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商所将进一步推动创新豆粕、玉米交割制度

来源: 作者: 时间:2013-09-26

  大连商品交易所26日在南昌举办第六届国际玉米产业大会。大商所农产品事业部总监王玉菲表示,豆粕、玉米灯已上市品种在交割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交易所下一步将积极进行改革,方便和满足企业进行套期保值和管理风险。

  她介绍,目前大商所有两个饲料品种分别是玉米和豆粕,玉米是大商所1993年上市的第一个品种,1998年由于整顿这个品种停止整顿,2004年恢复上市交易,2000年交易所成功上市了豆粕期货,到2012年交易额达到了3.5亿手,达到31%,是全国商品期货中增长最快的品种,在2012年7月份达到日均成交量达到600万手。

  王玉菲说,在大商所的历史上有两个品种曾经占据全国的半壁江山,一个是一豆独大的时代,当时就是我们的豆粕,大商所豆粕持仓量呈现突飞猛进,由当时1万手到2012年的111万手,最高的时候达到183万手的峰值,持仓量在全国占有17.09%的份额。它的保证金由2000年上市的两千万发展到现在40亿。

  相比来看,玉米成交量起伏变化较大,2008年以后随着国家政策的变化,玉米期货成交进入低谷,2012年玉米期货成交量占全所成交量7.3%的份额。它的最大持仓量是单边86万手。2012年玉米期货的日均成交量占我所成交量的17.2%,由于单价比较低,它的保证金仅占全国市场的6%左右,从交割区域来看,我们玉米11家仓库,全部在辽宁地区,未来在交割地区我们要做比较大的改革。

  她说,玉米期货的交割量还是比较大的,到2013年9月底,玉米期货交割量409万吨,占全所品种累计交割量24.76%,成为我说仅次于大豆的第二大交割品种,我们这个品种在交割过程中没有出现任何风险,实现了平稳过渡。从交割区域来看主要大连、锦州、营口三个地区,这两年来有一个比较大的变化,可能我们未来营口地区的交割量会逐步上升。

  她指出,从饲料正在上市的两个品种来说,我们存在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临近交割月合约需要进一步活跃,1、5、9活跃,从基差来说与现货价差还不稳定,豆粕的基差长期比现货市场低20块钱,豆粕这么低的价格我们是不是可以在现货市场接货,这个问题我们现在正在改变,我们交易所在最后交货还不是很科学,我们在盲配,我们在华东华北华南,比如说华东地区的客户接到了华南的货,你要么把你接的货在华南卖掉,要么你运回去,但是这种状况我们正在逐渐的改变。

  豆粕因为三大区域的交割也带来了问题,我们推出了买方的选择权,你买方最后进行接货的时候提出意愿,我们交易所尽量的根据你的意愿来满足你的需求,这个我们明年7月份就可以实现了。玉米从1309的交割我们可以看出来,港口的库容有一定的短缺,下一步我们紧锣密鼓的要研究改变这一状况,卖方有足够的货物的话可以有足够的库容来进行交货。

  她透露,豆粕品种维护方面,讲创新推动厂库存仓单串换制度。比如说中粮集团四个交割库,如果你不想要你所在区域的货,你可以提出来我要串换这个仓单,根据两个地区的价差我们交易所在一定量的情况下负责交换,我们正在试点阶段,现在来看效果还是非常好,买方非常踊跃。

  她说:“我们在开现场交谈会的时候,有的人说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我们是不是敢接货了呢。这个具体做法是交易所提供平台,提供最后交割日之后异地价格的平均数,两地价差是客户的成本,然后还要承担其他的成本,客户到交易所申请,交易所给企业集团,签订一个三方协议,然后就达到串换的目的。串换的主要要素就是你要承担一定的费用,一个是交易所,还有一个是价差,还有一个调整费,因为在A地提货,现在你在B地提货,影响了他的生产计划,你要做一定的补贴,我们串换的量是20%。串换时间是仓单有效期内第一个合约最后交割日后——仓单有效期介截止,然后最后签署一系列的协议,这是我们串换基本的办法,经过我们这次试点以后我们就会向全市场发布。”

  此外,她还讲到了德美亚玉米的问题。她说,交易所对德美亚玉米进行了调研,发现它的角质含量高,子粒较小过硬,禽畜使用后不易消化,饲料企业不愿使用,与其他同品质玉米的价差在逐渐缩小,价格不划算,企业不愿意参与玉米交易。德美亚玉米的产量不高,流通量小。第二个是转基因玉米,随着我们进口玉米量的增加,进口玉米是否交割也是一个问题,转基因受到国家的限制,我们国家进口的玉米同样要实行许可证审批制度,要实行标志管理制度,要实行进口配额制度,我们规定了转基因玉米是不可以进行交割的。

  在玉米品种在制度方面,下一步交易所可能要把玉米容重进行调整,比如说现在650调整到675;第二,未来可能考虑到交割库容的结构性短缺问题,要以港口为依托进行延伸库区的改革,也就是说未来我们可能在玉米的主产区设立很多的库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