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高层论坛在青岛农大举行

来源:    作者:    时间: 2012-06-05

  6月3日,农牧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高层论坛在青岛农业大学学术会馆隆重举行,来自国内有关高校的知名专家学者和农牧企业家齐聚一堂,就“农牧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这一主题,博采众家所长,展望发展愿景。论坛由青岛农大和农牧业界根源文化联谊会联合主办,青岛农业大学校长李宝笃,副校长戴洪义、宋希云,山东科技大学副校长刘新民,中国人民大学彭剑锋教授,中国农业大学付文阁教授,山东亚太中慧集团创始人张唐之,山东六和集团有限公司总裁陶煦等出席会议,出席会议的嘉宾还有来自南京农业大学、江西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的有关专家,来自华西希望集团、新疆泰昆集团、河南后羿集团、山东太合集团、江西正邦集团、山东春雪集团等国内大型企业的企业家。会议由山东亚太中慧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尉安宁主持。

  青岛农业大学校长李宝笃重点就我校近年来在创业型大学建设上的探索与思考进行了主旨发言,发言分为创业型大学的思考、我校创建创业型大学的探索与实践、问题和展望三个部分。

  李宝笃指出,世界现代大学的发展模式经过了四个阶段的变迁,创业型大学产生于第四个阶段,其主要特征是在大学的科学研究基础上扩展,进行创业活动,进而形成衍生的高技术公司。创业型大学的产生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目前世界上已经出现创业型大学成功发展的典型案例。

  李宝笃指出,创建创业型大学,一要坚持开放性办学,与社会、政府、企业、国内外高校院所全方位合作,以实际贡献成为经济社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主体。二要建立科学高效的内部管理体制,极大地激发师生的科技创新积极性,提高大学的整体创新能力。三要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成果的产业化,促进学术资本化形成,完善学术市场发展。四要加强以学术文化为核心的大学文化建设,发挥好大学的社会文化引领功能。

  在我校创建创业型大学的探索与实践方面,李宝笃说,近年来,我校高度关注创业型大学发展,在国内较早地围绕创建创业型大学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了一些成绩,更加坚定了创建创业型大学的信心。他重点就学校在四个方面的探索进行了详细阐述: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积极探索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针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积极为社会、政府和企业培养各类人才;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积极做好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成果产业化。

  李宝笃提出,虽然目前创建创业型大学还面临着外部环境压力,高校自身也缺少摆脱羁绊、追求变革的勇气和大胆探索、勇于实践的坚定性,但创建创业型大学必须不断探索、大胆实践。今后,我校将积极总结创业型大学创建中取得的经验成果,紧紧抓住世界高等教育大变革的难得机遇,在不断探索实践中找到一条适合我校实际的创业型大学发展之路,从根本上解决好高校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脱节的问题,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做一些有益的探索与尝试。

  张唐之在发言中,从企业的社会责任、我国农牧产业的发展态势、行业人才的需求与培养和团队的建设等方面,就农牧经济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自己的思考和看法。张唐之认为,我国目前正处于农牧企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企业必须抓住大好时机,促进全国农牧产业发展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彭剑锋教授在发言中高度赞扬了我校抓住有利时机进行创业型大学建设的做法,指出这是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彭剑锋从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关系、农业高级专门人才的缺失、农业商业模式的更新换代、科学合理的评价模式和创新机制的建设等方面,分析了当前中国农牧企业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刘新民在发言中充分认可了我校创建创业型大学的发展新思路,并对学校近年来的快速发展表示赞赏。他围绕农牧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的核心主题,从不同层面就企业文化在企业做大做强中所具有的作用进行了阐述。

  付文阁教授的发言主要就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意义进行了阐释。他提出,企业文化既是价值观,又是方法论,在推动行业的良性发展和行业文化建设上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在平衡企业的利益追求和社会责任担当上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主旨发言结束后,与会专家、学者、教授、企业家等就“农牧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这一主题展开了充分、热烈的自由发言,通过交流沟通和思想碰撞,分别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和举措,在观点碰撞和争鸣中形成广泛共识,增进了相互了解和联系,为我国农牧行业的文化建设与发展打下了基础。会议在热烈、务实、融洽的气氛中圆满结束。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