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14两会热词

来源: 作者: 时间:2014-03-14

  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是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召开的。会议期间,合理区间、三个1亿人、向污染宣战……许多热词不仅成为民众关注的焦点,更折射出新一届政府对改革的思考。现对部分关键词进行梳理,并刊发相关人士的解读,以飨读者。

合理区间

  合理区间就是既不冲出上限,又不滑出下限。上限就是防止通货膨胀,下限就是稳增长、保就业。只要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政府就保持定力,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稳定性,着力调结构、促改革,挖掘经济发展潜力。同时,政府做好政策准备,预留了“杀手锏”,有很多的政策储备,一旦滑到这个区间之外,我们将会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来稳定经济增长。事实证明,“合理区间论”创新了宏观调控方式,给市场吃下了“定心丸”。

——国务院研究室司长 向 东

三驾马车

  拉动经济发展依靠出口、投资、消费三驾马车,从出口看,发达国家经济疲软,出口减少,由于外部周期原因,要维持稳定的增长,必须更多靠内需,靠投资与消费。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不容忽视,但不能主要走消费增长的路子。投资拉动,要投向高效、高质的行业和产业,我国的产业技术升级有很大余地,需要投资如环境、水利、教育等有合理性、能长期增长的地方。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 林毅夫

权力清单

  简政放权是行政体制改革中转变职能重要的推手。随着改革进程的深入,简政放权的主攻方向和力度会向纵深推进,乃至超越审批制度本身。

  权力清单主要用来约束公权,用权力清单这一语义,表明改革要向纵深发展,因为“权力”不只是行政审批一种类型,它昭示了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里的改革走向。要更好地运用法律手段来建立有效的政府治理体系,包括权力清单制度、负面清单制度等。

  ——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所长 聂高民

重头戏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3项主要任务: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税收制度改革,以及中央和地方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的问题。从目前看,主要是从前两个方面先起步。

  预算改革方面,今年预算报告更加透明,审查预算的重点从赤字规模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税制改革方面,今年将继续推进营改增,资源税改革也在研究中,还要推进环保税、房地产税的立法。此外,正在研究对消费税的征税范围和税率做适当调整。

——财政部部长 楼继伟

松紧度

  货币供应增速应当与实体经济的货币需求变化相适应,过快容易导致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过慢则会拖累经济增长,引发通货紧缩。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GDP增速预期目标为7.5%左右、CPI上涨约3.5%,与此对应,13%左右的M2增长目标是比较合适的,与实体经济增长情况基本匹配。

  建议货币政策操作应更加注重灵活性和针对性,特别是要运用好公开市场操作的灵活调节作用,根据形势变化灵活调整回笼和投放的力度,并通过再贷款、再贴现、定向央票等工具加强针对性的定向调节。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连 平

一带一路

  中国外交将继续积极进取,重点从两个方向作出努力。一是要更加积极主动地服务于国内全面深化改革。二是更加积极主动地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主线是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优先是互联互通和贸易投资便利化,方式是平等协商、循序渐进,目的是合作共赢,打造利益共同体。“一带一路”的大门是敞开的,与本地区现存的各种机制与设想并行不悖。欢迎本地区以及有意愿的国家参与进来,共同探讨,共同建设,共同受益。

——外交部部长 王 毅

经济地图

  摊开中国地图可以看到,由东向西、由沿海向内地,沿大江大河,至关重要的一条经济带就是依托“黄金水道”的长江经济带。它从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地区起始,途经以皖江城市带、环鄱阳湖城市群、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为主体的长江中游城市群,直抵长江上游的成渝经济区。几个城市圈,连成一条带,区域经济发展将呈乘数级提升。

  几纵几横的经济带成形后,中国的“经济地图”将纲举目张,以点带线、以线带面,更上一个台阶。

  ——全国人大代表、经济学家 张兆安

原动力

  我国科研经费年投入突破万亿元、科技人力资源总量世界第一,但原始创新能力依然不强,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10%左右。症结何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为紧迫的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

  管理部门既有管得太细、导演“拉郎配”的越位问题,也有对基础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究等重视不够的缺位问题,还有急于求成、追求显绩的思想问题。观念上的功利病、管理上的官本位、机制上的僵化症,何尝不是创新之路上急需清除的绊脚石?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 卢 柯

织 网

  国务院已经发布了关于建立城乡居民统一养老制度的文件,之后人社部和财政部又下发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衔接的办法。同时,转换接续的办法也已建立,这使得两大制度平台的人员可以相互流动和转移,对于促进人员流动以及城乡统筹发展,有重要作用。

  这项制度要做到名称统一、标准统一、经办服务统一、信息化统一,制度建立后,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一道,基本上可以构成我国养老保险的制度体系。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 尹蔚民

法治思维

  全面深化改革,首先要求坚持依法办事,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各项改革举措。法制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在整个改革过程中都要高度重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发挥法治在改革中的推动和引领作用,确保在法治的轨道上推进改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必须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要把深化改革同完善立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先立法、后行动。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 阚 珂

三个1亿人

  城镇化的推进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第一个“1亿人”是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第二个是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第三个是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

  这三个“1亿人”,实际上是要解决3个问题。第一个是已经在城市工作、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要让他们落户城镇。第二个是已经在城市里面居住,但居住条件很差的,要改造棚户区和城中村。第三个是现在还在农村,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居民,要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 汪同三

自贸区

  上海自贸区的建立,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重大举措,根本目的是为下一轮扩大开放形成可创造、可复制、可推广体制机制的试验田。

  上海自贸区不是政策洼地,而是应该将其看作国家为下一轮深化开放体制的创新,建设目的是通过制度创新释放开放红利,围绕转变政府职能,放开投资领域的审批,其中,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方式管理外商投资是主要方式。

——商务部部长 高虎城

四两拨千斤

  今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在财政并不宽裕的情况下又增加了200亿元,达到4576亿元。这个钱主要是调结构、补短板,而且要用在刀刃上,让它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因为这个钱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起来并不大,也就是1%左右。

  我们也对中央预算内投资的分配方式做了大幅度的调整,压减了一般竞争性专项50%,投资近40%,通过调整,集中了1000亿元用于加大对一些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项目的支持。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徐绍史

民营银行

  民营资本进入银行,法律上本身没有障碍,实践中也比较普遍,主要是通过兼并重组和在银行改制、改造的过程中进入银行业。真正由民营资本发起设立还比较少,真正自担剩余风险的并不多。这次试点主要是试行自担风险的新机制。

  具体来讲,一是让资本说话的公司治理机制,二是让资本决策的经营管理机制,三是让资本所有者承担风险损失的市场约束机制。此前我们在这些方面还缺乏经验,为了防止整体试错,所以还是要通过试点积累经验,逐步推开。

——银监会主席 尚福林

混合所有制

  推进混合所有制总的原则是“一企一策”。对于竞争性行业的国企,可以尽量降低国有资本比例,30%能相对控股的,就不搞40%。在发展混合所有制的同时,要加强对国资和民资的产权保护,以避免国资流失。以前确实有一些国资参股的项目,国有股七倒八倒给倒没了。

  在引入民资方面,有3种较为规范的方式:产权市场、股票市场、吸引股权投资基金或战略投资者。对于混合所有制,态度要积极,措施要缜密。

  ——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 黄淑和

土地流转

  农村土地流转不能搞“大跃进”,要有序地引导流转。土地流转不是越快越好,土地的经营规模也不是越大越好。农民种地要有一定的效益,需要一定的规模,我们要鼓励土地有序流转,要扶持发展适度的规模经营。

  流转要和当地农村劳动力和人口转出去多少相适应,要和当地的技术装备水平相适应,要和社会化服务的程度相适应。土地流转中不能搞强迫命令,要有序流转。所谓有序流转就是依法、自愿、有偿,这其中最主要的是要保障农民权益。

——农业部部长 韩长赋

进退并举

  产业结构调整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内容。所谓进退并举,就是对过剩产业调整,通过淘汰转移传统落后产业,为新兴产业腾出空间。

  不宜简单从制造业比重高低来判断产业布局,而应该从制造业发展的质量、效益等角度来看制造业的发展。如果制造业中相当部分是低附加值、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产业,那应该通过政府提高门槛建立倒逼机制,转移淘汰,再吸引新兴要素支撑的新兴产业,实现进退并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 研究部研究员 王晓明

向污染宣战

  要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

  从宏观战略层面入手,从再生产全过程着手,从形成山顶到海洋、天上到地下的所有污染物严格监管制度和一体化污染防治管理模式着力,主动遵循、准确把握生态环境特点和规律,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相互协调,维护生态环境的系统性、多样性和可持续性。

——全国政协委员、环境保护部

副部长 吴晓青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