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适度规模化是中国养殖业必由之路

来源: 作者: 时间:2013-09-17

  近日,由中国工程院组织的“中国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咨询项目日前在北京结题。项目组提出了加快推进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三大建议:一是明确养殖业在现代农业中的战略主导地位,以养殖业为核心加快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二是实施“标准化规模养殖推进计划”,以大型龙头企业为引领,以养殖合作组织为纽带,依托龙头企业的科技、人才、信息、资金等优势,带动养殖适度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使适度规模养殖成为我国养殖业的主体;三是实施“养殖业科技创新重大工程”,大幅度提升我国养殖业科技创新能力。

  加快推进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国内各方关注的焦点话题。去年以来,宁波、增城、佛山等地区,开展了广泛的养猪场整治活动,对于散乱养殖、污染严重、效益低下等一批养猪场集中进行整治,保留设施齐全、环保完备、产出效益高的一百头左右能繁母猪的中小型规模猪场,释放出行政部门要求养殖适度化规模的信号。

  养殖可持续化,要解决两个主要问题:一是环境污染和资源紧缺的问题;二是肉食品安全问题。粗放型、不加制约、盲目扩大规模的养殖模式是无法解决这个两个问题的,反而会加剧。怎样使得养殖业由粗放型走向集约型,而最终具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素?养殖适度规模化是一条很好的道路,而且是中国养殖业的必由之路。

  行政部门通过行政手段干预,来推动养殖适度规模化。但是,仅仅这样是不够的,还需要依靠“无形的手”来自我纠偏。在市场的自我调节中,以新希望、正大、双胞胎、安佑等大型龙头农牧企业,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对国内养殖业的可持续化发展有重要影响。时下,如双胞胎呼吁力推的“家庭猪场“式适度养殖模式,与中国工程院项目组”适度规模养殖“的建议不谋而合,都旨在通过提高养殖水平和产业效益,来控制养殖规模,以“质”来改造“量”,使得国内杂乱无序的养殖业变得可控可发展可提升,通过提高科技水平,提升养殖者的管理能力,打造标准化适度化养殖模式。

  今年以来,“黄浦江死猪“、禽流感事件、瘦肉精和猪场污染等问题愈演愈烈,为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敲响了警钟,也撕开了当前养殖行业诸多弊病的冰山一角。如何监控,甚至是从根本上改变?环境污染严重,资源浪费,资源紧缺,这一状况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那么,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如何能实现?关键还是通过提高养殖水平,实现适度养殖。这就需要政府、大型龙头企业和养殖者之间的协作。

  政府要进行政策支持和行政监管,要明确适度养殖的主体地位。建设标准化的养殖模式,帮助农民打造样板,改善硬件设施,进行管理和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养殖水平,规范农民的养殖行为,可有效地改善杂乱的养殖状况。标准化的养殖场,养殖条件大大提高,对于肉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具有很好的预防意义,且比之“流窜”、“棚窝”型的隐蔽养殖场,职能部门更易于监控。

  要实现政企合作。政府通过企业平台,借助企业的科技、人才、信息和市场等,大力推动适度养殖的发展。大型龙头企业应该在推动养殖业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以其先进的理念、优质的产品、先进的科研力量和市场影响力,去影响养殖者的养殖行为。双胞胎的“家庭猪场”式适度养殖模式便是企业推动的很好案例。

  企业与养殖者之间要实现互惠互利,达到共赢。养殖者需要优质饲料和养殖技术,而企业可以为养殖者提供优质饲料和先进的养殖技术模式。企业与养殖者分工明确,进行合作,可大大提高养殖生产效率,避免无限制不必要的扩充规模,降低养殖者劳动强度,达到优势互补,实现互惠互利。

  提升养殖水平,实现适度规模化,最终还是要达到中国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建设标准化的适度规模的养殖模式,意义不仅在于养殖者本身,对整个养殖业、社会和自然环境都是一项意义深远的改变。这对于提高整个养殖业的养殖水平,淘汰落后的生产方式,提高养殖产能,改善肉食品安全,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健康发展农村产业经济,加快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起到重要作用。(文/罗一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