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锡文谈玉米价补分离 效果比预期好得多

来源:    作者:    时间: 2017-03-06

  “总的来说,去年一年,东北四省区玉米价格形成机制、补贴政策和收储制度改革,取得的效果比预期好得多。总结出经验之后,不仅对玉米的改革,对其他重要农产品的价格改革,也会起很大作用。特别是为下一步怎么对稻谷和小麦价格进行合理的改革,提供了好的经验。”3月4日,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陈锡文在回答记者关于东北玉米价补分离政策实施效果时如是说。

  玉米价格改革取得了三个明显效果:生产总量调整了、价格合理回归了、农民得到比较合理补偿了

  “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主要农产品的价格上。”陈锡文告诉记者:“去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东北玉米改革的基本原则就是市场定价,价补分离。按照这个原则推进改革,至少现在能看到三个非常明显的效果。”

  “第一是生产总量调整了。政策出台之后,东北四省区玉米播种面积下降了10%以上,减少了2300万亩,面积下来了供给就下来了,也就更加符合现在的市场需求。”

  “第二是价格明显向合理方向回归。收储最低价最高的时候达到平均一块一毛二,2015年主动调减到一块钱,现在大概平均价在七毛五上下。这个价格是市场可以接受的价格,而且是和国际进口玉米和玉米替代品的完税成本价格大体一致。那么进口价就没有优势了,我们又夺回了自己的市场。”

  “第三是农民得到了比较合理的补偿。实施价补分离政策后,东北玉米价格下降了25%-30%,但是政府建立了玉米生产者补贴制度,去年补贴了390多亿,平均一亩地可以补贴150-180块钱。我们在调研中看到,如果是自家种自家地的农民,有了这个补贴,他还是有赚头的;如果是租地的农民,租地价格比较合理的话,大体上也能保本。”

  把补贴从收购价中拿出来

  很多农产品价格高于国际市场,普遍认为是政府定价的结果,陈锡文说:“无论是最低价也好、零售价也好,其初衷是托底的市场最低价,也就是给农民一个承诺,让农民放心。”

  “但是,自2008年第一次开始提高最低价起,慢慢的最低价就不再是一个托底价了,因为最低价包含了对农民补贴的成分。提到后来,就像东北的玉米零售价,成了东北玉米市场的最高价了,到了这个程度不改革就不行了。”陈锡文说道。

  因此,改革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就必须把补贴从价格里拿出来。“拿出来的同时仍然要给农民,只是要换一种方式,就像东北玉米价补分离的改革。”

  对推进主要农产品价格改革发挥重要作用

  “围绕玉米进行的改革只是一个开始,对于推进我们整个农产品价格改革将发挥重要作用。”陈锡文说,我国有上千个农产品,真正由政府定价的主要是小麦、稻谷、玉米、大豆、棉花、油菜籽这六个品种。

  “新疆的棉花已经按照目标价格方向改革了,大豆的价格机制还会继续调整,长江流域的油菜籽也进行了价格竞争机制改革,去年玉米价格也开始改革。”陈锡文说,那么现在大家更关心小麦和稻谷这两个品种。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坚持和完善小麦和稻谷的最低收购价格机制,所以至少今年不会改。

  但是,陈锡文也特别提示,“必须让农民兄弟了解一点,今年稻谷的最低价是整体往下走的,要从这个价格变化中读懂市场,就是稻谷也存在着供过于求的状况,适当的时候也要进行调整,更加稳妥的向前推进。”

  真正符合市场规律的土地流转不会出现“毁约弃耕”

  陈锡文认为,粮食价格改革势必会对农业的经营方式产生一定影响。“规模经营是现代农业的方向,但并不是流转越快越好,规模越大越好,要考虑到价格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

  对于市场波动带来的“毁约弃种”现象,陈锡文分析,“正是因为其中有一些大规模的土地流转租赁,它不是纯粹的经济因素和市场行为,后面可能有政府行为。过去几年,在某些地区甚至出现了流转土地面积越大,政府补贴越多的情况。现在政府补不起了,也不符合市场规律,不合理的流转也就难以为继了。

  “所以正常的、符合经济规律和市场要求的土地流转,我相信不会出现大的波折,而且转入和转出户之间也有自己的协商机制。”陈锡文坦言,“如果说出现了大波折,那一定背后有其他因素在起作用,不正常的土地流转才会出现这种问题。”

 
Baidu
map