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豆产业之拿来主义:转基因技术有待提高

来源: 作者: 时间:2013-08-02

  近来,关于巴西大豆 丰收的新闻占据了各大报刊网站的头条。有预测称2013年巴西大豆总产量将达8342万吨,甚至会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

  然而早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巴西仅南方的部分地区种植大豆,产量不到1000万吨。80年代末,巴西大豆产量翻倍,达到2000万吨,90年代末,突破3000万吨。进入21世纪后,巴西大豆产量从3200多万吨,猛增到去年的6800万吨,成为世界第二大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是什么原因使巴西的大豆产业在短短十几年当中取得了长足进步?在巴西的见闻给了我们一个答案。

农场的邂逅

  Itapeva是巴西Sao Paulo 州一个风景优美的小镇,雨后的天空湛蓝无比,空气格外清新,使在北京呼吸雾霾空气的我们心情分外愉悦。来巴西考察的我和几位科学家在这里邂逅了Nelson Schreiner一家。通过交流我们了解到,Nelson是德国二代移民,拥有一个叫"Estancia Sao Carlos"(西班牙文,Estancia意为"小农场")的农场,占地377公顷(约合5600亩)。Nelson一家很多年前就开始种植大豆了,随着转基因技术在巴西的不断普及,他们一家现在主要种植转基因大豆。他把我们带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地块,兴致勃勃地介绍道:"你可以明显看到这块地里的大豆长势差距非常大,长势很棒的是既抗虫又抗除草剂的第二代转基因大豆,另一侧播种的是只抗除草剂的第一代转基因大豆,两块地都没喷洒过化学杀虫剂。"

  Nelson坦言,种植转基因大豆为他们家带来了巨大的收益和便利的种植耕作方式。当我们问及第一代转基因大豆和第二代转基因大豆种植的区别,Nelson解释道,一般来说第一代转基因大豆在种植期间需喷洒4~6次化学杀虫剂,产量却要比第二代大豆低将近10%。相比之下,种植第二代转基因大豆更容易,只需播种前用除草剂清理地块杂草,然后将种子撒下就坐等收获了,其间甚至无需喷洒杀虫剂, 或者只喷洒一次就足够了。相比之下,第二代大豆能有效降低种植成本,更重要的是环境友好,"一播一收,这就是一个耕作循环,简单方便,我很喜欢。" Nelson如是说。当被问及自己是否会食用转基因食品的时候,Nelson反问:"为什么不呢?我们自种自吃,没什么不安全。" 诚如他所言,转基因食品在巴西非常普遍,在当地超市, 带有"T"字样黄色三角标识的转基因食品随处可见。

"拿来主义"推动巴西大豆产业

  巴西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依靠农业致富的国家之一。作为世界第六大经济实体,金砖五国之一的巴西总人口为一亿九千万, 其中就业人口的39%从事农业工作;其总额为2.5万亿美元(2011年)的GDP 中22% 来自农业。丰富的土地资源当然是巴西发展农业的先决条件,然而不断地从国外"拿来"优良品种和新技术,并能够将"拿来"的东西转化为适合本国国情的科技成果,这种"巴西式"的"拿来主义"是推动其农业腾飞的助力引擎。

  还是以巴西的大豆产业为例。大豆原产于中国,19世纪后期从中国流传出去,到20世纪30年代就已在欧洲和南北美洲等地广泛栽培了。毫不夸张的说,巴西的第一枚大豆种子是从中国"拿来" 的, 就像中国的玉米是从墨西哥"拿来"的一样。巴西最初的大豆种植仅局限在南部温带的有限区域。

  20世纪60年代,巴西从美国引进大豆新品种,并杂交选育出适合巴西南方土壤、气候和水质条件的"南方大豆",大大提高了大豆的产量,使得大豆成为巴西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然而巴西科研人员并不止步于"南方大豆" 的成功,在此基础上他们又培育出能在巴西中西部种植的"热带大豆"。

  "热带大豆"的出现让巴西的大豆栽培突破了地域限制,并大大提高了巴西的大豆产量。进入21世纪,转基因技术突破了传统的育种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大行其道,由巴西自主研发的转基因菜豆(common bean)将于2014年商业化,巴西又一次冲到技术革新的前沿。据统计,到2011年,转基因大豆已占巴西大豆种植面积的81%,巴西南里约格朗德州几乎全部是转基因大豆。与此同时,巴西的科研人员也将科研重心转移到转基因上,并自主开发研究出新型的转基因大豆品种。从"南方大豆" 到"热带大豆" 再到"转基因大豆",三次技术革命推动巴西大豆产业,巴西式的"拿来主义"贯穿始终。

  当然,在巴西转基因技术并不局限于大豆产业,转基因的触角已经深入到农业领域的方方面面。2012年,巴西转基因玉米的种植面积达到730万公顷,比上一年增加了24.7%;而转基因棉花种植面积也达到了60万公顷,比上一年增加了50%。除大豆、玉米、棉花之外,巴西还有29种农作物的生产采取了转基因技术。

"拿来主义"在中国

  大豆在中国的地位举足轻重,中国是全球第四大大豆生产国,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和消费国。据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2011/12年度,中国生产大豆1400万吨,占到全球产量的4%,同期进口大豆5900万吨,占到全球进口量的64%,进口占到国内需求的82%,可以说同样是十足的"拿来主义"。与巴西的"拿来主义"略有不同的是,中国拿来的不是种子,而是成品大豆和豆油,当然还有背后各国的土地资源。

  转基因大豆出油率为19%~22%,而普通大豆出油率只有16%~17%,而在豆油企业的成本核算中,大豆出油率相差1%,每加工10万吨大豆,效益就相差1500万元。更为严峻的是中国的耕地资源有限。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近期撰文指出,按照土地产能来计算,"中国粮食等农作物播种面积缺口已达20%"。如果我国所需的大豆全部自己生产,就会挤占生产水稻、小麦、玉米的土地和水资源。因此,为了保证主要粮食作物的生产,仅通过扩大种植面积和调整种植结构来增加大豆的产量是不现实的。这就使得中国通过进口、通过从国外"拿来"大豆以满足国内旺盛的大豆需求,变得顺理成章。

  中国的转基因技术经过自主研发已有长足进步。在转基因粮食作物方面,尤其是转基因大豆的研发和推广仍然是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发展的短柄,因而巴西的"技术拿来主义"对于今天的中国或许有更多的借鉴意义。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