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石轩解密粤海饲料20年制胜之道

来源:    作者:    时间: 2014-01-03

  为人儒雅、低调,行事稳健、扎实。在市场跌宕起伏的水产业,郑石轩几乎成为专业务实的代名词。他带领团队默默耕耘,引导百万养殖户脱贫致富,带动中国对虾产业高速发展。站在粤海20年的历史节点,再次吹响“第三次创业”的嘹亮号角。回看粤海走过的路,郑石轩说:20年,是里程碑更是新起点!

  “考虑战略投资只是为了发展更快”

  20年前,粤海从湛江蹒跚起步,20年后,走向全国,成为中国饲料行业响当当的品牌,对虾饲料、海水鱼饲料稳居行业前列,销售网络健全、产品知名度高,在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企业发展规模大了,却在近一两年不断传出被并购的传言,真相到底如何?粤海如何设计未来的发展道路?

  《农财宝典》:20年,粤海一步一个脚印,发展到现在的规模,外界看来,这个成绩是十分理想的。对于粤海取得这样成绩的关键因素,你认为有哪些?你如何评价这个成绩?

  郑石轩:对于粤海现在的状况,我的评价是:基本满意,但不满足。我认为这其中的关键因素很多,简单来说有以下几个,这么多年来,粤海的管理一直很规范,财务制度严格,赊账比例控制在合理的位置,和我们的利润水平相适应,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比较强;其次,现在的成绩也得益于全体员工对粤海精神的认同,管理层以身作则,员工上下齐心,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还有就是粤海对技术更新的不断追求,产品质量始终走在前列,赢得了广大客户的长期信任。

  《农财宝典》:粤海是否在和大北农在谈判入股事宜?真实的情况如何?近几年来,粤海一直被卷入各种并购的传闻,你认为是什么原因?

  郑石轩:和大北农的接触是在2013年6月,但是接触了一两个月后,发现双方的诉求差距较大,就没有再联系了。

  我们始终坚持以粤海为主体,希望合作后能够更好地发挥各自优势,得到更快发展,这样符合股东、管理层和全体员工的利益,不是在乎钱多少,最重要的是粤海能得到什么帮助,外界的很多传言并不真实。

  至于粤海为什么会受到关注,我们在改制以前一度发展出现停滞,即使在改制之后,粤海还比较弱小,所以长期以来,我们只是专心做好自己的事情,和外界接触不多。现在粤海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力,有一定的影响,和外界的交流逐渐增多,受到的关注度自然会高。

  《农财宝典》:粤海前几年也曾谋划上市,后来不了了之,这是什么原因?近一两年与泰高、嘉吉、以及大北农之间的收购传言,都是在停止上市进程之后,这是否意味着,粤海在上市之路不通的情况下,要寻求更快的发展,就需要谋求外来资本的合作,才能实现?或者是有外来资本能实现更大的跨越式发展。粤海未来是否仍将继续寻求资本支持?

  郑石轩:前几年确实是考虑过上市,但是经过我们的慎重评估,认为当时发展所需的资金量和当时粤海的市场容量、发展速度及盈利水平是相匹配的,无论是企业自身还是外部环境,都没有支持过快发展的要求,过快发展不适合当时的粤海。

  粤海有自己的优势,也有自己的不足,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改造,我们也在不断反省,希望拿出更有成效的改革措施。在战略投资方面,我们一直保持开放的心态,希望能在管理、技术、资金等方面有所提升,给粤海发展注入更大的动力,基于这种考虑,我们和大北农有过接触,做了一定的探讨,但没有实质性动作。

  和嘉吉、泰高之间的所谓“ 合作”,更是业界的误传,我们仅仅是见面聊天而已,根本没有任何想法。粤海一直都在良性发展,各方面状态很好,特别在生产效率和配方技术上有较大优势,从公司股东、管理层到基层员工,还有经销商、养殖户,都对粤海充满信心。

  我想强调,没有外来投资,粤海也很好,引进资金只是为了步子迈得更大些、速度快些。我们欢迎战略投资,但不急于求成,也不会无原则的让步,我们有我们的诉求,至于以后,如果碰到合适的对象,在合适的条件下,我们会考虑合作。

  《农财宝典》:有人说,粤海近几年来传言不断,一方面是业界对粤海有所期待,认为可以比目前做的更大;另一方面,也有人认为粤海的现状,不足以支撑其进一步发展,你是否认可?目前粤海发展的最大障碍是什么?怎样解决?

  郑石轩: 我认为, 说到所谓的“大”和“不大”问题,不能脱离企业的现状,粤海从国有企业改制而来,走过的路并不平坦,从1994年到现在,粤海也总在和更强势的对手在竞争,“稳”字当先,是我们的一贯风格,实践证明也是正确的。

  业界期待粤海做的更好,我对所有关心粤海的人表示感谢。目前粤海的主营产品是特种水产饲料,众所周知,水产饲料是一个高风险的行当,特种水产饲料更是其中最高风险的一块,现实情况也让我们采取谨慎的策略。

  至于进一步的发展,粤海的前景很好,我们在全国范围内布点,而且单厂的能力很大,生产设备和人员的效率比较高,整体盈利能力比较强,在生产成本上也有优势。有的企业规模虽然很大,但效率上并不比粤海强,也就是竞争力并不比我们强。这些企业会占领较大市场区域,粤海会在一些区域占优势,我们在竞争中长大,粤海不怕竞争。

  目前主要有几个障碍:由于土地紧缺,未来可供发展的空间受限,大的饲料集团可能会得到政府照顾,粤海则没有这个便利;虽然我们的待遇和发展空间并不差,但和大集团相比,粤海对行业精英的影响力和号召力较弱;粤海容易给人“地方企业”的感觉,还需要加大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粤海,认同粤海,加盟粤海。

  “希望在2-3年内达到年销量百万吨”

  作为一个老品牌,粤海是怎样融入饲料行业,又从其中脱颖而出的?业界有种种评价,粤海的真实情况是怎样的?即将走进“第三次创业”,粤海对水产饲料行业有怎样的理解和判断?

  《农财宝典》:粤海是否存在安全稳健有余、发展速度不够快的问题?您心目中未来粤海理想的发展速度是怎样的?

  郑石轩: 我认为不存在这样的问题,粤海改制后年销量增长平均达20%,近几年都是以每年一亿元左右的投资在前进。相对很多更优秀的企业,粤海的速度是慢一些,但实力都是一步步积攒起来的,没有完善的系统和市场配套,发展过快反而得不偿失,还可能会带来更大的损失,我们不想承受失败,所以选择中等速度,保证年年有增长。

  经过2 0年的发展,粤海无论是资金、技术、市场和人力资源,都有了充足的准备,有了大发展的基础和实力,企业必须要有一个更远大的目标,多年积累的资源需要释放成为实力,这是顺应内部发展的需求,也符合行业对粤海的期待。

  我们计划,在2014年对虾和海水鱼饲料保持优势,销量增长30%以上;建立全新的公司和团队,开辟淡水鱼饲料板块,淡水鱼板块将成为未来3-5年粤海最有力的业务增长点。我们希望在2-3年内达到年销量百万吨,用5-6年的时间,跨进水产饲料的第一梯队。

  《农财宝典》:在业内,粤海一直以低调、稳健著称,盈利能力较强。近几年来,对虾、海水鱼市场跌宕起伏,粤海是怎样在大起大落的市场波动中保持稳定的?核心的原因是什么?

  郑石轩:我们的发展一直就是稳定的,只有市场的销量供不应求了,才会开新厂,每个厂都追求满负荷生产。我认为这样是最理想的状态,在市场好的时候,可以最大限度满足效率的要求,在市场不景气的时候,每个厂也只是下降一定量,不会产生严重影响;其次,我们不断更新自己的配方,保持技术上的领先,也得到了很多经销商和养殖户的信任;第三,我们开展了更扎实的技术服务,除了饲料,还提供生物制剂、种苗,推广更理性、更科学的养殖模式,不断总结好的经验,对客户进行培训,类似的工作还有很多,这些都是粤海稳定发展的有力保障。

  《农财宝典》:粤海和经销商的关系比较稳固,这一点是怎样做到的?在当前形势下,粤海是怎样满足客户多方面的要求的?

  郑石轩:这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好的产品,我们有技术上的制高点,对虾和海水鱼饲料本身对配方技术的要求就很高,多年来粤海饲料的养殖效果有口皆碑。我们一直在这方面不断改进、不断创新,竞争对手即使现在一时能掌握粤海的产品,也无法追上我们的更新速度,同时这也带来了成本优势。

  粤海还是技术服务的倡导者和最早的实行者,我们最早开始搞基层培训会议,带动养殖户致富,赢得了他们的支持。我们一直在强调自我进步,争取把基层人员都培养成专家,不断培养示范户,针对养殖问题总结更全面的解决方案,给客户带去实实在在的利益。

  《农财宝典》:粤海作为一家从湛江走出来的企业,发展过程中难免受到管理团队家族化的质疑,随着企业发展壮大,粤海也要走职业经理人的路子。团队建设方面,粤海近几年做了哪些改善?

  郑石轩:粤海的管理层里,多数人是粤海自己培养、锻炼出来的,这也可以算是粤海的企业特色之一。我认为在粤海内部,传承和发展的氛围比较浓厚,大家合作的时间久了,彼此间的私交也很好,团队比较稳固。

  粤海已经完成了董事会、监事会、执行管理层的分离,对外加强对优秀人才的招揽,对内严格考核,根据绩效考核来定收入、定升迁。应该说,粤海的人员亲情较近,但公司治理是最严格、最完善的。

  “下一个20年,销量增长超20倍”

  20年,可以看成一个里程碑,更是一个新的起点,下一个20年,业界会看到一个怎样的粤海?

  《农财宝典》:怎样看待水产饲料企业之间的竞争?在当前的竞争形势下,什么是决定性的因素?对于水产饲料业的前景,有人说还有很大潜力,有人认为已经接近天花板,你怎么看?

  郑石轩:我认为,目前水产饲料企业之间的竞争,资金只是其中一个方面,最重要是系统的建立,管理制度的完善和到位。假设我可用的钱很多,到处挖人,挖业务员、挖经理,就算挖来一个总裁,但如果整套系统没有建立,企业文化和员工思路没有贯彻,又能起多大作用?这不是短期的工作,需要逐步完善。

  我对水产饲料业的未来还是很看好的,有人说到处都不给养了,市场没了,那对比畜禽业怎样?畜禽业起步更早,现有的规模更大,遭受的拆迁、禁养政策更多,行业还是在继续发展。中国水产品养殖年产量差不多6000万吨,水产饲料不到2000万吨,这里还有很大的空间。

  《农财宝典》:粤海作为水产饲料业中的一个老品牌,你希望她在养殖户心目中是一个什么形象?下一个20年,你心目中的粤海是什么样的?你希望粤海将在中国水产养殖业中继续扮演什么角色?

  郑石轩:20年的时间,粤海能有今天,是全体员工共同奋斗的结果,我只希望,养殖户在提到粤海的时候说一句:用粤海饲料,值得,舒心。

  我就很满足了。到了下一个20年,粤海会有更好的发展,销量比目前有20倍以上的增长,在业界的地位更靠前,或许还会衍生出更多元化的业务。我们改制后,每年增加一个旧粤海,我希望在未来20年,每年再增加一个现在的粤海。

  我还希望,在未来的水产饲料行业里,粤海走在前列,具有更好的品质,更大的规模和行业影响力。在养殖业,粤海应该是一个理性、有力的推动者,在自我发展的同时,带动养殖模式、品种种质、技术水平和养殖效益的不断提升,同时负起更大的责任,推动水产养殖业向绿色、环保的方向前进。

  郑石轩的“粤海哲学”

  人如其名,企业的名称与其性格冥冥之中也有某种关联。所谓粤海,立足南粤,海纳百川,既有岭南人稳健、务实的低调做派,同时也有南粤弄潮儿敢为人先的壮举与雄心。这恰是郑石轩治下的粤海,20年发展历程的一体两面。

  纵观粤海20年历程,她犹如一个身处动荡武林的太极高手,在看似稳健、平和的云手背后,是内在“攻与防”、“进与退”、“速度与安全”的全面较量。郑石轩的“粤海哲学”,就是对所有企业发展历程中都会面临的这两种力量的拿捏与调和,是一个水产业企业家的“管理心法”——合作观——我们始终坚持以粤海为主体,希望合作后能够更好地发挥优势,得到更快发展,不是在乎钱多少,最重要的是粤海能得到什么帮助,我们欢迎战略投资,但不急于求成,也不会无原则让步。

  稳定观——“稳”字当先,是我们的一贯风格,水产饲料是高风险的行当,特种水产饲料更是其中最高风险的一块,现实情况让我们必须采取谨慎策略。我们在全国范围内布点,而且单厂的生产设备和人员效率都比较高,整体盈利能力比较强,在生产成本上有明显优势。

  发展观——只有一个市场销量供不应求了,我们才会开新厂,每个厂都追求满负荷生产。在市场好的时候,可以最大限度满足效率的要求,在市场不景气的时候,每个厂也只是下降一定量,不会产生严重影响。

  产品观——我们一直在饲料配方方面不断改进、不断创新,竞争对手即使一时能掌握粤海的某些产品技术,但无法追上我们的更新速度,也无法达到我们的成本优势。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