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企业避险普及需关键推手

来源:    作者:    时间: 2013-05-31

  当“ABCD”(ADM、邦吉、嘉吉、路易达孚)世界四大粮商在期货及衍生品市场避险功能的辅助下,平安走过上百年历程时,国内的相关农产品(7.67,0.00,0.00%)生产、贸易企业也逐渐开始注重金融避险工具的使用。然而,在国内大量的中小型饲料加工企业中,传统经营观念根深蒂固,期货人才也较为缺乏,期货行业仍需要不断创新服务,为他们扫除“入市”的障碍。

  生产、贸易企业的另一条“腿”

  路易达孚(北京)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涛告诉期货日报记者,由于坚守百分之百套期保值的原则,该公司的中国贸易业务,只选择内地市场已上市期货合约的品种,如大豆、玉米和豆粕等。

  “这些有上百年历史的国际粮商之所以能这样‘长寿’,并且还能保持活力,和他们成熟的避险理念有莫大的关系。”国内贸易企业江西洪泽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笃平告诉记者,对所经营商品严格进行套期保值,也是他所在公司努力的方向。

  事实上,在国内农产品经营企业中,能够熟练运用期货工具的并不缺乏。成立于2000年的浙江良友粮贸有限公司,目前的豆粕月销售量3万吨,利用大商所豆粕期货,该公司的动态库存管理进行得有声有色。

  “我们的现货经营是和期货结合在一起的。”良友粮贸总经理季惠君介绍说,比如目前豆粕现货价格明显高于期货价格,公司便尽可能地减少现货库存,同时在期货市场上买入,以更低的价格锁定采购成本。

  季惠君告诉记者,最近良友粮贸在期货市场上买入豆粕的成本是每吨3500多元,而现货价格是每吨3900多元,近几年公司通过在期货市场上逢低吸纳、锁定成本,实现了不少利润。

  国内粮食企业的“领头羊”中粮集团更是大规模参与期货市场,不少期货市场参与者,都试图通过寻找中粮持仓变化的蛛丝马迹,分析未来行情走势。

  “中粮非常重视期货工具的使用。”中粮粮油有限公司饲料部总经理助理王希军说,玉米和豆粕产品都具有金融化特征,中粮在这些品种的经营上取得的优势离不开期货工具,目前,期货操作已成为中粮日常经营的一部分。

  民营饲料企业“入市”需多“搀扶”

  不过,记者在走访中也发现,相对于粮油生产和贸易企业,在原料成本占其经营成本50%—60%的以民营企业为主的下游饲料企业中,除一些规模较大、研发实力强的以外,多数还只是限于通过期货走势判断价格,而没有全面利用期货市场管理风险。

  对此,安徽省饲料工业协会秘书长季学枫已多次呼吁该省的饲料企业,抓紧学习和利用期货市场。“我在加拿大考察时发现,他们饲料企业的原料‘库存’多数是建立在期货上,而不在自己的仓库里,事先只用缴纳少量的保证金。如果国内饲料企业也这样利用期货市场,不但能控制好原料成本,还能减少这么多的资金占用,把钱用在研发和营销等方面,能多做多少事啊”。

  其实,许多国内民营企业并非不了解期货的重要性,在国内饲料企业不断整合的浪潮下,谁能走得更稳,便能走得更远。“不少民营企业老板年龄偏大,期货学习不来。”李笃平告诉记者,许多中小民营企业还缺少职业的套保经理人和操盘手,制约这些企业利用期货市场的首要因素还在于“人”。

  “现在一些民营企业家已经在让自己的‘下一代’学习期货。”瑞达期货南昌营业部总经理张天勇告诉记者,他所在的营业部举办的套期保值培训班里,便有一些这样的年轻人。除了帮助企业培养人才,期货公司还通过不断增加与实体企业的沟通,向企业提供操作建议,帮助企业实现保值目标。

  在传统服务之外,目前国内19家获风险管理服务子公司业务试点备案的期货公司,正试图通过合作套保、仓单服务、定价服务和基差交易等新业务,帮助实体企业更好地管理市场风险。

  “期货公司的风险管理服务子公司,就是要把期货公司自己的知识和积累,通过一个平台,运用于中小企业。”中国期货业协会副会长、中粮期货总经理黄辉表示,在参与期货市场过程中,中小企业如果缺乏人才和资金,期货公司的子公司都可以提供。“子公司可以满足现货企业的多种需要,核心是围绕期货市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