

  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他分析,在我们国家,养殖户的模式基本都是农户一家一户养殖,这属于分散养殖;其次是养殖户文化程度低,生产素质、水平低。“看不懂养殖手册,在这种情况下,总不能叫一个养殖户后跟一名警察吧。”

  他表示,这种状况在发达国家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也层出不穷。当前我们要做的就是缩短这个时期,工业化发展是路径。“养殖业是个高投入产业,需要现代科技的进入,而不是谁都可以进入的、传统低投入的模式。”李宁举例说,生产出来的鸡蛋大小一样,那只有一条生产线才能生产出来。科学养殖,像工厂产品一样标准化生产,安全系数高。“我国应不断加快养殖业规模化的进程,要打破‘养殖业谁能都干’的观念。”

  他说,扬州是非常发达的区域,扬州鹅、高邮双黄蛋等知名度高。“扬州可依托高校、研究所资源,充分利用地方特色、消费特色,加快规模化养殖,科学饲养,现代化作业,形成地方养殖特色、特点,让品牌叫得更响,影响周边及全国。”

  针对时下追逐有机食品的现象,李宁一针见血地指出:“有机食品不是最安全的,按科学生产的才是最安全的。在发达国家有机食品仅占1%,属于高端人群,不属于大众。”

  很多市民谈到“瘦肉精”都很害怕。李宁说,据他观察,美国人不怕“瘦肉精”,“瘦肉精”在美国是允许使用的。李宁认为,在严格监管的前提下,“瘦肉精”是有好处的,一样东西只要存在某种好处,而且遵守用量的安全线,是完全可以安全使用的。只要将“瘦肉精”的用时用量控制好,大家吃的东西是安全的。

夏咸柱

动物防疫事关公众健康

——专访夏咸柱院士

  人物名片出生于江苏省建湖县,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医学科学院军事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我国著名的动物病毒学专家,多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及军队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先后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军优秀教师”、总后勤部“一代名师”。

  “我是江苏建湖人,在江苏生活了26年,在部队生活了48年。”今年74岁的夏咸柱院士提到扬州,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扬大校庆时,我刚来过扬州,回到扬州就有种特别的亲切感。”

  说起“吃”,他说,我们每天吃的食品除了植物源性的粮食蔬菜和瓜果,还有肉蛋奶等动物源性食品。而且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类动物源性食品在食品中的比例不断提高,如何保障这类食品的数量、价格和质量安全,即保障这类食品有得吃、吃得起和吃得安全,关键在于对这类食品动物疫病的有效防控。“动物疫病防控事关重大,关系到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关系到公众健康与公共卫生。”

  “我们所吃的猪肉,一听到有瘦肉精,谁还敢放心吃?”夏咸柱说,动物源性食品安全与每个人都密切相关,动物疫病防控显得十分重要。如何对症下药?用什么疫苗安全有效?他认为,最重要的是需要饲养管理,加强防疫。“以前的人脸上有麻子,那是由于出天花,现在很少看到,这是出生后打一种疫苗来预防。动物疫病的防控同样是这样。”

  “农民赚钱不容易,养了一头猪,如何变成收入?”夏咸柱认为,“首先要选好品种,然后要科学饲养,如饲料合理搭配,防病治病要跟上。”他表示,提倡科研人员与生产结合起来,发挥兽医的作用。要提高畜牲业的效益,就必须大家一起齐心协力,农民要学些知识,科学饲养;研究机构将有用的东西变成大家可操作的行动,配合起来才能良性循环。扬州可以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等力量,为做大畜牲业提供有力支撑。

金鉴明

养殖业也需生态文明

——专访金鉴明院士

  人物名片出生于浙江杭州,中国工程院院士、环境保护部研究员,在环境工程学科领域中有重大贡献和取得富有创造性的成就。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物种移地、就地保护工程和自然保护区设计、建设工程等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

  “我是杭州人,来自西湖畔,而扬州有个瘦西湖,两个城市有着天然的渊源。”金鉴明院士在论坛上的开场白一下就缩短了他与扬州的距离。他说,扬州乃至整个江苏的生态文明闻名于耳,养殖业同样需要生态文明。

  他说,通过调研,发现农业污染超过工业污染,畜禽养殖业成为农业最大污染源,养殖业成为水体最大的污染源之一。而污染的原因就是生产力布局不合理、产品与产污关系失调、规模超环境负荷、生产方式粗放低效、科技支撑能力弱等。

  金鉴明认为,养殖业发展的战略思想是树立养殖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旗,遵循自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创新养殖业发展模式,优化养殖业发展结构与布局,适度调控发展规模,促进养殖业发展由随意发展型向统筹规划型转变,由传统的数量效益型向制裁量效益型转变,由环境代价型向环境友好型转变。战略目标就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依照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发展原理,通过源头防控、过程监控和末端治理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手段,实现区域环境污染治理与养殖业的和谐发展。战略任务是优化布局结构实施源头控制;转变发展方式构建良性循环生产系统;强化科技支撑,完善体制,提升监管能力。

  “转变方式就是要延长产业链,推广生态养殖模式;实施养殖清洁生产,提高资料利用率,减少污染物排放,降低对环境的危害。”金鉴明提出“三生”养殖文明模式,即提高养殖户生态保护意识、推进低碳养殖实行文明生产、倡导绿色消费文明生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