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行情与养殖业“冰火两重天”

来源: 作者: 时间:2012-07-09

  ‘本来以为能多赚些钱,但今年的养殖行业确实是困难,饲料价格已经成了我们最大的负担。’四川的养殖户陶鸣对自己年初时增加仔猪饲养数量的决定有些懊悔,一方面的原因是今年的猪肉价格一直没有涨起来。另外一方面,从今年春节以后不断上涨的饲料价格已经让养殖者们感受到了沉重的压力。对陶鸣来说,卖价上不去,成本在增加,可猪又不得不喂,哪怕未来面对的是无钱可赚。

  从大连商品交易所的农产品期货行情中新金融记者看到,豆粕期货从今年的1月底便出现走强迹象,截至上周五收盘,9月份交割的豆粕1209合约从1月31日的2943元/吨已经涨到了3656元/吨,每吨价格上涨713元,涨幅高达24%,而这也是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国内豆粕价格所处的最高点。另一重要饲料玉米的价格也维持在2000年以来的高位,截至上周五收盘,9月份交割的玉米期货1209合约收盘价为2461元/吨,较1月初上涨7.8%。

养殖业的刚需

  作为畜禽养殖乃至水产养殖最重要的蛋白饲料来源,豆粕在我国近几年的使用量都保持在5000万吨以上,并保持着每年6%以上的年需求量增长。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市场信息处处长曹智告诉新金融记者,从对数据的观测和研究来看,人均肉类和禽蛋占有量与人均GDP基本保持着同向和高度相关关系,随着经济的发展养殖业的需求也在增加,这也带动了对饲料的需求。曹智向新金融记者分析,收入增长和人口增加带动了刚性需求的增长,在20世纪初城乡消费结构的变化就曾推动饲料消费的快速提高,而近两年养殖结构的变化特别是商业化养殖程度的提高为豆粕等饲料的需求高速增长又注入了新的动力。

  根据曹智提供给新金融记者的数据,2011/2012年度中国蛋白粕饲料消费增速为6.8%,需求层面的强劲为饲料的价格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一德研究院(博客,微博)豆类油脂产业链研发中心总监邵远慧向新金融记者表示,今年豆粕、玉米等饲料的企稳反弹,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肉禽水产养殖行业需求的回暖,而去年猪肉价格的一波上涨,又使许多养殖户增加了生猪的养殖数量,到了今年春节以后,生猪的存栏量出现了高峰,客观上又助推了饲料价格的上涨。四川养殖户陶鸣给新金融记者的说法是,2011年猪价一路走高,高利润刺激了很多养殖户花高价去买种猪和仔猪扩大养殖规模,在她身边甚至以前从来没有养殖经验的汽车维修厂老板都投了资去养猪。

  首创期货农产品分析师李青告诉新金融记者,虽然养殖数量出现增长,但今年上半年,我国养殖行业的经营以及利润情况并不乐观。今年年初,不少地方出现仔猪腹泻疫病并大量死亡,导致养殖户损失惨重。为弥补亏损,农户采取压栏方式,寄望抬高产品价格。然而,多次压栏增加了养殖成本压力,猪肉价格反而一路走跌,饲料养殖行业利润水平持续下滑。据统计,上半年我国生猪均价在7.5元/500克;养猪盈利自春节前后的450元/头到了5月份已经跌破100元/头;猪粮比(即生猪价格和作为生猪主要饲料的农产品价格的比值,编者注)跌破6:1的盈亏平衡点,这意味着饲料成本的增加已经使养殖户面临着养得越多赔得越多的境地。

  新金融记者了解到,为保护养殖户利益,兼顾消费群体的承受能力,5月中旬国家启动了《缓解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调控预案》,为市场提供支撑。进入6月份,前期滞销的大猪陆续出栏,加之“端午节”假期需求提振,屠宰场收购积极性增强,猪肉价格一度出现小幅上涨。李青分析认为,接下来两个月,生猪存栏量的萎缩、出栏肥猪减少有望助力生猪价格、养殖业利润企稳回升。另一方面,饲料企业也正步入恢复期。饲料企业前期随购随销的谨慎策略导致库存有限,而眼下东北产区供应紧俏,流通量少,存粮成本增加。受到以上因素的影响,豆类、玉米价格易涨难跌从而使豆粕等饲料价格得到支撑。

饲料行情火热

  尽管养殖生猪的利润空间已经受到了很大的挤压,但养殖户还不得不承担来自于饲料价格上涨的压力,在陶鸣看来,在当前饲料价格处在历史高位的情况下,想把已经可以出栏的生猪压在栏里等待未来价格上涨后再出售也是不合算的,毕竟喂饲料成本太高了,她现在更期待的是让生猪早点出栏,把总的养猪数量降下来以后,再考虑留下一部分等待猪价的好转。

  陶鸣还告诉新金融记者,养殖户的日子不好过,当地的饲料经销商却盈利不少,一些以前手里有库存的经销商在这次饲料上涨的大行情中赚得盆满钵满,有的还因为这个买了新车。不仅仅是饲料经销商,因此受益更多的还是压榨大豆生产饲料的油厂,一位同样在四川的油厂老板告诉新金融记者,今年单纯的大豆压榨生产豆油没有什么钱赚,真正给他们带来利润的则是豆粕价格的上涨。新金融记者在上周对多个地区的油厂豆粕出厂价格的调查中发现,仅仅从7月5日到7月6日一天的时间,各地的豆粕价格就出现了每吨20元到60元不同幅度的上涨,截至7月6日,江苏连云港(601008,股吧)地区油厂43%蛋白豆粕的报价为3780元/吨,比7月5日涨了50元/吨;吉林四平地区油厂46%蛋白豆粕报价为3770元/吨,比前一日涨20元/吨;湖北武汉地区油厂43%蛋白豆粕报价为3830元/吨,比7月5日涨了60元/吨;山东日照地区油厂46%蛋白豆粕报价为3820元/吨,比前一天的成交价涨了60元/吨。

  首创期货分析师李青告诉新金融记者,三季度是我国新季大豆和玉米的关键生长期,与此同时,农户陈粮售罄,粮源集中于中端市场贸易商手中,更易于出现推动现货价格上涨的情况。受“买涨不买跌”的心理影响,近期部分地区豆粕现货成交随期价走势呈现好转迹象,中小饲料企业补货积极。上周,我国黑龙江普通蛋白粕出厂价格集中在3420-3500元/吨,较上周上涨100元/吨;沿海地区豆粕出厂价格同样走升,多数地区周涨幅高达120、150元/吨,6月以来累计涨幅在260-360元/吨。玉米方面,7月初东北玉米涨价步伐有所放缓,上周吉林地区玉米报价集中于2320元/吨上下,与此前一周持平;南方港口玉米冲高回落;华北地区仍延续了上涨态势。值得注意的是:近期由于CBOT美玉米价格飙升,美玉米到港成本跟涨,截至上周玉米到港完税成本已经超过了国内玉米的价格。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的统计数据,9月船期2号美玉米FOB报价在310.50美元/吨,对中国港口CNF报价356.44美元/吨,到港完税价格为2650元/吨左右。为3月中旬以来最高水平,比当前深圳蛇口港玉米成交价格高100元/吨,业内人士指出这意味着国内玉米价格仍存上涨空间。

天气因素推波助澜

  国内玉米、豆粕等饲料价格的上涨一方面来自于需求的带动,而国际上主要饲料原料出口国的天气似乎也在推波助澜。

  一德研究院豆类油脂产业链研发中心总监邵远慧告诉新金融记者,国际大豆价格一直受到美国的影响,而美国大豆的价格与产量密切相关,天气就是影响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近期美国炎热干燥的天气引发了人们对北半球大豆供应前景的担忧,推升国际豆价大涨,从而拉动国内豆粕价格连日来大幅走高。截至上周四收盘,豆粕主力1301合约收报3634元/吨,较前日上涨100元/吨,涨幅高达2.83%。在继续领涨商品市场的同时,主力合约期价已悄然突破去年2月以来的高点。价格高涨带动市场交易活跃,持仓量、成交量再度双创新高,其中总持仓量增加14.3万手至297.5万手,总成交量上升125.7万手至612.9万手,而主力1301合约持仓量水平也刷新了历史纪录。

  美国大豆主产区伊利诺伊和印第安纳等美国主要的农业州已经连续几天遭遇38摄氏度(华氏100度)以上的高温天气,并且本周也没有减弱的迹象。美国国家气象局伊利诺伊中心办事处的气象专家马特?巴恩斯(Matt Barnes)说:“未来一周的天气预报基本维持不变,预计酷热天气不会中断。”美国大豆价格已上涨至2007年和2008年粮食危机以来的最高水平,而今年玉米作物的价格自6月中旬以来已经上涨30%。在干旱袭击南美地区巴西、阿根廷、乌拉圭和巴拉圭的大豆种植带数月之后,人们就开始担忧美国的收成情况。

  根据美国农业部近期报告显示,截至7月1日,由于受到中西部持续干旱天气影响,美豆优良率大幅下滑至45%,之前一周为53%,市场预期为50%,当前美豆优良率已创下自1988年以来同期最低水平。在明年3、4月份南美大豆上市之前,美豆将是市场中的主要供应源。今年上半年南美大豆产量大幅减少,已经使市场供应和库存处于低位。如果眼下美国干旱持续,产量出现大幅下滑,由此带来的供需缺口将会导致豆类价格继续攀升,甚至可能冲破2008年创下的高位。

  邵远慧表示,美豆大涨带动国内进口大豆成本快速上升是豆粕上涨的内在动力,同时,在去年国内生猪养殖业高利润的刺激下,今年国内养殖业进入了快速增长期,生猪和家禽养殖会维持较高的存栏率,水产养殖也会进入季节性高峰。下游饲料需求增长会使榨油企业挺粕意愿增强,维持豆粕价格的高位运行。在期货市场的带动下,豆类现货市场也出现普涨。统计数据显示,近期国内进口大豆呈现明显上涨态势。主流报价集中在4300-4500元/吨,均价较6月上涨超过100元/吨;各地豆粕现货价格继续回升,报价多集中在3500-3850元/吨,均价较前一周大幅上涨。

  李青也认为,美国中西部炎热干燥天气损及大豆、玉米作物优良率,严重威胁新季玉米产情。有气象预报称,周末炎热天气将有短暂缓解,但未来五日美中西部作物带仅有30%的地区会有降雨出现,雨量有限或无助于改善当地土壤墒情。而未来11-15日天气将更加炎热。高温适逢大部分玉米开始授粉,或严重威胁部分地区玉米单产水平。后期天气影响不容小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