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粮仓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来源:    作者:    时间: 2012-09-27

  粮食关乎生存,能源、金融关乎发展。发展问题可缓,生存问题则刻不容缓!

  近十几年来国际形势风云变幻,能源危机、金融危机,已为人们所熟知,这些危机通过人类社会的共同努力可以化解。“粮食骚乱”已在多个国家发生,但是真正的大面积的粮食危机还没有发生,粮食危机一旦发生,人类将面临一场空前的劫难。

  目前全世界的粮食供应处于紧平衡状态,全球气候变化和资源环境的恶化带来的诸多风险也时刻威胁着这个平衡状态。在这种形势下,粮食不再是一种普通的资源,它已经变成一种战略物资,甚至是一种武器。

  中国是人口大国,粮食安全问题尤为重要。保障中国的粮食安全对世界政治经济稳定也是一个巨大的贡献。1995年9月莱斯特·布朗发表了长达163页的研究报告——《谁来养活中国》。报告提出“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认为中国的粮食危机将会给世界带来灾难。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是确定的,“解决我国13亿人的吃饭问题,只能依靠我们自己”。依靠国外进口,我们买不起、买不到、运不来。中国作为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后来者,不能完全掌握农产品的定价权和农产品国际贸易的话语权,因此在国际市场上只能调剂余缺。中国一旦发生粮食危机,期望在国际市场上获得大量粮食进口是不现实的。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经说过:“谁控制了粮食,谁就控制了全人类。”如果中国的粮食不能实现绝大部分的自给,那么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舞台上将受制于人。

  

  过去50年,中国在农业发展上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中国在为不断增长的人口提供充足的粮食方面所做的努力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从成功地“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到2011年全国粮食总产量5.7亿吨,占世界总产量的24.59%,中国的粮食生产已经基本能够满足本国的粮食需要。然而人口增长、能源短缺、耕地减少、环境恶化等诸多问题都在威胁着已处于紧平衡状态的粮食供给。任何一个环节的闪失都可能打破该平衡,导致粮食危机,对人类社会产生剧烈打击。在这种趋势下,中国的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十分严峻。

  从世界粮食消费趋势看,人口仍继续增长,同时经济发展也带来膳食结构的改变,这都将继续使粮食需求呈现刚性增加。据联合国预测,到2050年全球人口将从2005年的64亿多增加到90亿。每年世界粮食生产增量必须养活8000万新增人口。以中国为例,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也是世界第一粮食消费大国,我国的粮食年消费量为5.5亿多吨。同时,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产阶级人数快速增长。亚洲开发银行在2010年发布的《亚洲和太平洋地区2010年关键指标》报告中估算,就绝对数量而言,中国的中产阶级人数为8.17亿。而据联合国人口局的预测,这个数据到2030年将达到14亿。中产阶级人数的增长使得我国口粮消费渐趋稳定并呈现下降的趋势,而饲料用粮却增长较快。到2009年,我国饲料用粮占粮食消费总量的比例已达到33.6%。据《中国至2050年农业科技发展路线图》预测,至2050年中国居民的饲料粮需求将增长1.5到1.6倍。

  由于全球性的能源短缺,生物质能源对粮食的需求日益显现。汽车已经开始进入粮食“消费者”行列,与人争粮。以美国为例,2000年有1600万吨粮食运给了乙醇燃料蒸馏厂,而这个数字在2010年达到了1.26亿吨,占当年收获粮食总量的31.5%。世界主要经济体都已把农业生物质能源发展列入21世纪主要议程,这进一步加剧了粮食的供应紧张局面。

  工业化和城镇化是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大量的土地被用作非农业用途。这种情况在印度和中国这样的一些大国尤为显著。中国是全球最为活跃的经济增长体,未来很长时间的经济高速发展必定不断占有大量的耕地。据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预测,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初依靠开垦等措施来大幅度扩大耕地面积以增加农产品产量的做法已成为历史,即使守住中国18亿亩耕地的红线,在总体耕地面积不发生大量减少的情况下,三种主要谷物的总播种面积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出现的下降趋势还将持续。

  粮食生产还面临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等带来的诸多风险。面对这些风险,发展中国家粮食增产受生产力水平限制较大;而发达国家粮食生产又受政治、经济等多种因素制约。粮食供应的紧张局面从时间和空间上可缓解的余地较小。

  在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大趋势下,中国农产品的总量安全也将面临巨大挑战。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外贸依存度从2001年“入世”时的38%上升到2011年的50.1%。2011年我国进口了大量的玉米、小麦、植物油、棉花、食糖和猪肉等大宗农产品,其中玉米、小麦和大豆等主要粮食作物的进口量超过6250万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进一步分析表示,把大豆包括在内,核算下来,实际上我国现在粮食的自给率总体水平不足90%。在当前这种情况下,追求粮食需求完全的自给自足已经不再现实。但是从国际市场上调剂余缺的空间有限,尤其是作为直接口粮的谷物很难通过国际市场大量进口。

  

  粮食问题在政治上和战略上的特殊重要性,以及未来将面临的各种严峻挑战都使得我国政府特别重视粮食安全问题。早在上世纪80年代,邓小平就曾谆谆告诫全党:“90年代中国如果出问题,可能出在农业上,主要是粮食问题。并提醒我们,要很冷静地考虑一下过去,也要考虑一下未来。”胡锦涛总书记也一再强调:“我们国家有13亿人口,粮食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

  从我国粮食生产历史和当前国家为粮食安全所做的各项举措来看,我国东北地区在其中始终处在一个极为重要的战略位置。东北地区一直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粮食调运和商品粮储备基地。素有中国的“大粮仓”和“粮食市场稳压器”之称。2011年,东北三省的播种面积约1921.78万公顷,约占全国播种面积的17.38%;粮食总产量已达1.08亿吨,占全世界粮食产量的4.7%,接近英、法、德三个国家的总和,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5和全世界粮食贸易量的一半。作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东北三省是我国最大的玉米、优质粳稻和大豆产区,2011年东北三省的玉米产量超过0.7亿吨,水稻产量达到3427万吨,分别占全国总产量的50%和17%。东北地区粮食外调数量达到全国粮食外调量的70%左右。可以说,东北粮食安中国。东北地区粮食的产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并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与社会稳定。

  2010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农业部关于加快转变东北地区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农业指导意见,该文件指出,未来东北地区将被建设成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基地。至2015年,东北地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要稳定在1亿吨以上。同时,国务院印发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将具备较好的农业生产条件的区域设计为国家层面限制开发的农产品主产区,以提供农产品为主体功能,其定位是保障农产品供给安全的重要区域。划定东北平原主产区,欲建设以优质粳稻为主的水稻产业带,以籽粒与青贮兼用型玉米为主的专用玉米产业带,以高油大豆为主的大豆产业带,以肉牛、奶牛、生猪为主的畜产品产业带。2012年3月4日国务院批复的《东北振兴“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十二五”时期东北振兴的重点任务是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首要目标,巩固发展现代农业。

  东北地区是我国农业资源禀赋最好、粮食增产潜力最大的地区,拥有不可替代的粮食生产优势。东北地区地跨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三个气候地带;全年平均气温多在-5~11℃之间。水资源充沛,年降水量为400mm~1100mm;境内拥有黑龙江、松花江、辽河、牡丹江等多条江河。东北地区还拥有世界上最肥沃的耕地资源。在耕地质量上,东北黑土带同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黑土带、乌克兰大平原黑土带齐名,被誉为世界最肥沃的土地。优异的自然条件为“”提供了可靠保证。

  而在东北地区,黑龙江的地位则是重中之重,2011年,黑龙江省的播种面积达到1150.29万公顷,约占全国播种面积的1/10,总产量达到1114.1亿斤;省际调出商品粮占全国的1/4,养活全国1/6的人口;粮食总产量、增长幅度、商品量和调出量均居全国第一,粮食产量超过加拿大全国的产量。“十一五”期间是黑龙江省粮食生产能力提升最快的时期。全省粮食总产量迅速迈上700亿斤、800亿斤、1000亿斤的新台阶。“十一五”期间比“十五”期间累计增产粮食1299.3亿斤,占全国粮食总增量的20.8%,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粮食生产能力提升最快、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贡献最大的五年。仅仅是黑龙江一年提供的商品粮,就足以保证京津沪三大直辖市、人民解放军三军和港澳地区三年的口粮供应。四

  2012年4月20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发表长篇通讯,提出了“黑龙江的农业对中国意味着什么?”的设问。黑龙江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在肩。黑龙江广袤富饶的土地对农业科技具有巨大的承载能力,集约化经营发展空间巨大,提高农业产业的生产力水平大有可为,是建设现代化大农业的理想之地。胡锦涛总书记在黑龙江省视察时指示:“黑龙江省要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在全国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而农业现代化要靠科技引领。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

  黑龙江省农业科技工作为黑龙江省的粮食增产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以黑龙江农业科学院为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工程使全省优良品种覆盖率由90%提高到98%,农业科技贡献率由48.5%提高到60.5%。科技注入使甘南县兴十四村的各类农作物产量提高30%以上,马铃薯亩产突破万斤。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还探索和实践工程农业,创新组织模式和发展道路。以长期科技服务三农为宗旨,以加速农业科技推广为目标,提出“论文写在大地上,成果留在农民家”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理念,在全省广泛开展院县农业科技共建。经过几年的创新实践形成以“科技园区、专家大院、致富项目、科技培训”为载体的院县共建模式,被农业部列为十大农技推广新模式在全国推广,“专家大院”和“院县共建”被写入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

  2003年以来,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共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69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6项,省政府科技进步一、二等奖61项,省长特别奖3项;育成推广农作物新品种376个。引领黑龙江省新品种的更新换代两次。近年还启动建设一系列科技创新工程和大项目,包括8410亩的黑龙江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12万平方米的国际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大厦、268亩的黑龙江(三亚)农作物种质创新园区和注册总资本1.41亿元的黑龙江省龙科种业集团,并正筹划建设黑龙江农业科技展览馆。

  农业科技在农业生产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农业科技工作务必要坚持求真务实的科研精神,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强化人才队伍建设,为促进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