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微生态学分会第五届第十二次全国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来源:    作者:    时间: 2016-11-11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关注生态环境与健康养殖,保障人类食品安全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微生态学分会第五届第十二次全国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2016年11月4-6日,由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微生态学分会主办,青岛根源生物技术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微生态学分会第五届第十二次全国学术研讨会”在青岛成功举办。研讨会围绕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关注生态环境与健康养殖,保障人类食品安全 ”这一主题,围绕饲料(兽药)和动物源食品安全、动物微生态学科与饲料、微生物与动物的相互关系、动物微生态制剂和动物的健康养殖与人类健康链的相互关系、新时期动物微生态制剂企业发展战略、市场、人才、科技等展开学术交流和讨论。

       青岛根源生物技术集团有限公司于锋副总裁主持开幕式,张宗国总裁致欢迎辞。他首先代表根源生物集团欢迎大家的到来,对动物微生态学分会为动物微生态学科学所作的贡献表示感谢,并从企业的角度对微生态学理念和行业的发展做了阐述。他指出,绿色健康养殖是畜牧业高产的前提、也是提供安全畜产品的保障。畜牧业既要为社会提供优质与安全的乳、肉、蛋等畜产品,更要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维护生态安全,实现畜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这正是 “微生态人”的价值和使命。他认为只靠生产企业和学术界无法实现这种神圣的使命,必须全行业,乃至全社会的力量才能推动。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微生态学分会理事长、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微生态研究中心主任倪学勤教授在会上致开幕辞。她代表主办方向参加本次会议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事业单位的领导、专家和代表表示了真挚的欢迎。她表示,我国动物微生态制剂产量从1992年的总产量不足1000吨,到现在总产量突破了15万吨,产值达到20亿元。目前全国动物微生态制剂销售额在1亿元以上的企业不足5家,产品年销额在3000万元以上的不过几十家,大多数企业的年销售额在1000万元以下。根据目前国内饲料年产量总量和猪、禽、反刍动物和水产动物的养殖总量来计算,国内动物微生态制剂市场容量将达到100万-150万吨以上,市值约180亿左右,因此,我们动物微生态学人不管在科研生产上,还是在研究上,任重而道远。

  山东农业大学教授柴同杰作《畜禽源性ESBL、MRSA、 VRSE的发生及其传播监测》报告,他指出,我国47%生产的抗生素用于畜禽生产,有的是正确的应用于临床上,而大部分是滥用,只是为了怕畜禽得病、维持生产而添加在饲料或饮水中。故在集约化和规模化养殖过程当中,造成超级细菌的出现及传播。柴教授报告中揭示了养殖场中ESBL 等“超级细菌”耐药基因产生及传播情况,评估畜禽养殖滥用药物、耐药菌的产生及其对扩散威胁;指出抗生素在养殖业使用的弊端。并阐明饲料添加剂膨润土对这种耐药基因扩散的影响及机制。他认为后抗生素时代到了,畜禽保健需要替代品,微生态制剂是首选。

  吉林农业大学教授王春凤作《新功能型动物微生态制剂(生态疫苗)创制与应用》报告,她指出目前我国微生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科学研究问题,缺少饲养无菌动物的实验室,限制了微生态免疫研究的发展,无法阐明微生态对动物机体的具体功能和作用分子机制;由于环境营养等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微生态制剂的研究仅在个体水平内进行,研究还需标准化与系统化。二是行业问题,目前所使用的微生态制剂菌株种类少,还需要对适用于动物机体的菌种进行开发;微生态制剂作为一种新型产品未纳入相关行业标准,市场鱼龙混杂,产品质量得不到根本保证;使用动物微生态制剂的畜禽产品没有官方认证保障!王春凤教授的课题组利用植物乳杆菌及嗜酸乳杆菌表达系统,成功构建表达了针对多种病毒、细菌及寄生虫的新功能型乳酸菌。构建的新型乳酸菌载体,为解决抗生素耐药性基因扩散问题提供了新途径,为该领域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了参考。

  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教授张启敬作《Antibiotic resistance: current status and impact on animal agriculture》报告,他分析了抗生素耐药性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抗生素的使用对动物养殖业的影响。他指出目前防止细菌耐药性发展的控制策略应是抗生素使用的管理,开发新的抗菌素和抗生素的替代品,扩展现有抗菌素的效用。抗生素仍是重要的维持动物健康和生产力在中国和其他国家,想要直接严禁抗生素的使用是不现实的,目前应要求减少使用,改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日俊作《动物微生态与生物饲料热点问题研究进展》报告,他提出用组学(系统方法)解决微生态、消化和免疫系统问题,即动物肠道微生态系统-饲料-免疫系统,用一种或几种益生菌(微生态制剂)对肠道菌群调整,从而对宿主的菌群、免疫和营养进行系统性的调整。另外,他认为“无抗”这种绝对的说法是不科学的,应该强调替抗或减抗,饲用抗生素的作用是促生长、抑菌或杀菌、抗病,而想要替抗或减抗,就要使用有提高免疫力、抑菌或杀菌、产多种酶微生态制剂。最后他就我国生物饲料(发酵饲料)的现状、问题和趋势作了总结。今后生物全价配合料(粉料、颗粒)、生物浓缩料和原料发酵(发酵豆粕、棉粕,发酵谷物等)将是发展趋势,他强调,发酵饲料的关键性问题是发酵菌种的选择、发酵底物的配合,发酵方式与设施,发酵过程控制,最后质量控制与检测。

  倪学勤教授作《益生菌及其在动物健康养殖上的研究与应用进展》报告,她就益生菌的作用机制和益生菌在动物健康养殖上的应用作了全面的分析与介绍。她认为益生菌作为抗生素的替代品或补充品发展空间很大,对于建立一个可持续的生态畜牧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今后还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一、加强益生菌作用机制研究;二、加强益生素菌种的筛选,以安全性为出发点,同时要保证制剂中活菌的数量与稳定性;三、优化益生菌使用的剂量与时间,提高使用效果;四、加强益生菌与益生元、酶制剂、中草药制剂等其他制剂之间的科学配伍研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益生功效。

  新乡学院教授刘兴友作《无抗生素发酵饲料对猪免疫功能和生长性能的影响》报告,通过试验得出结论,发酵饲料可以调节猪肠道内容物中总氨基酸、限制性氨基酸和必须氨基酸含量,促进肠道消化和吸收,从而促进生长,效果优于抗生素饲料。发酵饲料可以抑制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病原菌在肠道驻留,增加乳酸菌和双歧杆菌数等有益菌群数量,使其成为肠道的优势菌群。发酵饲料在促进T、B淋巴细胞分化方面优于抗生素饲料,提高TLRs在机体内的含量进而增强机体的天然免疫力;提高疫苗的免疫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发酵饲料可以替代抗生素用于养猪生产,为降低抗生素污染和提高猪肉质量安全提供了一条有效的路径。

  本着搭建交流平台,促进产业发展的宗旨,此次大会共进行了35个报告,主题报告内容涉及了多方面领域,并从多个视角分析了热点问题,起到了促进交流和学术水平的目的,企业界代表与专家学者共同探讨行业概况以及发展方向。本次研讨会共征集学术论文168篇,涵盖了动物微生态学的各个领域,本次学术论文的一些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观点在动物微生态学领域的应用将极大的推动动物微生态学更快更好的发展。评出优秀论文奖项并向获奖者颁发了获奖证书,会议论文集内容达237页。

  本次大会得到青岛根源生物技术集团有限公司、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武汉新华扬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山东中科嘉亿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北京科为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东鹤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微生态学分会第五届第十二次全国学术研讨会的成功举办,将推动我国微生态学科的进步和产业发展,助力中国微生态产业转型升级与提质增效,对微生态行业的发展产生积极又深远的影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