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合约规则 助饲料企业提高市场效率

来源:    作者:    时间: 2013-06-05

  考虑到饲料行业与压榨企业的经营属性不同,期货市场应该为饲料企业深度量身定制,进一步完善豆粕期货合约的交易交割规则。

  “周转率是饲料企业的生命,只有流动起来,饲料企业才能活。”山东新希望六合集团商贸原料部总经理吴祥生说。相对于普遍关注的采购价格问题,吴祥生更侧重于从周转率看期货市场功能发挥情况。吴祥生认为,现在豆粕和玉米的活跃合约都是远月合约,而饲料企业在实际采购过程中恰恰非常需要近月可提货的合约。

  吴祥生从饲料企业采购经营模式角度分析,由于玉米、豆粕等原料储存期限一般在三个月左右,饲料企业传统的采购并不按周期,而是根据行情采购。一旦采购完成,企业对饲料销售的定价就变得更为主动,原料价格波动的风险,大多可以通过饲料价格的调整转移给终端消费者,因此,饲料企业并不是非常担心成本提高的问题。因此,由于风险的可转移性,饲料企业对套期保值的积极性大大降低。“如果近月合约活跃,现货企业参与热情就会大幅提升。”

  安徽嘉丰粮油饲料有限公司负责人聂士国也建议,豆粕期货进一步完善交割流程,例如增设交割库和厂库交割,为地区间仓单的转换提供便捷服务,推动期转现业务开展,提高企业利用市场的效果。

  显然,即便像豆粕期货这样一个中国期货的明星品种,未来提升空间仍然巨大。而回顾这么多年来豆粕合约规则的完善过程,就可见豆粕期货巨大的生命力不是吹出来的。

  如2003年,大商所对豆粕合约和制度进行了全面修改,借鉴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农产品交割制度,将豆粕交割方式由一次性交割修改为滚动交割。豆粕现货流动性强,库存时间短,滚动交割符合其现货市场特性,卖方货到就可申请交割,有效减少交割品的储存时间,降低交割成本,减轻库容压力。

  2004年,为解决豆粕现货市场格局区域性强、豆粕不易保管、现货贸易对新鲜度要求高的问题,大商所对CBOT的装运单制度进行了深入研究,结合国内期现货市场实际推出厂库交割制度,并将华南地区纳入交割区域。此外,豆粕规则完善中,还增设江浙沪地区交割库、改变包装物、根据国内压榨水平提升情况修改标准品质量标准、允许跨月交割、引入标识制度等创新举措。

  2012年,豆粕期货成为全市场的明星品种,日交易量近1200万手,且市场表现波澜不惊。除了跌宕起伏的现货市场变化为期货交易带来的良好契机,回头看看期货紧密结合现货产业变化做出的历次积极应对,豆粕期货巨量且平稳的交易也许只是一次天道酬勤的最好诠释。

  大商所农业品事业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在豆粕和玉米期货合约规则完善上,交易所将继续采取措施降低交割成本、研究论证延伸交割服务、进一步强化期现市场联接,交割中尽量满足买方意愿,做到就近交割,为产业客户提供更大的便利、更好的服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