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宁高宁时代 中粮或从资本运作转回主业

来源: 作者: 时间:2016-01-11

  当一纸调令,前中粮董事长宁高宁前往中化集团履新的时候,中粮整合的脚步并没有停滞,中纺粮油有可能加入中粮集团的传闻不绝于耳,双方员工交流密切。

  此外,原中储粮赵双连任中粮集团董事长后,使中粮集团归回粮食主业的可能加大。

  而中储粮和中粮抱团出海,将扩大中国在国际粮食界的话语权。

中粮中纺或合并

  2015年8月,《中国经营报》最先报道,央企中纺集团与保利集团合并计划遭遇否决,随后,中粮与中纺集团展开了密切的交涉。

  “现在中粮和中纺集团的人私下交流很多,主要探讨今后合并后,会有哪些职位之类的。”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从中纺内部表现上看,合并基本已经是确定的事情了。”

  记者曾就合并的事情与中粮相关部门联系,但未得到答复。

  根据中纺集团官网显示,中纺集团专注于纺织和粮油两大主业,纺织业务涵盖棉花、羊毛贸易、棉纺生产、纺织品服装的贸易和生产等;粮油业务包括大豆、玉米、油菜籽、豆油、棕榈油等的贸易、加工、仓储物流等。中纺集团在国资委盈利排名中始终处于中等靠后的位置。

  记者从多种渠道获悉,保利集团和中纺集团在2015年初确有合并计划,但是该决策已被国资委否定。

  对于否定的原因,一位密切接触中纺集团的高层人士认为:“中纺集团和保利集团缺少业务重合和承接。”

  这并不是近几年传出的中粮兼并的唯一案例,在2014年,也曾经传出中粮与金锣集团接触。但是最后不了了之。

  但是,2014年中粮先后拿下荷兰农产品(14.04, -0.14, -0.99%)贸易集团尼德拉,香港来宝集团的来宝农业的控股权,按照宁高宁的规划,这些资产将被再次整合并最终实现在中国香港、新加坡等国际平台上,中粮的整体上市。

  然而壮志未酬,宁高宁接到了一纸调令。

  1958年出生的宁高宁今年已经58岁,距离央企负责人退休年龄63岁还有5年的时间。

  很难说宁高宁这次调动对他而言的意义。

  中化集团也是国资委直接管理的央企之一,业绩平平。前任董事长刘德树在这一岗位上工作了十几年的时间,直到到龄卸任,刘德树都非常低调,很少接受外界采访,即使在两会遇到都婉拒记者。对此,石油行业内部人士评价:“这一岗位的政治意义要比创造的经济价值重要,所以刘一直保持低调。”

  而“中化和所有石油企业一样,内部关系复杂,对宁高宁也很有意义。”一位曾任粮食央企高管人士评价,“无论宁高宁的业绩如何,大家对宁总的人品评价还是非常高的。”

从资本运作转向主业

  宁高宁在告别感言中提到,中粮的圈还没有画完。而中粮未来将怎样画圈,还是一个未知。

  “宁高宁在中粮这十几年,把中粮的摊子铺得很大,资本运作也非常好,但是盈利很有限。”

  有统计指出,到2014年底,尽管资产扩大到近2500亿元,但利润仅有9.8亿元。截止到2015年9月的九个月时间里,中粮变成亏损3.56亿元。

  2013年中粮副总吕军出任中储粮总经理,这一年,原总经理赵双连接任董事长一职。

  外界观察,中储粮的变化在于更加集中于粮食储备的主业,其中参与市场化竞争的投资部分明显减弱。

  “中粮在盈利方面也并不如意,同时,在行驶政治战略方面,也成绩平平。”前述人士指出,“只有在宁高宁任职中粮近10年的时间后,中粮才走出去,进行海外收购。”

  在2013年之前,国资委下属的几家粮食企业中,会经常有人站出来指出:“中粮,你就是窝里斗,跟我们抢国内市场,你怎么不去外面。”

  中粮是一个以粮食贸易起家的央企,经过几次兼并,发展成为中国粮食企业中的航母。

  在中粮放眼国际化之前的岁月,抢粮、抢资源、价格战一系列“窝里斗”的行为,中粮都参与其中。

  “中粮作为行业老大,应该去外面买码头、港口,而不是和我们打价格战。”一位央企的高管当时向记者表示,“中国的粮食企业在国际上一点话语权都没有。”

  2014年中粮先后拿下荷兰农产品贸易集团尼德拉,香港来宝集团的来宝农业的控股权,2015年底收购了来宝农业的剩余股份。

  在此之前,中粮集团并没有表现出央企粮食航母的霸气。2004年,宁高宁来到了中粮,当时的中粮集团还是严重依赖粮食贸易加工的基础领域的央企。

  随后,不断有更小型的粮食企业并入其中,形成中粮目前的规模,并被称为中国粮油领域的“巨无霸”。

  宁高宁依旧沿用资本扩展的模式,大量收购相关资产和企业并重点开发中粮的地产。

  在这期间,也曾被指责,中粮应该回归保障粮食供应的央企使命中来。

  后来,宁高宁并没有放慢在粮油领域扩张的脚步。与国际粮商形成了近距离“肉搏”的态势。中粮旗下的福临门和益海嘉里的金龙鱼,开始了“贴身开厂”的时代。

  在中部某省,益海嘉里选址开设粮油加工厂,中粮马上跟进,一定要在路的对面再开设一家加工厂。“我们总是在分析,金龙鱼是怎么做的。”宁高宁向记者解释。

  宁高宁卸任中粮的最后一个期望,就是能够看到中粮成长为国际化的大粮商。

  无论在华润还是中粮,宁高宁面对的都是充分市场化竞争的领域,这给了他足够的发展空间和设想,而中化集团的宁高宁时代如何开启,还是一个问号。

抱团出海

  在赵双连前往中粮之前,中粮和中储粮基本是各自为营。

  目前中国虽然是粮食的大进口国,但是并没有多少国际粮食价格的话语权,尤其是在芝加哥期货市场上,中粮、中纺粮油等企业经常露面,但是中储粮没有交易权限。

  由于中储粮代表着国家储备,因而时常产生国际粮价的波动。

  中储粮的行动在国际市场上遭遇围剿的情况一再发生,不仅仅是在小麦市场上,大豆在近年也遭遇了轮番炒作。

  记者从另一粮油央企处获悉:“有一次,国储委托中储粮分别两次向国际大豆市场询价,两次询价都造成了芝加哥大豆期货价格的暴涨。”一位参与芝加哥期货交易的人士透露,“国储对这种情况非常苦恼。”

  由于国储委托中储粮进行采购,而中储粮在国际市场上很少露面,因此国际市场对此非常敏感。

  中储粮油脂公司人士曾经向记者透露,通常的交易模式是“管理国家储备的部门会直接给中储粮信息,其内容直接就是给谁打电话,以什么样的价格购买等。这些都是政府已经谈好的”。

  但是这种模式直接让其他的中国企业陷入被动。“国外的机构要早于我们知道国储的采购计划,直接推涨价格。”

  此外,一位央企境外期货操盘手也同样表达了自己的担忧。“每一次中储粮购买的大豆量并不多,但是中储粮背后的国储背景能够推高价格。而且,中储粮的影响将被炒作者放大。”该人士表示,“我们也承受了压力,外国企业比我们知道的情况还早。”

  而此番中粮和中储粮的领导人交叉启用,“意味着,中粮和中储粮未来会有更密切的合作,这也是我们行业需要的,一起增加中国企业的话语权,保障我们的粮食安全。”国产大豆协会常务副会长刘登高表示:“两家企业如果能在保障供给的前提下,保障质量安全,保护农民的利益,维护农业产业安全,对行业发展就是非常有利的。”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