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专用饲料挤走进口品牌

来源:    作者:    时间: 2012-09-25

  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大菱鲆年产量约6万吨左右,按照目前国内大菱鲆颗粒饲料饵料系数平均水平1:1来算,大菱鲆颗粒饲料拥有6万吨的市场容量。但是,据青岛七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鹏介绍,目前大菱鲆颗粒饲料总的年产量为2万吨左右。也就是说,在大菱鲆养殖业中,冰鲜饵料仍然占有很大的比例,颗粒饲料还有很大市场空间。

  冰鲜饵料仍占很大的比例

  与大部分海水养殖品种一样,大菱鲆养殖一开始也是全程使用冰鲜饵料。4-6斤冰鲜养1斤大菱鲆,这样的饵料系数在现在看来不可思议,但在高利润的大菱鲆产业中,养殖户却不以为然。“冰鲜饵料容易获取,大菱鲆摄食后生长速度快,价格也不贵。”这是大多数养殖户的想法,直至今天,这种思想仍在他们脑海中根深蒂固。

  然而,众所周知,无论从冰鲜饵料本身的营养价值,还是其对养殖环境的影响,都决定了它将逐渐被颗粒饲料取代。

  说到冰鲜饵料对环境的污染问题,麦康森院士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呼吁国内养殖者停止使用冰鲜鱼。“目前从管理部门到养殖户都存在一个不正确的认识:下杂鱼的成本低、鱼长得快,事实并非如此。”

  不过,与早期相比,这种盲目使用冰鲜鱼的情况,在2006年“大菱鲆药残风波”后已经得到些好转。中国海洋大学教授艾庆辉认为,“药残风波”具有两面性。“从药残风波前巅峰跌落到风波后的低谷,人们往往看到了药残曝光对整个大菱鲆产业造成的毁灭性打击,但恰恰是这一件轰动性事件为从业人员敲响了食品安全警钟。”

  也正是这一事件,促使大菱鲆饲料在研发转变了思路,从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的角度,开展了对大菱鲆免疫增强剂等方面的研究,降低了对抗生素等药物的依赖程度。另一方面,为响应大菱鲆产业复苏后,市场对新型安全性高的饲料需求增加,科研单位加强了与饲料生产企业的合作,加快了研究成果转化,开发出了绿色高效安全的大菱鲆专用配合饲料,并取得显着经济效益。

  随着大菱鲆颗粒饲料研发与生产进入新阶段,养殖户对颗粒饲料的认可程度也逐渐增加。目前养殖户大体可分为三类,第一类完全使用颗粒饲料;第二类,完全使用冰鲜饵料;第三类,可以称为摇摆型,即冰鲜饵料和颗粒饲料哪种价格低就选择哪种。有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大菱鲆养殖中冰鲜饵料和颗粒饲料的比例为7:3,养殖到3两左右规格以后,大部分养殖户会转投冰鲜饵料。但艾庆辉认为,冰鲜饵料和颗粒饲料并没有固定比例,从总量上看,冰鲜饵料稍高于颗粒饲料。

  国产饲料已占主流市场

  与国内大部分水产养殖品种不同,大菱鲆在中国的养殖先解决了种苗问题,再有了养殖业发展,从而带动了产业。因此,当1999年雷霁霖院士的团队对大菱鲆苗种生产技术取得突破的好消息传出来后,一系列配套产业也相继开展。

  在麦康森院士带领下,其团队就大菱鲆营养需求和配合饲料开始漫长征程。“这是大菱鲆引种系列研究的要求,也是大菱鲆产业深化与发展的客观要求。”艾庆辉表示。

  在此之前,日本、韩国有品牌饲料产品销售到中国,也有韩国企业在中国建厂。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进口饲料占据国内大菱鲆饲料的主要市场。

  但随着国内大菱鲆饲料自主研发和推广应用,这些进口饲料渐渐退出市场。“现在国内有的品牌在品质上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艾庆辉举例说,青岛七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大菱鲆专用配合饲料已经在成活率、增重率以及饲料系数等方面达到或超过亚洲、欧洲着名的大菱鲆专用饲料。而成本方面,七好饲料比进口饲料降低10%-40%。

  从市场占有率看,据艾庆辉介绍,进口饲料的比例已经下降到不足10%,而且主要集中在苗料阶段,大号料市场基本上完全被国产饲料占领。

  同时,艾庆辉也表示,与进口苗料相比,国产饲料在原料和加工工艺方面还有提升空间。但是,某大菱鲆饲料生产企业负责人却告诉《农财宝典》记者,去年日本地震以后,禁止日本饲料进入中国市场,大菱鲆苗料市场也出现很大空缺,不少企业抓住这一机遇,逐步向养殖户推广国产苗料。

  颗粒饲料是未来必然趋势

  在谈到大菱鲆的规模化养殖时,雷霁霖院士曾表示,工业化养殖是未来必然趋势。随着地下水资源逐步枯竭,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将是大菱鲆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无可厚非的,颗粒饲料相对于冰鲜饵料更能满足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的需要。

  如何全面取代鲜鱼将是我国颗粒饲料面临的主要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不仅取决于饲料行业,还与市场供求、养殖模式、食品安全监管等多方面因素有关,不是一蹴而就能解决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高品质颗粒饲料的研发固然重要,更为重要的是推动养殖户转变思想,提高认识。”

  同时,国内大多数学者认为,我国大菱鲆饲料对鱼粉、鱼油等资源短缺型原料的依存度依然较高,必须下大力气开展原料替代性研究。“植物性原料来源广泛、价格较低,是不错的选择。”艾庆辉表示,关键是如何通过营养元素平衡,提高消化吸收率,消除或降低抗营养因子等手段提高其在饲料中的添加比例。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